能源报告-合毅科技 用时:31ms

能源报告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环境 > 能源报告
  •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24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专题报告(38页).pdf

    专题报告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 发展研究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2024年11月电力圆桌项目电力圆桌(全称电力可持续发展高级圆桌会议)项目于2015年9月启动,旨在紧扣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国家战略,邀请业内专家和各利益方参与,共同探讨中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路径和策略。通过建立一个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平台机制,电力圆桌将各方关心的、有争议的、目前决策困难的关键问题提交到平台讨论,选出核心问题委托智库开展高质量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提交到平台征求意见,从而支持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地,推动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项目课题组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EESIA)是由绿色低碳领域多家核心企业及机构于2015年1月联合发起成立的。自成立以来,EESIA聚焦节能降碳、综合能源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与储能、微电网与虚拟电厂、碳市场等绿色低碳领域,长期致力于开展产业研究,促进行业交流,推进国际合作与产业资源整合等相关工作。为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贡献力量。Cover Image Freepik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2024年11月|i|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目 录摘要.11.研究背景.32.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历程.42.1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概述.42.2 经验启示.83.节能服务产业的转型与实践.113.1 能源供应服务.123.2 能源托管运营服务.133.3 数智化能源服务.144.综合能源服务的兴起与实践.174.1 综合能源服务概念兴起.174.2 综合能源服务的内涵.184.3 综合能源服务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194.4 综合能源服务典型业态实践.205.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机遇与挑战.235.1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动力.235.2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266.总结与建议.28参考文献.32作者与鸣谢.33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1|摘要实现中国“3060”双碳目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推动终端能效提升是关键路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行业紧密围绕终端用能与碳排放单位,以技术服务推动终端用户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与能源结构优化,涉及工业、建筑、公共设施等多个领域,是我国绿色低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市场化推动全社会节能降碳的主力军。为促进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报告系统梳理了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的兴起与发展历程,并结合行业实践情况,列举了包括能源站投资建设运营、能源托管、数智化节能服务等目前节能服务产业模式创新与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报告还总结了综合能源服务业态的特点,以及其在建筑综合能源及工业绿色微电网等领域的典型做法。报告最后分析了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在落实双碳战略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梳理发现,政策的大力引导与支持对我国节能降碳事业的推进及市场化节能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十一五”至“十二五”时期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取得瞩目成绩,有效促进了节能降碳工作的开展。然而近年,受补贴政策退坡、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行业发展出现波动,亟需注入新动力以推动可持续增长。在行业实践方面,经过20余年的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在过程中业务范围不断外延,商业模式迭代创新,并与新兴的综合能源服务业态合流。未来,集成多种能源供应与清洁利用,结合数智化的系统能效提升,为用户提供低碳高效、灵活智能的精细化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将成为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关键方向。|2|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随着我国节能降碳政策密集出台,不断强化的能效约束、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的投资空间以及新型能源体系与能源市场建设,都为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造了再次腾飞的政策环境与市场条件。尤其是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需求侧对电力系统灵活、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用得到了高度重视,这为拥有用户分布式能源资源、管理用能系统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的新兴业态在市场推广中亦存在部分体制机制、技术应用、市场动力等方面的束缚和制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政策支撑体系,支持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报告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借鉴以往政策经验,加强用能单位监督管理,支持鼓励市场化节能降碳服务主体;健全完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融资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下的能源电力市场化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分布式能源市场化交易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人才评价体系;支持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3|1研究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伴随着我国节能工作的起步,节能市场开始萌芽,并随着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催生出了以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以节能创造经济价值的节能服务产业。“十二五”期间,依托有利于节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节能服务产业迎来爆发性增长,至“十二五”期末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与影响力,也为推动我国节能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十三五”期间,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能源转型的方向,用户侧需求与节能服务模式逐渐向综合化、系统化转变,节能服务的业态亦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开始向能源供应端与运维端延伸,形成了综合供能、系统节能的综合能源服务业态类型。近年来,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提出与推进,全社会节能降碳工作全面提上日程,能源供给侧加速脱碳,终端用能效率稳步提升,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不断提速。作为聚焦终端用能与碳排放的市场主体,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行业通过技术服务提升终端用户能源利用效率与能源结构优化,已成为我国绿色低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力解决末端能效与碳排放问题的有力抓手。此外,掌握终端用能系统资源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在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的需求侧变革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大力度支持和推动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对于我国节能降碳目标的实现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在政策、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制约。随着服务业态的演变与拓展,产业在部分市场化机制也遇到挑战,阻碍了进一步的升级与发展。产业期待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以疏通行业发展的痛点与堵点,进一步支持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使其为推动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贡献更大力量。|4|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2节能服务产业 发展历程2.1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概述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诞生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引入为标志。随着产业的高速发展,节能服务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我国节能降碳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大体可分为市场培育期、快速增长期、稳步发展期、转型升级期四个阶段。(1)市场培育期(1998-2005):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产业初具规模1998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发和实施了“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在我国引进和示范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二期通过技术援助和贷款担保,解决节能融资障碍,并通过支持成立行业组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动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节能服务产业。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起步提供了直接动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始在节能市场上出现,也是市场化节能工作开始的标志。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通告,促使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从原来的起步阶段转入成长阶段。截至2005年,全国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总数已经达到76家,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47亿元,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5|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额13.1亿元。自此,一个新兴的以市场化推动终端节能增效的产业在我国逐步形成,为后续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推广与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快速增长期(2006-2015):政策赋能,不断突破2006-2015年即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的十年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产业公司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产业总产值、项目投资额和节能减排量显著增长。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06年底的83亿元增长到2015年底的3127亿元,十年间增长了37 倍。尽管相较于其他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节能服务产业总体规模还不大,但是2006-2015年期间平均年增长率达 43.8%,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如图2-2所示。?图 2-1 2006-2015 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及其增速?图 2-2 2015-2020 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及其增速?产值 亿元增速产值增速图2-1 2006-2015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及其增速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历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整理合同能源管理效益分享型模式成为这期间节能服务业务增长最快的类型。2006年至2015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总投资额从19亿元增长到10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3%。从业人员从2006年2.1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65.2万人,从业人员增长了33倍。|6|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这一时期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驱动因素不可忽视。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提出给予节能服务企业“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需求及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可以申请财政奖励资金支持。一系列激励政策的出台使行业热情达到顶峰,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五批共计3000余家节能服务企业,大量国央企与民营企业进入节能服务市场,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大大推进了这一阶段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3)稳步发展期(2016-2020):稳步发展,增速放缓“十三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依旧保持了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总产值较快增长。行业统计数据显示,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15年底的3127亿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5916亿元,5年累计增长89.2%,见下图2-2。整体来看节能服务产业依旧维持相对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增速已有所放缓。?图 2-1 2006-2015 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及其增速?图 2-2 2015-2020 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及其增速?产值 亿元增速产值增速图2-2 2015-2020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及其增速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历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整理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和市场环境两方面。政策方面,“十二五”期末起,节能产业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随着节能服务产业已经作为独立产业的面貌出现,政府对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7|节能服务产业的直接支持逐步退坡,财政奖励由普惠性政策逐步转为针对性强的政策,2015年5月,财政部印发了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针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直接性财政补贴持续 5 年后中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参与的热情。在市场环境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节能服务业也进入平台增长期,一方面是由于单一的、节能潜力大的工艺、设备的节能改造项目大部分已经完成,此阶段开展的多为多系统的、复杂的和深挖潜的节能或系统节能改造,难度相对加大,对节能服务公司技术和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工业行业景气度下降,导致部分节能项目暂缓开展。(4)转型升级期(2021-今):关注度居高不下,产业增速下滑进入“十四五”后,双碳战略的提出本该成为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再次腾飞的关键机遇,然而从2020年到2023年,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行业内部调整、疫情影响等原因,节能服务产业的产值和增速开始下降。据行业数据显示,在公司数量方面,受政策的推动,节能服务行业继续吸引许多企业加入。2022年全国注册节能服务企业新增从业主体数量3110家,占当时总量26.3%,比例超过四分之一,创2016年以来最大增幅。2023年,全国净增节能服务公司 1966 家,总量达到 13801 家,年增长率14.2%,增速有所下降,但依然维持较高速度增长,见下图2-3。?图 2-3 2016-2023 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企业数量?图 2-4 2016-2023 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及其增速?产值增速图2-3 2016-2023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企业数量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历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整理|8|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在产业总产值方面,受疫情及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节能服务企业增速大幅下降。其中2021年产业规模增速已降至2.6%,2022年产业总产值5110亿元,同比下降15.8%。这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首次产值增速为负,较2020年前水平骤降,与从业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行业规模发展企稳,但行业产值年增速仅1.8%,仍未恢复到“十三五”末水平,见下图2-4。?图 2-3 2016-2023 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企业数量?图 2-4 2016-2023 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及其增速?产值增速图2-4 2016-2023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及其增速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历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整理可以看出,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节能增效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节能服务产业展现出新的吸引力,近三年来大量企业纷纷进入了这一领域,行业维持着较高的市场热度。然后,受“十四五”初期疫情及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影响,“十四五”时期的节能服务产业仍处于较平稳缓慢的发展阶段。2.2 经验启示本报告整理了“十一五”至今我国能耗强度下降率与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增长的情况,见下图2-5、2-6所示。图中对比可以看出我国节能政策的发展,对节能服务产业与节能工作的作用与影响。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9|?图 2-5 中国历年单位 GDP 能耗降幅?图 2-6 中国历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增速?能耗强度下降率()节能服务产业增速()图2-5 中国历年单位GDP能耗降幅数据来源:课题组根据公开数据整理?图 2-5 中国历年单位 GDP 能耗降幅?图 2-6 中国历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增速?能耗强度下降率()节能服务产业增速()图2-6 中国历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增速“十一五”时期,我国进一步加强节能管理,开始将能源消费强度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考核,激发了强劲的市场动力,结合节能服务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此时期我国能耗强度年均降幅为4.2%,节能服务产业年均增幅达到约82.2%,创造了有数据统计以来历史最高的能耗强度下降率与节能服务产业增长。“十二五”时期,政策大力支持市场化节能工作的开展,节能服务产业迎来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与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行业活力,|10|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高速发展的市场化节能工作也为我国节能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此时期我国能源强度年均下降率约为3.8%,略低于“十一五”时期,节能服务产业也以35%左右的年均产值增速维持了高增长。“十三五”时期,节能服务补贴退坡,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端需求走弱,这一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年均降幅依然有2.8%,但呈逐年下降趋势,节能服务产业增速走势与其保持一致,2016年增速跌破20%,“十三五”末的2020年,节能服务产业首次未能达成两位数增长。进入“十四五”后,虽然双碳战略持续深化,同时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迎来重大利好,但叠加多重因素影响,节能服务产业在获得高关注度的同时增速下滑,我国能耗强度下降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一五”以来,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效,以及节能服务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与政策的大力引导与支持密不可分。节能服务行业在我国的引入、发展乃至转型过程中,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节能工作最强劲的驱动力,政策对于市场化节能业务的支持尤为重要。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节能服务市场与节能服务企业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化的业务开展方式也帮助用能单位逐步建立起节能意识,完成了市场的培育,让绿色节能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政策要求的倒逼也进一步释放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市场化节能工作的发展亦有助于我国节能降碳工作的推进。尤其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节能服务产业的大力政策支持,使以节能服务为代表的市场化节能机制走向成熟,成为推动节能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11|3节能服务产业的 转型与实践节能服务产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早期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合同能源管理一直作为节能服务的主要业务类型,尤其合同能源管理效益分享型在历史中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进入“十三五”,随着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奖励资金取消及综合能源服务等概念的兴起,节能服务企业的业务范围与服务模式开始积极向外探索。在业务范围方面,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节能与减碳成为国家的战略需要与终端用能排放单位的迫切需求。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入快车道,尤其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面积推广后,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均得到了验证,这为节能服务企业业务链延伸创造了良好契机。以往为工业企业、大型公共设施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纷纷将分布式光伏投资建设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纳入业务范围,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能效服务的业务模式不断涌现。在服务模式方面,传统合同能源管理围绕用能环节进行投资 技改 效益分享,项目体量小,自持资产少,在商务合作中居于被动地位。为转型创新发展,节能服务企业的服务链开始向上、下游延伸。向上游的探索业务拓展至能源供给侧,通过能源站投资运营模式,以售能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能源服务,实现由传统的节能服务商向能源供应服务商的转变;向下游的探索业务拓展至运营运维服务端,以能源托管运营模式开展节能服务,以类似“能源物业”的身份加深与客户的联系。通过服务模式的创新,节能服务|12|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企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合同能源管理效益分享型项目体量小与风险控制难的痛点,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节能服务业态的转型升级。3.1 能源供应服务在分布式能源发展如火如荼、节能服务企业追求规模化与可持续化发展的过程中,探索走向上游能源供给端,能源站投资、建设、运营业务类型应运而生。目前,以电、冷、热、蒸汽、压缩空气等一、二次能源站投资建设运营为主业的企业不断涌现,覆盖工业、建筑、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尤其高效冷站、高效空压站、蒸汽站等能源站投资建设,并以售能实现收入的能源服务模式愈发成为行业中重点布局与探索的方向。专栏 3-1 能源站投资建设运营案例某电解铝厂高效空压站投资建设运营服务项目项目概况:该项目业主系云南省某电解铝企业,年产能90万吨电解铝,年用压缩空气量7.3亿m3,年用气综合成本3962万元。商业模式:空压站投资建设 售气服务内容:该空压站由服务企业投资、建设及运营,并通过向用能单位出售压缩空气(单位计价)实现收入。技术改造方面,服务企业根据工厂实际工况自行投资节能型空压机组,并配套新型零气耗压缩热吸附式干燥机和过滤装置,实现气源端高效设备应用;优化管网布局,增设储气罐、改造母管,减小压降和泄露,优化气体输送环节损耗;应用智能空压站控制系统,实时压力监测控制,自动调节开机数量和设备负载率,实现物联网远程监测,并配备现场运营人员进行日常运行维护。实施效果:较用能企业原有空压站的压缩空气单耗下降20%,年节电1700万kWh,在实现自身盈利的前提下,亦可为客户节约年用气成本约250万元,该厂电解铝产品吨电耗下降18.8kWh。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13|能源站的投资建设运营服务模式项目通常提供包括能源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更有利于通过节能投资与专业运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并为用户降低能源使用费用。在商业和经济层面,相比传统的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服务模式项目的合作期限往往更长。该模式通过投资能源供给设备提升了项目规模,售能模式边界清晰,便于确认收入。同时,作为能源供应商,能源服务商和用户之间通常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助于确保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降低单方违约风险。3.2 能源托管运营服务能源托管即节能服务公司针对用能企业,对能源的购进、使用以及用能设备效率、用能方式、政府节能考核等进行全面承包管理,并提供资金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进而达到能效提升和节约能源费用的目的的模式。能源托管重在管理,对客户提供能源专家型的价值服务。目前,能源托管服务类项目已经成为节能服务行业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针对建筑与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能源费用托管已经涌现了一批代表性企业,尤其自2022年国管局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的意见后,公共机构已成为能源托管的最主要市场之一,同时工业领域的能源托管也在压缩空气系统、制冷系统、蒸汽系统等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专栏 3-2 公共机构能源托管案例某医院能源托管项目项目概况:四川省某地级市市属医院,占地面积115亩,建筑面积21.0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年综合能耗费用平均增长率约5%。商业模式:能源费用托管 技术改造服务内容:由服务企业完成能源费用代缴,建设后勤智慧运维平台实现能耗分析,以综合监控系统实现机电设备检测,建设能源管理系统全面采集能耗情况,实|14|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现精细化管理,并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智慧化改造。此外,服务企业提供综合能源管理管家驻点服务。实施效果:节约医院综合能耗5%以上,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与设备故障率,降低后勤运营成本。能源托管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节能服务企业专业的技术改造能力与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通过专业化改造与高效运营相结合,深度挖掘托管用户的节能潜力,从而实现节能服务企业与用户的双赢。相对于传统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能源托管运营服务因其业务特点,项目规模更大(费用托管),服务期限更长,有着稳定的现金流与预期收入,在管理运营能力过硬的情况下,也存在较为合理的盈利空间。同时,节能服务企业以类似能源供给方的身份加深了与客户的联系,与用户绑定程度加深,项目收入风险也进一步降低,具备了项目的规模性、可持续性及风险可控性。3.3 数智化能源服务自从2017年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广以来,基于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能源监测系统普及率大大提高,已经成为行业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以“云、大、物、移、智”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能源监测与管控系统亦在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数字化能源服务也发展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方面,数智技术与节能服务深度融合,实现基于数智技术的用能系统全流程综合能效提升服务。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能源需求与供给 预测能力提升,并通过智慧化技术优化能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数字化不仅能实现用能情况的实时监测、可视化及简单的预警、分析功能,还能实现对用能系统的智慧化管控,并实现用能系统从源端、输配至需求端的整体协调优化控制,从而实现系统综合节能。目前此类技术服务已在建筑冷热系统、工业燃烧系统、电机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诸多细分场景实现了较为可靠的智慧化控制与优化运行应用,做出了诸多有益实践。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15|专栏 3-3 基于数智化的系统节能服务案例某档案馆中央空调系统数智化改造项目项目概况:该项目业主为华南地区某市档案馆,空调年负荷较高,但长期以来存在中央空调运行效率低、末端设备数量庞大无法集中管理、设备长期工频运行、运行管理依靠人工等问题,中央空调系统能源浪费严重。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内容:服务企业通过建设建筑能耗监管平台,实现水、电、冷等能源消耗数据平台化;建设冷源集成优化管理控制系统,实现二级冷量交换站和自建冷源系统的无人值守自动适应调节;建设空调末端设备机理性改造及精细化管理控制系统,实现库房、办公、会议、公共等区域全部空调末端设备集成管控,以及室内环境和安全隐患全天候监测。通过对全馆设备的集中联网监控,融合先进的系统控制技术和云计算策略,实现空调系统从冷源端到末端的集成优化控制。实施效果:空调系统年能耗下降44.57%,每年节省空调耗电超过240.18万kWh,年节省空调电费超过165.3万元。另一方面,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与其他运行系统、生产系统等融合程度加深,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与应用以及用户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数智化能源管理技术应用与其他运行系统、生产系统的融合将帮助用户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节能服务企业已有相应实践,如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与建筑的安防系统、自控系统融合,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与工厂ERP系统、生产排班系统融合等。可以预见,未来数智能源管理系统将进一步与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社会建设深度融合,成为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智慧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6|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专栏 3-4 能源管理系统与生产系统融合应用案例某印染企业能源综合管理项目项目概况:四川省某印染厂为国家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省级节水型企业,每年综合能耗8万tce。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内容:在能源监测方面,服务企业针对能源计量器具与自动化设备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改良,实现全厂范围内的能源数据集中采集,包括级、二级、部分三级计量数据,以及产品产量数据,统一传输至智慧能源系统;在能源与生产协同方面,紧密融合智慧能源系统、生产排班系统和ERP系统,实现生产和能源数据的无缝对接。一旦发现能耗与指标值严重偏差,系统自动提醒与检查。通过监测用电、用水、用气等能源消耗,智能判定设备启停状态,并结合排班信息,有效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实施效果:实现年综合节能量约10%此外,基于数智技术的能源管理开始向能碳管理转变。随着双碳战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政府与用能排放企业的需求由原来的能源监测与管理逐渐转变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双重监测与管理。目前,数智化节能服务企业的产品策略与服务内容也在向此方向迈进。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17|4综合能源服务的 兴起与实践4.1 综合能源服务概念兴起“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综合能源服务概念萌生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综合能源服务名词第一次出现在政策之中,是由2015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电改9号文)首次提出,明确鼓励改革创新,整合互联网、分布式发电、智能电网等新兴技术,促进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互动,向用户提供智能综合能源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后续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委发布的关于推进“互联网 ”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与电力体制改革、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示范有关的多项政策都提出了鼓励综合能源服务发展,但并未提出综合能源服务的内涵与定义。此后的企业实践进一步推动了综合能源服务概念的传播与发展。2017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在各省公司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综合能源服务作为主营业务,积极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国网节能公司与全国各省网节能公司更名为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其在后续2019年发布的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2019-2020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提出统筹布局综合能效服务、供冷供热供电多能服务、分布式清洁能源服务和专属电动汽车服务等四大综合能源服务重点业务领域。|18|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至此,综合能源服务概念炙手可热,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燃气企业等能源、供能企业均开始投身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且随着节能服务产业增速放缓,众多节能服务企业也在谋求业务的转型升级,亦纷纷拓展至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综合能源服务概念开始深入人心。4.2 综合能源服务的内涵综合能源服务概念于“十三五”期间兴起,但其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更没有明确的业务边界。本报告认为,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是一种业态,主要由两条传统的能源服务业务线延伸而来,一是单一能源供给利用的供能服务企业的业务拓展,如电力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售气企业等,为拓宽业务范围与所供给的能源品类,同时挖掘用户侧需求与资源,开展的多能供给或能源供 用综合服务的业态;二是节能服务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从单一节能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向能源供给与系统能效服务业态转变。此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企业、储能企业、数字化企业等,也构成了综合能源服务生态的重要部分。从以上角度看,综合能源服务的范围,可包括综合能源与综合服务两方面内容。综合能源:即综合能源系统延伸出的供给侧通过多能互补、梯级利用实现电热冷气汽水等多种能源的综合供给服务,其主要特征为多种能源的利用与供给。综合服务:是为用户提供由多种能源服务技术、模式组合的一体化、集成化服务,包括项目规划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供能服务、系统节能服务,能源交易服务及其他管理、增值服务等,其特征是能源服务的综合化与集成化。由此看来,综合能源服务是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用能需求,获得最佳经济与社会效益为核心,以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导向,围绕能源这一载体,为用户提供安全经济、低碳高效、灵活智能、精细管理的综合化供能 用能服务的业态。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19|4.3 综合能源服务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面向双碳未来的能源体系,以低碳、高效为核心特征,以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载体,而综合能源服务这一市场化节能降碳的新兴业态,必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1)综合能源服务撬动用户侧能源转型综合能源服务以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追求系统能效提升为导向,这将有助于我国能源供给脱碳与终端能效提升。目前,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已广泛使用分布式光伏、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可有效促进用户侧能源供给脱碳与电气化水平提升;同时,可通过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系统节能、智慧服务、精细运营有效促进终端用户的节能并提升能效。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贴近终端用能单位,使其成为推动用户侧能源供给与利用方式变革的重要路径之一。(2)综合能源服务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当前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进入快车道。作为未来能源系统的核心,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于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综合能源服务企业通过综合系统化的供能 用能服务,围绕终端用户构筑分布式低碳高效的能源系统,因此具有形成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智慧微电网的先天条件。一方面可通过分布式绿电的开发与消纳,进一步提升终端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另一方面也可聚合区域或用户的电源、储能、可调节用能负荷等需求侧资源,与上级电力能源系统形成友好互动,支撑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3)综合能源服务助力市场化节能降碳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作为市场化开展的服务业务,是经济高效推进用能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的有效依托。在能源电力市场改革过程中,需求侧参与能源市场的渠道不断拓宽,用户侧多元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等机制不断健全,综合能源服务企业作为用户侧重要市场化主体,在需求响应、电力现货交易、电力辅助服务等市场中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面对不断强化的能源价格信号,综合能源服务企业所服务的终端用能排放单位迫切需要控|20|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制用能成本、规避用能风险和降本增效,这也将成为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发展市场化能源电力交易业务的良好契机。综上所述,综合能源服务的业态与理念,不仅高度契合我国能源转型的方向,匹配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需要,也可满足终端用能单位的发展需求。未来,综合能源服务的业态将是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用户侧能源供给与利用方式变革的关键路径,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则是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将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4.4 综合能源服务典型业态实践如前文所述,综合能源服务的范围可包含综合能源与综合服务两方面,它们也是节能服务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本节将选取城市与工业两个场景,结合实例分析目前综合能源服务的典型业态、模式与方向。(1)城市/建筑综合能源供给服务在城市/建筑场景当中,以建筑为主体的终端用户用能需求多以冷、热、生活热水、电力需求为主。相对简单一致的用能需求特征,决定了城市/建筑领域综合能源供给模式有较高的可行性。针对城市/建筑场景的综合能源供给服务,往往以综合能源站为载体,从服务对象来看,可分为对办公园区、居民居住区等区域提供集中供能服务的区域型综合能源站,以及为公共建筑、商业楼宇等相对单一主体提供供能服务的单体综合能源站类型。专栏 4-1 城市场景综合能源供给服务案例某既有办公园区综合能源站改造项目项目概况:北京市通州区某办公园区功能主要以研发办公为主,同时建设配套有公寓住宅,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原本使用燃气锅炉进行采暖供热,该项目为改造类项目。商业模式:能源站投资建设运营与托管服务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21|服务内容:服务企业以新建地源热泵 电锅炉 蓄能罐替代燃气锅炉 冷水机组为园区提供冷热供应;新建太阳能集热器 热泵热水机组提供生活热水,实现了对园区冷热供应中使用的化石能源的替代及多能互补;新建0.15MW光伏车棚及0.3MW屋顶分布式光伏,电力自发自用,使园区光伏装机达到0.83MW,光伏发电量实现倍增并实现全消纳;建设柔直互联微电网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园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搭配建设能源 碳排放管理平台辅助园区能碳管理。实施效果:减少天然气用量29.1万m3/年,光伏消纳占比提升14%,项目节能率52%,减碳率37%,每年节约标煤377吨,减排二氧化碳663吨。面向双碳的城市场景综合能源供给系统建设,以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电气化水平与能效提升为主要导向,以耦合多种能源利用与供给形式为特征。以目前的市场实践来看,热泵作为城市供热脱碳的关键技术已经成为共识,以热泵为基础负荷,辅以包括化石能源利用技术在内的其他调峰调节手段,利用储能蓄能技术移峰填谷降低运行成本并发挥一定灵活性调节作用的城市综合能源冷热低碳供应解决方案已经基本成熟,除上述案例外,北京通州6号能源站项目、青岛城市新区污水源冷热联供综合能源项目等实践验证。在城市场景下,尤其对于建筑领域,依托可再生能源耦合的综合能源站可应用于为各类型场景提供冷/热/电/热水供应,相较传统化石能源利用,系统能效水平更高,能源利用更为清洁,减碳潜力巨大,是城市场景综合能源服务业态发展的重要方向。(2)工业智慧微电网建设运营服务工业场景下,因工厂、工业园区等用能需求相对复杂,且高品位热能目前还没有太好的低碳技术可以解决,能够实现清洁低碳的工业生产用能综合供给的实践依旧较少,但在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地区开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已成为工业领域综合能源服务的主要趋势之一。综合能源服务企业为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利用自有设施、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风光互补发电并结合用户侧储能设施,建设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实现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联动,一方面有助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消纳,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还可参与电网需求响应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获取更多收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工业智慧微电网,未来将成为电力需求响应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有力支撑。|22|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专栏 4-2 工业场景智慧微电网建设运营服务案例某产业园区智慧绿色微电网项目项目概况:项目园区位于湖南省汨罗市,该项目光伏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光伏发电优先满足园区内企业用电,多余电量上网。微电网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智慧电厂,实现对各类分布式能源和负荷的聚合调控,并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商业模式:投资 运营服务内容:项目建设聚合10.5MW分布式光伏、2MW/4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12台2kW垂直轴微风风机、12台光伏路灯、12台14kW充电桩和1套移动储能充电平台,建成零碳电厂雏形并形成一定的保供调节能力。通过智慧系统聚合分布式屋顶光伏、储能以及用户侧可调负荷等,可为电网提供顶峰能力2MW,增加调峰能力为-2MW-3MW,可优化电网频率特性,为电网提供5MW调频可调度容量。实施效果:年均发电985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为3005吨,形成保供调节能力,可参与需求响应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电力系统作为未来能源系统的核心,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而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于灵活性调节资源需求愈发迫切,以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及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系统的综合能源服务,在电力市场化背景下具备天然优势。虽然当前电力市场建设尚不健全,隔墙售电仍未破冰,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参与方式受限,但可以预计在未来,与智能微电网融合发展的分布式综合能源服务,可聚合区域资源形成新的参与电力市场的市场主体,打造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具备聚合商与综合能源服务商双重身份,为用户与电力系统提供双向服务。因而微电网乃至虚拟电厂的建设与运营,是未来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23|5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机遇与挑战5.1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动力自2021年双碳战略落地以来,“1 N”双碳政策体系已基本确立,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各有关部门出台12个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及10余项支撑保障方案,30余个省(区、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在横向(多领域)与纵向(多层次)上形成了导向更加准确、路径更加清晰的政策体系。节能增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在“十四五”期间亦不断有重要政策出台,为“十四五”节能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更为市场化的节能服务业务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1)节能要求空前加强,倒逼市场空间释放“十四五”期间,我国对于全社会节能降碳提出了明确目标,“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2024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5%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2025年,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24|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工业方面,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2025年和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水平提升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目标,发布了能效基准与标杆水平的36个重点工业领域,各行业需限期达到规定的能效基准水平,不达标的企业将面临淘汰或改造的压力。同时我国政府已出台涉及原材料工业、钢铁、炼油、轻工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政策与行动计划,指导及推动各重点用能行业节能降碳与高质量发展。其余如建筑领域及基础设施领域,“十四五”期间也有多项政策出台推动节能降碳工作。我国政府各部门不仅聚焦公共建筑、公共机构、数据中心等重要耗能载体提出了明确的节能目标政策要求,更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推进运行阶段的能效提升。不断强化的能效约束,将倒逼重点领域涌现更多的节能市场需求,从而为市场化的节能降碳创造新的机遇。(2)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广阔投资机遇“十四五”初期,我国发布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等,明确高效电机与节能型变压器推广应用相应目标,工业能效提升计划中亦提出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80%以上,重点设备已经纳入节能工作考量。2024年以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到2027年工业、建筑等重点行业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并匹配了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与财政税收等支持举措。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 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进一步扩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覆盖范围及提升产品设备节能标准。工业、建筑和市政领域,也均出台了专项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大规模企业老旧设备亟待更新,为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实施以节能设备投资驱动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以建设高效能源供给系统的能源站投资运营服务等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切入契机。(3)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创造用户侧服务新蓝海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我国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关键方向。根据2022年发布的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在能源供给与利用转型方面,到2025年,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25|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39%,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灵活性调节电源占比24%,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通过放宽能源市场准入、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激发能源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能源资源市场化配置、深化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等以完善能源市场建设等诸多举措。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在20242027 年重点开展 9 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明确提出提升新型主体涉网性能、推进构网型技术应用、提升电能质量等措施支撑电力系统稳定,同时政策中提出的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行动、需求侧协同能力提升行动等均聚焦于分布式能源与需求侧灵活性建设,分布式能源与负荷侧的调节能力作为支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用获得高度重视。此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等政策逐一出台,我国能源与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提速,2024年6月正式实施的电力市场监管办法中进一步明确,电力交易主体包括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需求侧多元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的基调已经确立。由此可见,下一阶段,我国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加强用电侧负荷侧调节与灵活性资源调度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电力市场体制改革方面也将加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动更高比例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以及培育多元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与服务确定为未来的关键方向。在新型电力系统与电力市场建设不断完善,需求侧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支撑愈发重要,各方对需求侧资源重视程度空前提高的背景下,掌握用户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式光伏)与负荷调节能力(储能、用能设备)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也有望在不断开放的电力市场中获得新的市场机会。|26|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5.2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经过20余年的发展,节能服务行业为我国节能降碳、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与其不断合流的综合能源服务业态,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时至今日,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依旧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产业仍在政策、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面临制约。随着服务业态的演变与拓展,还在体制机制方面面临挑战,阻碍了行业的快速发展。(1)财政资金支持获取难度大目前,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可申请的国家层面专项财政支持包括中央预算内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中央政府发行的特别国债等。然而,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由于规模和自身实力限制难以申请并获取支持。此外,受地方财政经济情况影响,地方政府原有针对节能降碳的奖励支持资金政策有收窄的趋势;在部分地区,相应的政策往往对支持对象设定了地域限制。绝大部分中小型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无法取得财政资金的支持与补贴,限制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2)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积极性仍有待提高一方面,节能是用能单位的非刚性需求,在能效约束不足、监察执法力度不够的前提下,用能单位缺少节能增效压力,对于节能与提高能效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市场拓展难度高,项目开发周期较长,难以支撑业务的快速开展与规模持续壮大。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了市场需求波动性,用能单位的不景气也可能导致对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的需求下降,进一步加大市场拓展难度。(3)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瓶颈仍未突破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作为强投资属性的行业,融资难问题始终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普遍存在企业/项目规模小、缺少抵押物、缺乏担保措施等特点,获取外部资金的难度较大。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重视程度不高。同时,金融机构对于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等专业技术领域认识不足,导致其为规避风险对抵押与担保措施的依赖更强,使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融资长期处于渠道单一、成本较高的困境。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27|(4)节能降碳所需跨专业复合型人才高度缺乏专业人才作为不可或缺的发展与创新源动力,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具有跨学科、跨行业的特点,覆盖领域极为广泛,且随着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宽,对从业人员在能源、装备、信息化、智能化乃至金融、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高度稀缺,同时绿色低碳、节能降碳的人才培养体系亦并不完善,难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5)能源电力市场化建设尚不健全随着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的业态转型升级,区域智慧能源系统、微电网等业态模式不断涌现,而目前隔墙售电仍未破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机制尚未突破,综合能源系统产生的电力只能传送到公用电网,微电网运营商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能源供应商。此外,电力需求响应在大部分地区尚未常态化开展,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的建设有待完善,限制了综合能源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盈利水平,影响了行业的发展潜力。(6)部分技术的应用受客观条件限制未来,推动终端用能电气化、区域微网源网荷储一体化是综合能源服务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方向与重要任务。然而,当前分布式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在应用层面仍面临制约。如电力增容难以及安装空间资源的缺乏限制热泵、分布式光伏、超充快充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安全性顾虑对于电化学储能应用较为抵触。同时,许多新兴技术的应用或传统技术的新场景创新应用缺少相应的标准与规范,行业缺少依据与指导,亦限制了新技术的推广。|28|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6总结与建议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是经济高效解决我国终端用能与排放问题的关键手段,是推动我国需求侧变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自“十一五”以来,政策的大力引导与支持对我国节能降碳事业的推进及市场化节能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自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我国以来,节能服务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在多方政策的支持下,“十一五”至“十二五”时期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取得瞩目成绩,有效促进了节能降碳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受补贴政策退坡、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行业发展出现波动,亟需注入新动力以推动可持续增长。随着单一的、节能潜力大的工艺、设备的节能改造项目大部分已经完成,节能服务产业正逐步从传统的提供技术改造模式转型,发展形成了集多种能源供给与清洁利用、数智化的系统能效提升等于一体的模式,为用户提供低碳高效、灵活智能的精细化能源管理的服务方案。现阶段,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以贴近用户、服务用户为主要特点。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通过对各类用户能源利用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与多能互补能力,还大幅提升了系统能效,降低了用能成本,增加了用户侧调峰能力以参与电力市场获利。上述多重效益为推动用户侧能源供给与利用方式变革、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促进节能降碳工作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支持。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29|此外,在双碳背景下,随着我国节能降碳政策密集出台,不断强化的能效约束、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的投资空间以及新型能源体系与能源市场建设,都为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造了再次腾飞的政策环境与市场条件。尤其是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需求侧对电力系统灵活、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多次强调要加强分布式能源的就地消纳与用户侧的就地平衡调节能力。虚拟电厂与负荷聚合商等需求侧新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的规则办法也在逐步明确与完善。这些进展为拥有用户分布式能源资源、管理用能系统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行业自身特征及相关体制机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亟需政府主管部门统筹各方给予支持,以加快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激活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1)加强用能单位监督管理,支持鼓励市场化节能降碳服务主体应充分借鉴以往政策经验,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行业发展。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用能的监督管理,综合运用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碳配额与碳交易等政策工具倒逼用能单位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同时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完善节能监察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节能监察工作的有力开展,为释放节能降碳市场的潜力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探索出台针对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等市场化节能降碳第三方服务主体的扶持政策。现阶段普惠性资金奖励政策较难落地,但可针对符合国家战略方向与低碳转型需要的绿色低碳项目实行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投资补贴、运行电价优惠政策等。同时,针对国家重点关注的绿色低碳领域、行业,鼓励地方出台相应的减碳量补贴政策等。此外,应结合当前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探索与市场化第三方设备设施投资模式的有效衔接,出台相应鼓励和支持政策,持续吸引市场化资金投入,进一步激发产业的发展动力。|30|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2)健全完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融资市场体系一方面,应当加大对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尤其是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通过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支持范围、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探索结合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行业特点与业务特征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另一方面,应健全多层次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融资市场体系,支持和鼓励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融资券以及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渠道融资。鼓励和引导银行业机构创新和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融资租赁、保理、供应链融资等融资工具,为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支持。(3)完善能源市场化机制建设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下的能源电力市场化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和完善分布式能源市场化交易机制,试点建立分布式发电项目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模式与相关管理办法和规程,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加强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将微电网投资建设运营的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纳入电力市场交易体系,明确参与方式与其市场主体地位,从管理、运营及调度机制等层面明确公用电网与多元主体投资的配电网/微电网的职责分工、权利范围与义务要求。市场化机制的建设将有助于以区域能源、微电网投资运营为主业的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在支撑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4)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人才评价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应持续支持鼓励高校开设学科融合专业,尤其传统行业与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专业方向,并通过鼓励和支持高校和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通过共建实验室、联合培养、开展技术研发等方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职业教育方面,应支持鼓励相关职业教育机构开设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相关专业课程,提供职前、在职培训,加快相应人才职业标准出台,规范市场化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设立职业资格评价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人才的竞争力。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31|(5)支持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持续加强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支持力度,探索国家级绿色低碳领域“揭榜挂帅”机制,促进关键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加大绿色低碳知识成果转化与应用,贯穿产学研用体系,匹配资金投入推动先进技术试点示范;健全绿色低碳技术的标准认证评价体系,针对关键领域与技术构建涵盖基础要求、实践应用、效果评价等全流程标准认证评价体系,为行业相关方提供依据与参考。|32|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参考文献1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2023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R.2024:162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政策与实践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23:129136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33|作者与鸣谢作者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EESIA):赵明,李清举,曹宁,姜豪杰,张浩楠联系方式:曹宁,鸣谢特别感谢以下专家对报告撰写提供的建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陈艺昕,刘明明,王万兴本报告所述内容不代表以上专家和所在机构以及项目支持方的观点。再生纸印刷PSRPOWER SECTOR ROUNDTABLE电 力 圆 桌

    发布时间2024-11-21 3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世界资源研究所:2024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报告(59页).pdf

    报告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Technological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developed in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宋婧,苗红,郭禹琛,温芷晴,叶晓枫,潘思涵作者介绍致谢引用建议宋婧,苗红,郭禹琛,温芷晴,叶晓枫,潘思涵.2024.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报告.北京:世界资源研究所.https:/doi.org/10.46830/wrirpt.22.00050.版本 1 November 2024|2024年11月宋婧|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能源项目研究员。邮件:jing.songwri.org苗红|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主任。邮件:hong.miaowri.org 郭禹琛|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数据中心研究员。邮件:yuchen.guowri.org 温芷晴|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实习生(原)叶晓枫|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实习生(原)潘思涵|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实习生(原)校对谢亮 版面设计张烨 感谢在报告评审过程中提供了宝贵专业建议与意见的内外部评审专家,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都志杰 内蒙古工业大学多能互补微电网项目 祁 欣 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园区发展研究中心熊华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盛国飞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顾理旻 远景能源Shahana Chattaraj 世界资源研究所Xixi Chen 世界资源研究所徐生年 世界资源研究所鹿 璐 世界资源研究所薛露露 世界资源研究所我们同时感谢世界资源研究所方莉博士,刘哲博士对本报告提供的专业意见和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许多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包括:中国能源研究会,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此一并表示诚挚谢意。感谢谢亮为报告的文字编辑,张烨为报告的设计做出的贡献。ii|WRI.ORG.CNWRI.ORG.CN目录3 执行摘要9 Executive Summary15 第一章.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投资助力全球气候目标实现19 第二章.通过空间遥感技术模型识别用地类型并评估风光潜力20 识别中国海外园区的数量和类型21 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评估光伏项目开发技术潜力23 基于风机布排组合评估风电项目开发技术潜力27 第三章.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国海外园区31 第四章.中国海外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评估33 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34 农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37 第五章.中国海外园区风电开发技术潜力评估43 第六章.结论47 第七章.讨论50 附件1:本研究涉及的159个海外园区基本情况56 附件2: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57 附件3:园区的屋顶面积数据采集方法57 Tier1园区的屋顶面积数据采集方法57 MBF屋顶选取工具开发方法与应用步骤59 附件4:太阳辐射量评估简述 60 附件5:风能资源潜力评估简述62 名词解释62 缩略语表63 注释63 参考文献65 关于WRI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1执行摘要推动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化发展,既承载着中国海外绿色投资的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到2050年,如果潜在建成情景下海外园区的光伏与风电潜力得到全面开发,将为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贡献约2%的份额。如果将这一全面开发进程提前到2030年之前完成,该贡献率将大幅提升至近5%。在中国海外园区开发与应用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而要使这些潜力得以充分挖掘,各利益相关方需要加强以科学评估为基础的协调合作。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3亮点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开发了中国海外园区(以下或简称“园区”)数据库,并科学评估在园区内部署不同可再生能源用能方案的市场规模及技术潜力。这不仅有助于政策制定与商业决策,还能有效量化中国海外绿色投资的潜在规模,彰显其对所在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意义。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收录了中国159个海外园区,其中近一半分布在亚洲,另外一半分布在非洲和欧洲。在全部类型的海外园区中,多元综合型园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具备技术潜力与投资潜力。在潜在建成情景下,光伏发电(以下简称“光伏”)装机容量最大可达419.66吉瓦,风力发电(以下简称“风电”)装机容量最大可达116.48吉瓦。在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相应的投资规模可达约20.64亿元人民币(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涉及币种均为人民币),相当于2022年中国在埃及直接投资额的1.24倍。不同类型的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潜力有所差异,从地域来看,亚洲与非洲的中国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潜力最为突出。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减排效果可观,能够彰显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努力与巨大贡献。到2050年,如果潜在建成情景下海外园区的光伏与风电潜力得到全面开发,将为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贡献约2%的份额。如果将这一全面开发进程提前到2030年之前完成,该贡献率将大幅提升至近5%。在海外园区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全过程中,从潜力识别到项目落地,都需要政策制定者、商业投资者、园区运营者及金融机构多方协作。关于本报告中国海外园区不仅是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还是中国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的关键手段,更是中外经济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窗口。推动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化发展,既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近年来,中国出台了“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与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等重要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进一步释放了推动海外园区低碳化发展的政策信号。以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评估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的开发与应用等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世界资源研究所组织团队聚焦“海外园区的低碳发展潜力”,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商业投资者、园区运营者及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呈现一幅科学展示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全貌的未来图景,并细化到不同国家与园区类型,为未来的政策制定与投资决策提供初步参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国,在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方面具备雄厚的产业实力、先进的技术水平、丰富的开发经验和充足的人才储备,这些优势为在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中国海外园区大多位于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充沛的地区,资源优势明显。因此,在中国海外园区开发与应用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而要使这些潜力得以充分挖掘,各利益相关方需要加强以科学评估为基础的协调合作。本报告的研究围绕“从技术角度分析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发展潜力与规模”这一问题展开。一方面,中国海外园区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经验,整体上对该市场领域的认知不足,进而限制了可再生能源投资者等众多行业主体对海外园区这一规模化、集中式应用市场的关注和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制定者对海外园区整体规模、发展现状的了解有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海外绿色投资政策具有不小的挑战。因此,很有必要从数据角度,向政策制定者、商业投资者、园区运营者及金融机构展示这一市场的重要潜力,并为未来具体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基本参考。本研究全面梳理了19922022年间建立,且截至2022年底仍处于运营状态的全部中国海外园区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除通篇都涉及的文献综述法、案例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外,本研究还采用了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涵盖三个具体方面。第一,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的开发方法。在整理校验了既有的中国海外园区数据集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基于网络与媒体的数据爬取方法,全面收集整合了中国海外园区的名称词条及词条项下的各类园区信息,并辅以交叉人工复核。第二,本研究通过发电量和装机容量两个维度,基于Global Solar Atlas和Global Wind Atlas光伏与风能系统在线平台,分析了海外园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同时分别就海外园区的光伏开发技术潜力和风能开发技术潜力进行了评估分析。评估光伏开发技术潜力主要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可对海外园区(主要分为工业/商业园区和农业园区)进行分别评估,并采用情景分析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判断和分析。第三,风电开发技术潜力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风能参数的直接计算法和全球估值法,这两种方法分别对风电发电量与风电装机容量进行估算。同时,在评估风电发电量时,本研究还分类讨论了不同的风机布局情景下的发电量范围。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信息来自公开渠道,主要包括商务部、各园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官方网站以及相关媒体。海外园区的太阳辐射量数据来自Global Solar Atlas光伏系统在线平台,风能相关参数来自Global Wind Atlas风能系统在线平台。结论与建议这些海外园区分布在全球六个大洲的54个国家,总面积约6772平方千米,总投资额达6523亿元。按照性质不同,这些园区分为通过商务部、财政部确认考核的园区、通过各省份考核的园区以及其他园区。按照类型不同,这些园区分为加工制造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农业开发型园区(或称农业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技术研发型园区以及多元综 合型园区。为更好地区分不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不同类型园区的应用特征与开发潜力,本研究将海外园区按照用地类型分为两大类:一大类为工业/商业园区,包括拥有大量工商业厂房的加工制造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技术研发型园区以及多元综合型园区,另一大类为拥有大量种植土地的农业园区。研究主要结论包括:接近一半的中国海外园区分布在亚洲,另一半分布在非洲与欧洲。本研究建立了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涵盖159个中国海外园区。其中,位于亚洲的有71个,占比接近一半(45%),位于非洲的有44个(28%),位于欧洲的有39个(25%)。超过90%的中国海外园区位于发展中国家。在全部类型的中国海外园区中,多元综合型园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在这159个中国海外园区中,共有多元综合型园区59个(占比37%),农业开发型园区44个(占比28%),加 工 制 造 型 园 区 2 2 个(占 比 1 4%),资 源利用型园区15个(占比9%)。在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具备技术潜力与投资潜力。其光伏装机容量最大可达419.66吉瓦(潜在建成情景),相当于欧盟2023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7.51倍,风电装机容量最大可达116.48吉瓦,相当于欧盟2023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的7.19倍。具体而言,潜在建成情景下工业/商业园区的光伏年发电量潜力约为22.27万吉瓦时,光伏装机容量潜力约为147.7吉瓦;农业园区的光伏年发电量潜力约为37.18万吉瓦时,光伏装机容量潜力约为271.96吉瓦。中国海外园区的年风能发电量潜力约为4.63万11.2万吉瓦时,风电装机容量潜力约为22.74116.48吉瓦。在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市场规模可达20.64亿元。潜在建成情景下,工业/商业园区光伏项目的市场规模约5.52亿元,农业园区地面光伏项目的市场规模约11.29亿元,中国海外园区风电项目的市场规模约3.83亿元。在 不 同 类 型 海 外 园 区 开 发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技术潜力/路 径有所差异,从地 域 来看,亚洲与非 洲 的 中 国 海 外 园 区 开 发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技术 潜力最 为突 出。多元 综合 型园区的光 伏 开发 潜力最 大,而 农 业 开发 型园区的 风电开发潜力最 大。位于东 南 亚 地 区的中国 海 外 园区光 伏 开发 潜力最 大。位于 北 欧 亚 地 区的中国海 外园区 风电开发 潜力最 大,其 次 为 位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的中国海外园区。中国海 外园区与所在国家共 建可再生能 源 项目,除了能解决园区本身的电力供应问题,还增加了所在国的清洁电力供应量,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贡献。在中国海外园区布局可再生能源项目,避免化石能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锁定效应,同时也提升了所在国的电力供应水平,这既有助于所在国早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别目标,也有助于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到2050年,如果潜在建成情景下海外园区的光伏发电与风电潜力如果得到全面开发,将为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贡献约2%的份额,如果将这一全面开发进程提前到2030年之前完成,该贡献率将大幅提升至近5%。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5研究主要建议包括:对于政策制定者,建议出台更为明确的建设绿色海外园区的指引细则,以搭建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标准化委员会等平台为抓手,结合本研究结论,推动重点地域低碳园区建设。同时,建议建立与完善海外园区低碳发展的创新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并通过建设试点园区,鼓励头部海外园区的低碳化实践先试先行。还可以积极尝试整合现有双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开展海外园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对接与实施。对于商业投资者和园区运营者:建议以光伏或风电项目为考量,制定包括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在内的园区供电计划与能源系统协同规划,并适时制定低碳专项规划,该规划应充分利用园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不断结合市场因素与自身可再生能源潜力条件,探索融合海外园区建园企业、入园企业与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企业等各方的可持续性商业合作与盈利模式,并为后续海外园区的绿色投资与选址提供参考。对于低碳实践基础较好的园区,可尝试探索利用国际与区域性的碳市场机制实现减排收益的可能性,并有效回收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与投资的初期成本。对于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商,可依托重点区域的中国海外园区,布局可再生能源国际产能投资合作与绿色产业项目。对于金融机构,可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遴选位于重点区域的园区,建设低碳示范试点(如小规模的园区屋顶光伏项目)并为其提供投融资支持,同时,可尝试建立中国海外园区低碳投融资项目库,以便进行项目储备。6|WRI.ORG.CN在中国海外园区布局可再生能源项目,不仅提升所在国的电力供应水平,还有助于全球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避免化石能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锁定效应。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7Executive summaryPromoting the decarbonization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not only demonstrates Chinas commitment to green overseas investments but also highlights its active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efforts.By 2050,fully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 for solar and wind power in these parks could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2%of the global renewable energy installed capacity necessary to achieve net-zero emissions.Accelerating this development by 2030 could increase the contribution to nearly 5%.To fully unlock this potential will require strengthened,science-based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all stakeholders.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9HIGHLIGHTS This report establishes a database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COIPs”)based 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ally evaluates the market size and technical potential of applying different renewable energy solutions within these parks.This research supports the formulation of policy and business decisions and helps quantify the scale of Chinas overseas green investmen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host countries energy transitions.The database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COIPD)includes 159 overseas parks.Nearly half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COIPs)are located in Asia,while the COIPs in Africa and Europe make up the other half.Diversified Integrated park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 constitute the majority of all COIPs.There is substantial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and investment prospect for renewable energy(RE)projects developed in COIPs.The maximum installed capacity for photovoltaic(PV)solar projects can reach 419.66 GW,while it can reach 116.48 GW for wind power projects,bringing around CNY 2.064 billion of investment(in future-completion scenario).There are variations in the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RE projec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IPs.The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RE projects of COIPs in Asia and Africa stands out prominently.By 2050,if the PV systems(in future-completion scenario)and wind power systems in COIPs are fully developed,they will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2%towards RE installed capacity target of global net-zero emission.If the development timeline is moved up to before 2030,this contribution rate will reach nearly 5%.Establishing a multiple-stakeholder partnership with policymakers,business investors,industrial park operator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crucial for fully unlocking the RE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of COIPs.ABOUT THIS REPORT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COIP)serve as a vital platform for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apacity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ve forms of outward investment.The decarbonization of COIPs also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global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s milestone policy documents,the“14th Five-Year Plan for Business Development”and the“Guidelines for Green Development in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Cooperation”release the signal of guiding and directing the decarbonization efforts within these parks.Based on the working paperEvaluating Chinese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by Applying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dicator System,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is conducting the research focused on“the scale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in COIPs”,which aims to provide policymakers,COIP developers,RE project inves-tors,financial institutions,and other stakeholders with a comprehensive landscape of RE development in COIPs.This research will encompass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ypes of COIPs,offering preliminary insights for future policy and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manufacturer of RE equip-ment,possessing a strong market space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RE projects.This provides a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 in COIPs.In addition,most COIPs are located in regions abundant in solar and wind energy resources,adding a resource advanta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 in these parks.There is tremendous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E in COIPs.However,to fully unlock and harness these potentials requires multi-party collabo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This report focuses on the issue of“analyzing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scale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As Chinas investment in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in these overseas parks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there is a lack of mature experience,and relevant decision-makers and stakehold-ers generally have a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is market sector.This has led to many industry players,including renewable energy investors,overlooking the concentrated and large-scale application market that these overseas parks represent.Meanwhile,th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overall scale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se parks pos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for formulating targeted overseas green investment policies.It is essential to provide policymakers,industrial park developers and tenants,10|WRI.ORG.CNrenewable energy project investors,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th a scientific overview of this scale from an overall perspective,as it will serve as a fundamental reference for future micro-level investment decisions.This research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status quo of all COIPs estab-lished between 1992 and 2022,which were still operational as of the end of 2022.Based on this,a Chinese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 database(COIPD)is established.These COIPs are distributed in 54 countries across six continents worldwide,covering a total area of approximately 6,772 square kilometers,and the total investment amounts to 652.3 billion CNY.COIPs are classified into national-level COIPs,provincial-level COIPs,and other parks.They could also be catego-rized based on their 6 types,including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parks,resource utilization parks,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commercial and logistics parks,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rks,and 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parks.In order to better differentiate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of various RE technologi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parks,this research also categorizes COIPs into two major groups based on their land use types.The first category is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arks,which include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parks,resource utilization parks,commercial and logistics parks,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rks,and 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parks that have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facilities.The second category is agricul-tural parks,which hav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arable land for cultivation.Nearly half of COIPs are located in Asia,while the parks in Africa and Europe make up the other half.The COIPD established in this research covers a total of 159 COIPs that were established between 1992 and 2022 and were still operational as of the end of 2022.Among them,there are 71 parks located in Asia,accounting for nearly half(45%)of the total.There are 44 parks located in Africa and 39 parks located in Europe.Diversified Integrated park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 constitute the majority of all COIPs.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COIPs,there are 59 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parks,44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22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parks,and 15 resource utilization parks.Among these parks,the highest number is in the 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park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accounting for 37%and 28%respectively.There is substantial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and investment prospect for RE projects developed in COIPs.The maximum installed capacity for PV solar projects can reach 419.66 GW-the equivalent of 7.51 times the new photovoltaic installed capacity added by the EU in 2023,while the maximum installed capacity for wind power can reach 116.48 GW(in future-completion scenario)-the equivalent of 7.19 times the new wind power installed capacity added by the EU in 2023.Specifically,the annual PV power generation in COIPs(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arks)is approximately 222,700 GWh,with a PV installed capacity of approximately 147.7 GW.In Chinese overseas agricultural parks,the annual PV power generation is estimated to be around 371,800 GWh,with a PV installed capacity of approximately 271.96GW.The estimated annual wind power generation in COIPs ranges from 46,300 GWh to 112,000 GWh,with a wind power installed capacity of approximately 22.74 GW to 116.48 GW.Developing RE projects in COIPs could attract an investment of approximately CNY 2.064 billion.Under future completion scenario,the development of PV projects is expected to drive around CNY 552 million in investment.Ground PV projects in agricultural parks are anticipated to generate about CNY 1.129 billion in investment.Wind power projects in COIPs are expected to attract approximately CNY 383 million in investment.There are variations in the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RE projec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IPs.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regions,the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RE projects of COIPs in Asia and Africa stands out prominently.Among the various types of COIPs,diversified com-prehensive parks have the greatest PV development potential,whi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rks have the greatest wind power development potential.Both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arks and agricultural parks have the greatest PV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South-east Asia.In terms of wind energy,COIPs located in the Nordic-Asian region have the greatest wind power development potential,followed by COIPs in South-east Asia and Africa.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11 The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s of RE projects in COIPs strongly highlight Chinas contribution to global efforts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The direct installation of rooftop PV systems,ground PV systems,and wind power systems in COIPs will result in significant emission reductions.This not only helps the host countries achieve thei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RE development goals but also reflects Chinas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global emission reductions,considering its promine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Developing RE projects in COIPs supports the global net-zero emission target.By 2050,if the PV systems in industrial,commercial,and agricultural parks,as well as wind power systems in these parks,are fully developed(under future completion scenario),they will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2%towards RE installed capacity target of global net-zero emission.If the development timeline is moved up to before 2030,this contribution rate will reach nearly 5%.RESEARCH METHODBesid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case studies,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pplied across the whole report,this research employ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that cover three specific aspects.First is the development method of COIPD.Based on organiz-ing and verifying existing relevant datasets of Chinese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on the names and various types of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were conducted using web and media-based data scraping methods,supplemented by manual cross-validation.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RE technologies is analyzed through two dimensions:power generation and installed capacity.Furthermore,separate assessments and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PV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wind energy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The assessment method for PV development potential primar-ily utiliz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based methods to separately evaluate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arks and agricultural parks in COIPs.Scenario analysis is employed to classify,assess,and analyze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e assessment method for wind power development potential uses direct calculation based on wind energy parameters and global valuation methods to estimate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installed capacity.In the assessment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different scenarios of wind turbine placement are also discussed to analyze the range of power generation.The mid-level analysis of 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COIPs is conducted in this research,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rofitability studies of micro-level projects in individual parks.DATA SOURCE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for the COIPD are sourced from public channels,primarily including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of China,official websites of various industrial parks,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the All-China Fede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and relevant media sources.Solar radiation data for COIPs is obtained from the Global Solar Atlas photovoltaic system online platform.Wind-related parameters for COIPs are sourced from the Global Wind Atlas wind energy system online platform.12|WRI.ORG.CNRECOMMENDATIONSFor policymakers,it is recommended to issue clear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OIPs,set up an official platform for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n COIPs to promote low-carbon COIPs,establish innova-tive assessment,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 for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COIPs,pilot leading COIPs to practice low carbon projects,and integrate existing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s to facilitate the align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 projects in COIPs.For business investors/COIP operators,it is recommended to develop coordinated plans for power supply and energy systems of COIPs,including RE solutions,and timely update low-carbon plans based on the utilization of RE resources in the regions parks located,explore sustainable business cooperation and profit models by integrating various stakeholders,such as park development enterprises,tenant enterprises,and RE project investment enterprises,considering market factors and the RE potential of COIPs,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emission reduction benefits through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carbon market mechanisms,effectively recovering the initial costs of RE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utilize key regions COIPs layout to promote RE international capacity investment cooperation and green industries.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it is recommended to supply financing support for low-carbon demonstration pilot projects in regions where key COIPs are located,establish a project database for low-carb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 COIPs,and create financing products and portfolios specifically for low-carbon projects in COIPs.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13第一章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投资助力全球气候目标实现 中国面临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广泛机遇,如何解读与转化这些机遇至关重要。海外园区既是中国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试点示范的重要载体,又是协调、整合可再生能源产能落地的应用场景。海外园区的建园企业和相关主体需要更具体地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15表 1|现有中国海外园区数据集数据集名称统计主体时间范围统计数量涵盖信息中国主要境中国主要境外经济贸易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合作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https:/oip.ccpit.org/)截至2018年103个 合作区名称 所在国家 实施企业 企业所在省市中国境外产中国境外产业园区信息业园区信息数据集数据集李祜梅等(李祜梅 et al.,2019)19922018年182个 园区类型 园区所在国家是否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园区所在国家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时间 园区所在大洲、地区、国家 园区所在国家发展水平 园区名称 实施企业 企业性质 企业识别编码 园区类别 园区建设起始年份“一带一“一带一路”中国境路”中国境外园区附录外园区附录“一带一路”中国建设的典型工业园区绿色化研究(能源基金会,2020)截至2018年底160余个 园区名称 园区所在国家 园区建设起始年份 园区主导产业中国面临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机遇。一方面,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前景广阔。在世界范围内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同时,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近几十年迎来了飞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更迭加快,成本显著降低,装机规模与年发电量屡创新高。20102021年,全球范围内大型太阳能光伏项目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LCOE)下降了88%(IRENA,2022)。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增长了6%,创纪录地达到了295吉瓦(IEA,2022a);同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了8%,达到8300太瓦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IEA,2022b)。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至三倍(IRENA,2024)目标的提出,为在全球市场拥有80%光伏产品占有率的中国带来更广阔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出台举措鼓励企业出海投资可再生能源。在对外投资合作方面,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金融服务、信息服务、风险规避、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商务部,2021)和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商务部、生态环境部,2021)作为指引海外园区低碳发展重要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释放出支持中国海外园区低碳化发展的积极信号(WRI,2022)。海外园区既是中国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试点示范的重要载体,又是协调、整合可再生能源产能落地的应用场景。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海外园区总投资额达6523亿元,分布在全球六个大洲的54个国家,即接近30%的国家都有中国的海外园区。这些园区的总面积约6772平方千米,相当于卢森堡国土面积的2.6倍。(方法与数据来源详见第二章)海外园区的建园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更具体地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WRI通过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评估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的开发与应用等课题研究发现,海外园区的低碳发展面临着整体现状了解不足、缺乏统一数据库,以及亟待规划能力建设进行支撑等问题。与此同时,现有研究尚未从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的角度对海外园区低碳发展开展系统评估。相关文献对中国海外园区数据统计的研究较少,缺乏经过检验校正、全面梳理的信息,零星信息可见于粗略清单范式的汇总式统计(表1)。另外,现有中国海外园区数据集并未涵盖投资规模、存续状态等重要信息。因此,搭建一个既能全面反映当下中国海外园区基本情况,又经过检验校正从而保障数据精确性,同时还能支撑对海外园区本体开展可再生能源投资潜力分析和进一步研究的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是很有必要的。16|WRI.ORG.CN本报告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多方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信心,并推动所在国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报告着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中国海外园区分布的数量、面积和用地类型等现状如何?中国海外园区光伏项目开发的技术潜力如何?中国海外园区风电项目开发的技术潜力如何?本报告所指海外园区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本研究选取光伏、风电两大典型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海外园区的应用场景下的潜在装机容量与发电量作为表征中国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潜力的重要对象,暂不考虑风电和光伏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类型。本研究同时将海外园区按照用地类型分为两大类。一大类为工业/商业园区,包括拥有大量工商业厂房的加工制造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技术研发型园区以及多元综合型园区,另一大类为拥有大量种植土地的农业园区。本报告的研究对多方利益主体具有不同层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海外园区建园企业与投资者了解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的整体潜力,进而增强投资信心。由于在中国海外园区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缺乏成熟经验,相关的投资决策者与利益相关方对该领域的市场规模缺乏认识与了解。因此,很有必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向政策制定者、商业投资者、园区运营者以及金融机构科学地展示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为未来具体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基本参考。其次,有助于所在国提升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能力与信心,帮助各国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自主贡献目标。第三,有助于增强全球气候合作的信心和雄心,在海外园区的场景下开发与应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所在国减排,推动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目标,也可以通过园区示范的形式孵化与开发潜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合作与商业机会。第四,有助于推动所在国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更加包容,促进园区稳定与可持续的电力供给,提高当地电力可及水平,增加所在国的税收与经济收益,提升当地公平、高质量的就业水平与性别平等等社会发展福利。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17第二章 通过空间遥感技术模型识别用地类型并评估风光潜力 针对不同海外园区的特点,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评估光伏项目的开发技术潜力,同时基于风机布排组合评估风电项目的开发技术潜力。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19图 1|本报告的研究框架2.1 识别中国海外园区的数量和类型 汇总现有海外园区信息,建立海外园区名单。数据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可信度从高至低按照以下顺序排列:首先是商务部官方网站(http:/ 水平种植区域光伏装机容量种植区域 光伏发电量屋顶总 面积屋顶总 面积工业/商业园区农业园区发电量种植用地装机容量发电量装机容量厂房用地工商业区域 光伏发电量工商业区域 光伏发电量同工商业类园区评估方法地图 标注屋顶选取工具COIPDCOIPD发电量直接计算法装机容量COIPDCOIPD容量 密度 计算法最大 风机 间距 情景园区 面积最小 风机 间距 情景全球 风能 图谱20|WRI.ORG.CN表 2|屋顶太阳能光伏安装面积估算方法方法研究主题参数选择比例计算法(Kjellsson,2002)比例计算法(Kjellsson,2002)区域建筑一体化光伏潜力建筑地面面积社会因素估算法(Lzquierdo et al.,2011)社会因素估算法(Lzquierdo et al.,2011)西班牙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的安装潜力研究人口、建筑物数量和土地利用信息面积排除法(Hong et al.2017)面积排除法(Hong et al.2017)韩国太阳能光伏安装的可用屋顶区域山体阴影面积、光伏系统每千瓦的最小安装面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估算法(Min et al.,2021)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估算法(Min et al.,2021)长三角地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及愿景地理位置信息我们无法估算其屋顶面积数据)。关于各分析等级园区的分类方法详见附件2。Tier1园区的屋顶面积数据信息通过人工标注卫星地图的方式进行采集。其中,卫星地图数据主要来自Google Map,采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进行标注,具体方法参见附件3。Tier2园区和Tier3园区的屋顶数量较多,采用与Tier1园区相同的人工标注方法会导致巨大的工作量,比较耗时。因此,我们最终采用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批量提取的公开屋顶数据集,并通过微软建筑足迹(MBF)获取屋顶数据,具体方法与操作步骤见附件3。2.2 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评估光伏项目开发技术潜力 进行光伏项目的开发技术潜力评估时,我们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对海外园区(主要分为工业/商业园区和农业园区)进行分别评估,并通过情景分析的框架对评估结果进行判断和总结。本研究从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双重维度对中国海外园区的技术潜力进行了诠释。工业/商业园区光伏潜力的计算方法本报告采用屋顶光伏开发潜力诠释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开发潜力。综合既有研究发现,城市环境中,屋顶光伏系统的发电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伏安装的可用屋顶面积(Kjellsson,2022;Lzquierdo,2011;Hong et al.,2017;Min et al.,2021)。海外园区多为加工制造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以及多元综合型园区,有着大量适合铺设屋顶光伏组件的建筑物。因此,建筑物屋顶光伏项目是针对海外园区进行太阳能资源开发的首要选择。一般而言,工业/商业园区的建筑主要是较开阔地带的平屋顶建筑,且园区内建筑物之间不产生阴影遮挡。这种情况下在屋顶上铺设光伏组件时,无须考虑建筑物朝向、屋顶坡度和阴影等因素。既有研究应用了测算屋顶可用面积的不同方法(表2)。本报告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估算法。海外园区分散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需要综合考虑数据的广度。这种方法是最快获得可用信息的方法,仅需要地理信息系统且支持全球尺度,是评估全球范围内用地信息的唯一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损失一定的准确度,如果要进行实际施工,还需要其他方法加以佐证。该方法和同类方法的比较详见表2。一般来讲,除了可以从资源和地理的大范围尺度考察屋顶太阳能的光伏潜力之外,涵盖诸多技术特性因素(如效率、容量、稳定性和性能)进行评价的技术潜力,可以更准确地表征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变化对项目发电量及装机容量的影响(Gassar and Cha,2021)。基于此,本报告重点评估海外园区光伏开发的技术潜力,同时考虑到理论技术潜力的最上限(即资源潜力),在情景分析过程中也会涉及资源潜力的分析部分。太阳辐射量评估简述见附件3。为了更有效地为不同利益群体提供针对性的数据支持,同时准确反映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海外园区光伏项目发电量的差异,我们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估算法评估发电量,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装机容量进行直接转换。装机容量评估方法则采用与设备技术参数关联性更强的直接计算法。前者倾向于对最大光伏发电量理论值的探讨,后者倾向于展示安装现有最优光伏系统设备的最大装机容量。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21专栏 1|光伏农业实践近十几年间,已经有若干农业光伏的实践案例和研究。在中国,已有2300个贫困村建立了贫困村光伏农场,装机容量1.3吉瓦,用地2.4万亩,在发电的同时已连续7年实现了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丰收。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开展了光伏农业示范项目的实施与研究。来源:作者根据http:/ 1128206821.htm和https:/agri-pv.org/en/相关信息整理。基于所在国实际的光伏发电资源情况,本报告评估了屋顶光伏系统年最大光伏发电量的理论值:E=(AR RCR)r GHI PR (1)其中,E为发电量(吉瓦时/年);AR为屋顶总面积;RCR为光伏组件的屋顶覆盖率,可取0.85(ADB,2014);ARRCR得到光伏组件总面积(平方米);r为理论测试的光伏模块转换效率(%),根据选用的光伏模块确定,一般多晶硅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为20%(中国光伏产业协会,2023);GHI为光伏面板年平均水平面辐射总量(吉瓦时/平方米);PR为系统的运行效率。在实践中,由于温度、角度和光谱变化等引起的损耗,以及逆变器和电缆中的系统损耗,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低于峰值功率,实际输出与理论输出之间的比率即系统的运行效率 PR(IEC,1998;ri et al.,2007)。随着技术的进步,2000年后光伏发电的PR值大致在0.750.9之间,技术先进地区的PR值约为0.85,本报告在之后的计算中取PR=0.85(Khalid et al.,2016)。本报告参数的选择基于现有最佳可得文献,存在时间不匹配或无法反映最新技术进展的不确定性。基于光伏模块设备的参数情况,本报告估算了屋顶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CR=(Cm )(AR RCR)1000Am (2)其中,CR为屋顶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千峰瓦);Cm 为单个光伏模块的额定容量(峰瓦);AR为屋顶总面积;RCR为光伏组件的屋顶覆盖率,可取0.85(ADB,2014);ARRCR得到光伏组件总面积(平方米);Am为单个光伏模块的面积。一般取单个光伏模块的额定容量为500峰瓦,面积为2.5平方米(隆基绿能,2023)。中国海外园区处于规划、半建成、完全建成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对潜力计算的屋顶面积部分影响较为关键。在估算工业/商业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技术潜力时,本研究结合中国海外园区当前建设状况,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进行估算。资源潜力情景:考虑到中国海外园区的最后建筑面积将以现阶段园区的总规划面积为最上限,因此,根据总规划面积和当地的年平均水平面总辐射量(GHI)值,并考虑园区面积碎片化的情况,假定光伏组件的最大屋顶覆盖率为0.85,计算得到园区规划区域范围内光伏开发的资源侧潜力。理论上,资源潜力情景下计算出的潜力值是技术条件达到极限值能开发的最高值,可为其他情景的评估结果提供参考。潜在建成情景:遥感影像和媒体报道等资料显示,当前大部分中国海外园区仍处于建设中,尚未达到规划建成阶段。因此,本研究考虑潜在建成情景,探索中国海外园区建成后的光伏开发技术潜力。参考自然资源部发布的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各类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建筑系数(建筑物、构筑物、堆场占地总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均大于40%。通常情况下,中国国内大部分工业园区的建筑系数均取40%。类比海外园区未来建设完成情况设置该情景,假设可供建设光伏屋顶发电站面积占海外园区总规划面积的比例为45%。卫星影像情景:卫星影像情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计算当前可供建设的既有屋顶面积下的光伏系统开发潜力。该情景展现的是与当前情况最接近的海外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农业园区光伏潜力的计算方法农业开发型园区(农业园区)用地通常包括农业种植用地和工业厂房两部分,本研究中,农业园区内工业厂房部分的光伏潜力计算方式与工业园区相同,因此并入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统一评估,而农业园区内种植用地的光伏潜力则单独计算。22|WRI.ORG.CN本报告评估农业园区在种植用地铺设光伏发电设备,搭建农业光伏系统(Agri-voltaic system)的技术潜力。全球范围内不同的土地类型中,农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潜力最大,平均发电量可以达到28兆瓦/平方千米(Adeh et al.,2019)。不同区域的太阳辐射量有所差异,单位面积农田全年发电量也不尽相同,从瑞典的30千瓦时/平方米(Campana et al.,2021)到美国Phoenix地区的600 兆瓦时/英亩(相当于148千瓦时/平方米)(Majumdar&Pasqualetti,2018)。光伏农业系统的不同安装密度与安装方式(地面安装和高处支撑安装)也会对发电量产生影响,美国Kansas City的生菜种植园光伏农业系统案例研究结果显示,考虑不同安装条件,该园区光伏发电量范围为40108千瓦时/平方米(Dinesh&Pearce,2016)。既有研究大多基于对测试地块的“农光互补”具体项目数据的观测,跟踪不同农产品及光伏系统搭建方式的双重效益从农作物产出和电力产出两方面分析综合效益(Trommsdorff et al.,2021;Fraunhofer ISE,2022;DOE,2022)。这些研究数据大部分基于微观项目观测数据,尚未有大范围的综合性归总研究。基于所在国光伏发电资源的实际情况,本报告评估了农业园区种植用地光伏系统年最大光伏发电量理论值:E=(Aag CCR)r GHI PR (3)其中,E为发电量(吉瓦时/年),Aag为种植用地的面积(平方米),CCR为光伏组件在种植用地上的覆盖率(%),AagCCR为光伏组件总面积(平方米)。其余参数含义与公式(1)相同。基于光伏模块设备的参数情况,本报告估算了农业园区种植用地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CR=(Cm )(Aag RCR)1000Am (4)其中,CR为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千峰瓦)。Aag和CCR的含义与公式(3)相同,其余参数含义与公式(2)相同。农业园区处在应用“农光互补”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开发潜力也需要差异化分析。与估算工业/商业园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时根据建设状况设置情景进行分析的方法不同,农业园区种植用地部分选取潜在建成情景与资源潜力情景两种情景。这是考虑到目前中国海外的农业园区尚未有种植用地数据的信息支撑,亦无法像工业/商业园区那样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估算法进行估算。资源潜力情景:根据中国海外农业园区的种植面积计算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太阳辐射量,并考虑园区面积碎片化的情况,假定光伏组件的最大地面覆盖率为0.85,进而估算该农业园区种植用地部分光伏开发的资源潜力。理论上,资源潜力情景计算得到的潜力值是技术条件达到极限时能开发的最高值,可为其他情景的评估结果提供参考。潜在建成情景:遥感影像和媒体报道等资料显示,当前尚未有中国海外农业园区采用“农光互补”的方式开展种植生产。本研究考虑潜在建成情景,探索中国海外农业园区种植用地未来应用光伏系统的技术潜力。参考国内“农光互补”项目占园区种植用地的通常比例,假设可供建设光伏系统开展“农光互补”的种植面积占中国海外农业园区总种植用地面积的比例为30%(SETO,2022)。2.3 基于风机布排组合评估风电项目开发技术潜力进行风能开发技术评估时,本研究主要基于风机布排设置分情景开展分析,同时通过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双重维度对中国海外园区的风电开发技术潜力进行诠释。风能发电量风能发电量是指在考虑到风机的转换效率、间距和风机之间的尾流效应等技术要求和限制后,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内的可利用风能能源量。现有研究采用的评估风能发电量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全球估值法、综合参数集成法、度电成本最小化法和直接计算法(见附件5的附表2)。本研究采用直接计算法评估海外园区风电项目的发电量。全球估值法在确定风能潜力评估值后,需要根据不同园区面积比例对该潜力值进行统一化处理,其适用于中观层面颗粒度要求不高的批量研究对象,弱化了对各个园区的特征性考察,稍显粗糙。度电成本最小化法适用的地理尺度比较大,研究范围大于3万平方千米(Jger et al.,2016),超过大多数海外园区的面积,故本研究不使用该方法。对于综合参数集成法,目前Global Wind Atlas 等风能潜力评估平台大多仅使用该方法获取资源侧风能相关参数数据(如风速),同时该方法的结果并非以数据的形式输出,无法进行量化分析。因此,综合参数集成法亦不适用于本研究。直接计算法考虑了不同类型风机对园区风能发电量的影响,可以较好地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23评估现有风机技术条件下中国海外园区的整体风能开发潜力状况,也有助于分析和展望未来技术进步带来的风能开发潜力。此外,针对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即中国海外园区),相较于全球估值法的风能潜力与园区面积成比例的统一化处理,直接计算法由于考虑了风速和园区总面积,能够相对个性化地展现每个园区的风能资源特性,也可以为某个/些特定园区的微观风能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直接计算法评估海外园区风电项目年发电量:E=WPD S t其中,E为发电量(瓦时);WPD为风能功率密度(瓦/平方米,具体计算方法参见附件5);S为风机扫除总面积(平方米);t为一年的利用小时数(定值),取2246小时(NEA,2022)。风机扫除总面积可表示为:S=N Sturbine其中,S为风机扫除总面积(平方米);N为风机数量(台);Sturbine指每台风机的扫除面积(平方米/台),为定值,可从风机制造商处获取。风机数量(N)由园区总面积和风机摆放间距决定。风机的摆放对该区域能够产生的风能有一定的影响。摆放间距过小,会导致风速降低,该区域风能的产能量减少,同时会导致风湍流度增加,可能会增加顺风力涡轮的动态机械载荷;摆放间距过大,会导致使用的风机数量过少,造成该区域用地空间浪费,进而降低该区域风能的产能量。合理的风机摆放间距能够高效利用风场空间,避免出现风机超负荷的情况,从而最大程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目前已有许多关于陆上风电场风机布局优化的研究,通过抽样、建模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设定风机布局,使得风场的发电量最大化(Wu et al,2019;Yang et al.,2019;Kwong et al,2012)。通常情况下,在风能主导方向上,风机之间的间距为转子直径的812倍;在风能主导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风机之间的间距为转子直径的35倍(Patel,2006)。同时,国家标准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DL/T 53832007)规定:风力发电机组按照矩阵布置,行必须垂直风能主导方向,同行风力发电机组之间距离不小于3倍的转子直径(3D),行与行之间距离不小于5倍的转子直径(5D)。本研究设置两种模拟情景,以获取风机数量:在设置情景时,选取风能主导方向和垂直于风能主导风向的最小风机间距(8D和3D)情景和最大风机间距(12D和5D)情景(Patel,2006)。最小风机间距情景:假设每台风机在风能主导方向的间距为8D,垂直于风能主导方向的间距为3D。最大风机间距情景:假设每台风机在风能主导方向的间距为12D,垂直于风能主导方向的间距为5D。每种情景下,风能主导方向和垂直于风能主导风向形成网格的四个角上各摆放1台风机,如图2所示。该区域所包含的网格数量(Ngrid)可表示为:最小风机间距情景:Ngrid=S0/(8D3D)最大风机间距情景:Ngrid=S0/(12D5D)其中,S0为园区内可摆放风机的总面积(平方米),对于工业/商业园区类园区,此数值取去除园区内建筑面积之后的数值(潜在建成情景下);对于农业园区,此数值取种植面积数值。第一个网格上4台风机。由于相邻的两个网格共用一条边,之后每增加一个网格将增加2台风机,如图3所示。因此,在网格单排排列的情况下(网格多排排列时参考网格单排排列情况),风机数量(N)与网格数量(Ngrid)的关系为:最小风机间距情景:N=4 2(Ngrid-1)=(2 12D2S0)最大风机间距情景:N=4 2(Ngrid-1)=(2 30D2S0)图 2|风摆放位置1图 3|风机摆放位置2代表网络代表网络代表风机代表风机24|WRI.ORG.CN专栏 2|越南-新加坡工业园区(Vietnam Singapore Industrial Park,VSIP)屋顶光伏项目越南-新加坡工业园区(VSIP)于1996年在越南平阳省成立,集产业园区、商业园区和住宅于一体,致力于打造绿色园区,以永续发展为主轴。园区的合资企业之一是越南-新加坡智能能源解决方案股份公司(Vietnam Singapore Smart Energy Solutions,VSSES),该公司旨在提供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并为VSIP多家企业提供屋顶太阳能系统。2021年12月,由VSSES支持的 II-VI Vietnam公司屋顶太阳能系统成功调试。该系统的规模为 636千峰瓦,每年可产生 890兆瓦时的电力,并减少超过 812 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新种植 9811 棵树。II-VI Vietnam 公司通过积极行动支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减少全球运营碳足迹,并且希望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榜样。2021年5月,位于VSIP Binh Duong园区的Green Cross Vietnam公司的屋顶太阳能系统由VSSES通过零资本支出模型成功实施。系统规模为578千峰瓦,年发电量超过800兆瓦时,每年可减少超过 738 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Green Cross Vietnam公司使用屋顶太阳能系统产生绿色能源,用于生产和行政用途。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是在越南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前安装,帮助企业在困难时期节省了电费。来源:作者根据https:/.vn/相关信息整理。表 3|Goldwind 5S风机相关参数GOLDWIND 5S风机相关参数数值轮毂高度轮毂高度100米每台风机的扫除面积(S每台风机的扫除面积(Sturbineturbine)21382 平方米风机转子直径(D)风机转子直径(D)165米综上所述,本报告中使用的直接计算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最小风机间距情景:E=(2 12D2S0)sturbine 210 U 3 f(U)dU t =(2 12D2S0)sturbine sturbine210.955U 3t最大风机间距情景:E=(2 30D2S0)sturbine 21 0 U 3 f(U)dUt =(2 30D2S0)sturbine sturbine 210.955U 3t其中,E为海外园区的风电发电量(瓦时);S0为园区内可摆放风机的总面积(平方米);D为风机转子直径(米);Sturbine为每台风机的扫除面积(平方米);为空气密度(定值),一般取1.225千克/立方米;U为风机轮毂高度处年平均风速(米/秒);t为一年的利用小时数(定值),取2246小时(IEA)。风机的选取对风能相关参数数据处理和风能技术潜力的计算过程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中,我们选取金风 Goldwind 5S风机(D为165米,Sturbine为21382平方米,见表3),U 取值来自Global Wind Atlas平台上各海外园区中心位置上方100米高度处对应的平均风速。装机容量密度可以量化每单位面积可达到的发电能力水平,与风能资源、系统性能和选址限制共同组成技术潜力建模领域的核心部分。本研究采用容量密度计算法进行估算。由于表示装机容量密度的方法和研究方法有所差异,不同研究获得的装机容量密度也各不相同(Harrison-Atlas et al.,2021)。本研究中,考虑到中国海外园区分布国家较多,我们参考全球尺度研究中的装机容量密度最大值(欧洲地区为19.8兆瓦/平方千米,欧洲以外地区为20.5 兆瓦/平方千米)(Enevoldsen&Jacobson,2021)和最小值(4兆瓦/平方千米)(Hoogwijk et al.,2004)进行估算。风电装机容量与风能年发电量不同,风能发电的装机容量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效功率的总和。本研究采用容量密度计算法估算风能发电装机容量:CZ=SZ 其中,CZ为风电装机容量(兆瓦);SZ为园区内可摆放风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同风机间距情景公式中的S0;为装机容量密度(兆瓦/平方千米)。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25第三章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国海外园区 本研究建立的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收录了中国159个海外园区,其中近一半分布在亚洲,另外一半分布在非洲和欧洲。在全部类型的海外园区中,多元综合型园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27本研究建立的数据库涵盖19922022年间成立且截至2022年处于在营状态的中国海外园区,共计159个,具体参见附件1。其中,位于亚洲的有71个(占比45%),位于欧洲的有39个(占比24%),位于非洲的有44个(占比27%),位于北美洲的有3个,位于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分别有1个。按照园区类型划分,多元综合型园区有59个,加工制造型园区有22个,资图 4|海外园区分布地图(截至2022年底)审图号:GS 京(2024)1827号园区分类多元综合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农业开发型园区加工制造型园区技术研发型园区专栏 3|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理政策一览截至目前,已有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和湖北省四省份的商务厅单独或者会同省财政厅制订了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理办法。2018年,山东省商务厅会同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 山东省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理办法(鲁商字2018205号)。2018年,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 浙江省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考核管理办法(浙商务联发201852号),明确了基本原则和考核要求。2021年,广东省商务厅首次出台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考核方案,即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广东省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考核的办法(粤商务规字20211号)。2021年,湖北省商务厅也印发了 湖北省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认定和考核办法(试行)(鄂商务发20212号)。来源:作者根据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和湖北省商务厅网站相关信息整理。源利用型园区有15个,农业开发型园区有44个,技术研发型园区有10个,商贸物流型园区有9个。这些园区中,多元综合型园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分别占比37%和28%,技术研发型园区和商贸物流型园区数量最少,分别占比6%和5%。从时间上看,绝大多数海外园区建设于2000年之后,63%的海外园区建设于2013年之后。28|WRI.ORG.CN专栏 4|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对于农业对外合作园区,2017年原农业部根据农业对外合作“两区”建设方案(农外发20163号)和农业部关于组织开展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试点的通知(农外发20164号)要求,进行了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的认定工作,共有10个境外园区被认定为首批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来源:作者根据农业农村部网站相关信息整理。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29第四章 中国海外园区光伏 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工业/商业园区屋顶光伏的年发电量约与欧盟2023年光伏发电量相当,预计工业/商业园区的屋顶光伏项目开发可以带动约5.52亿元的投资(潜在建成情境)。农业园区种植用地光伏项目的年发电量相当于欧盟2023年光伏发电量的1.78倍,预计农业园区的地面光伏项目开发可以带动约11.29亿元的投资(潜在建成情境)。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3186420KWh/m2天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成熟、技术完备、价格优势明显,同时,大部分中国海外园区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非常适合进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图5)。海外园区是光伏发电项目的重要应用场景,园区内存在大量的建筑物屋顶空间。在建筑物屋顶铺设光伏组件,不受地理位置的图 5|中国海外园区的全球分布与全球水平辐照度情况审图号:GS 京(2024)1827号园区分类多元综合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农业开发型园区加工制造型园区技术研发型园区专栏 5|越南Deep C工业园可再生能源项目位于越南北部港口城市海防的DeepC工业园区安装了 2.15 兆瓦的屋顶光伏。该项目于2016年开始由国际顾问进行可行性研究,2017年开始进行小型测试,2018年基于前12个月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运行效果分析,20192021年进行正式建设。该项目在正式建设过程中,又选取一个仓库屋顶进行试点,然后推广。该项目共有12家供应商进行投标,报价在490700 美元/千峰瓦之间,建设时间为6个月,第一年发电量预计为2360兆瓦时,年度运维成本约为系统价值的1.5%。屋顶光伏系统接入DeepC工业园区的内部电网,在不干扰其运营的情况下向园区的所有租户分配绿色电力。DeepC工业园区计划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目标包括120兆瓦的太阳能与风能,以及配置储能系统并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到2030年,力争实现可再生能源覆盖园区50%的电力需求。来源:作者根据Clean Energy Investment Accelerator(CEIA)提供的案例整理。限制,也无须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更能缓解电力供应不稳定对生产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电力成本,整体化提升园区的用能效益。农业园区也可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在种植用地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增加现有土地的利用率与单位用地产出。32|WRI.ORG.CN白俄罗斯,1.68%赞比亚,1.51%4.1 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 本部分计算包括了工业/商业园区与农业园区中的厂房部分。资源潜力情景下,工业/商业园区的年发电量约为2.91106吉瓦时,装机容量约为328.22吉瓦。潜在建成情景下,工业/商业园区的年发电量约为2.23105吉瓦时,装机容量约为147.7吉瓦,相当于欧盟2023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2.64倍(Statista,2024)。此情景下,工业/商业园区的光伏年发电量约与欧盟2023年光伏发电量相当(Ember Climate,2024),如果按中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投资成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2)估算,光伏项目开发可以带动约5.52亿元的投资。卫星影像情景下,工业/商业园区的年发电量约为3789.39吉瓦时,装机容量约为2.54吉瓦。按照现有卫星影像情景,工业/商业园区的年光伏发电量约为欧盟2023年光伏发电量的2%(Ember Climate,2024)。现有卫星影像情景下,按照国家划分,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发电量最大的国家依次为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图7)。图 6|工业/商业园区发电量评估(卫星影像情景)注:灰色为无数据或不适用(下同)审图号:GS 京(2024)1827号图 7|工业/商业园区光伏项目发电量评估(分国别)印度尼西亚,27.09%塔吉克斯坦,6.12%缅甸,3.00%冈比亚,2.96%沙特阿拉伯,1.97%阿联酋,0.93%莫桑比克,0.60%其他23个国家,4.44%马来西亚,0.62%俄罗斯,1.67%阿曼,0.78.32&.10%4.98%9.86%1.17%0.25%2.45%0.12%1.01%3.76%7.06%0.0001%3.03%3.31%0.84%0.66%柬埔寨,17.40%越南,17.38%尼日利亚,7.43%埃及,6.36%摩洛哥,3.79%泰国,1.93%埃塞俄比亚,8.61%比利时,0.01%吉布提,0.79%文莱,1.22%毛里求斯,1.26%老挝,1.76%匈牙利,1.77 0015001000500750175025012500GWh/年卫星影像情景潜在建成情景潜在建成情景下与卫星影像相同的国家其他国家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33按照园区类型来看,多元综合型园区的光伏发电潜力占比最大,为87.1%,该类型的园区数量多而且占地面积也较大;其次为加工制造型园区,占比7.6%;技术研发型园区占比最小,不足1%。若考虑潜在建成情景,按照国家划分,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发电量最大的国家依次为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图7)。按照园区分类来看,多元综合型园区的光伏潜力依旧占比最大,为41.4%,其次为加工制造型园区,占比26.4%(图8)。4.2 农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所有纳入考虑的38个农业园区种植用地的总面积为4533平方千米。资源潜力情景下,光伏年发电量可达6.20106吉瓦时,装机容量为770.54吉瓦。潜在建成情景下,光伏年发电量为3.72105吉瓦时,装机容量为271.96吉瓦,相当于欧盟2023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4.86倍(Statista,2024)。潜在建成情景下,农业园区种植用地的光伏年发电量相当于欧盟2023年光伏发电总量的1.78倍(Ember Climate,2024)。按中国地面光伏系统的投资成本(中国光图 9|农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潜在建成情景)审图号:GS 京(2024)1827号图 8|工业/商业园区光伏项目发电量评估(分类别)a.卫星影像情景下不同类别工业/商业 园区光伏项目发电量占比b.潜在建成情景下不同类别工业/商业 园区光伏发电量占比园区分类多元综合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农业开发型园区加工制造型园区技术研发型园区0.0%1.6%1.2%2.5.1%7.600400020001000500030000GWh/年0.5%2.9.1.7&.4A.44|WRI.ORG.CN国家地区乌兹别克斯坦东南亚北欧亚柬埔寨北非印度尼西亚东非莫桑比克南非塔吉克斯坦中亚北欧其他西非俄罗斯东欧苏丹南太平洋39.1C.1&.4%.9%2.6%6.0%1.4%5.9%4.5%4.5.1.9%3.9%6.5%伏行业协会,2022)估算,农业园区的地面光伏项目开发可以带动约11.29亿元的投资。按照国家划分,农业园区的农业种植用地部分光伏可发电量占比最大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其中俄罗斯最高,占比为39.1%(图10)。位于俄罗斯的农业园区的农业用地面积非常大,在所有园区中占约50%,因此在光伏潜力方面也占据了主要地位。按照区域划分,东南亚地区农业园区光伏可发电量占比最大,其次为东欧地区、北欧亚地区(图11)。需要说明的是,实际情况中,布设光伏板的面积比例取决于每个园区的产业布局、布设光伏板的经济潜力和技术可达性等因素。图 10|农业园区光伏项目发电量评估(分国别)图 11|农业园区光伏项目发电量评估(分区域)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35第五章 中国海外园区风电 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中国海外园区风电装机容量为22.74116.48吉瓦,相当于欧盟2023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的1.4-7.19倍,预计中国海外园区风电项目可带动3.83亿元的投资。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37中亚,6.8%南太平洋,0.00%拉丁美洲,0.13%中欧,1.18%北欧,2.16%西欧,2.35%北美,3.83%南亚,4.72%西亚,16.62%东非,21.09%西非,47.92%北非,6.3%南非,11.2%东南亚,13.4%北欧亚,50.7%随着风能技术日趋发展进步,风能发电成本逐渐降低,展示出巨大的投资潜力。目前,中国海外园区的分布区域中,一些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为园区开发利用风能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在最小风机间距情景下,中国海外园区的风能年发电量为4.63x104吉瓦时;在最大风机间距情景下,中国海外园区的风能年发电量为1.12105吉瓦时。中国海外园区风电装机容量为22.74116.48吉瓦(图14),相当于欧盟2023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的1.4-7.19倍(Windeurope,2024)。按照国家划分,风能年发电量较大的园区所在国家依次为俄罗斯、莫桑比克、柬埔寨(图12)。按照地区划分,地处北欧亚的中国海外园区的风能年发电量占比最大,两种情景下占比分别为50.7%和49.6%,其次为东南亚(13.4%)和非洲南部(11.2%)(图13)。按园区类型划分,农业开发型园区的风能年发电量最大,其次是技术研发型园区和多元综合型园区(表4)。基于评估结果,按中国陆上风电的投资成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2),预计中国海外园区风电项目可带来3.83亿元的投资。乌兹别克斯坦莫桑比克乌克兰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其他白俄罗斯埃塞俄比亚苏丹俄罗斯赞比亚柬埔寨50.7I.6%4.0%3.9%1.1%1.3%3.0%3.0%7.8%7.6%8.6%8.4%5.6%5.5%1.9%1.9%7.3%9.0%2.5%2.6%5.5%5.3%2.0%1.9%图 12|海外园区风电项目发电量评估(分国别)图 13|海外园区风电项目发电量评估(分区域)a.最小风机间距情景b.最大风机间距情景其他,7.6%东欧,4.08|WRI.ORG.CN东南亚,38.9%中欧,0.1%北美,0.1%南亚,0.1%西亚,0.7%东非,1.4%东欧,1.5%北非,2.7%南非,5.1%西非,6.0%中亚,8.7%北欧亚,34.6%图 14|海外园区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评估(分区域)表 4|不同类型园区的年风能发电量评估园区类型最小风机间距情景(GWh)最大风机间距情景(GWh)多元综合型园区多元综合型园区1.011040.47104商贸物流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0.0241040.017104农业开发型园区农业开发型园区9.431043.81104加工制造型园区加工制造型园区0.361040.16104技术研发型园区技术研发型园区0.0521040.033104资源利用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0.321040.14104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39图 15|海外园区风电开发技术潜力a.风电装机容量(最小风机间距情景)b.风电装机容量(最大风机间距情景)4.04.03.03.02.02.01.01.01.51.50.50.53.53.52.52.500GWGW40|WRI.ORG.CN图 15|海外园区风电开发技术潜力(续)c.风电年发电量(最小风机间距情景)d.风电年发电量(最大风机间距情景)2000020000150001500010000100005000500075007500250025001750017500125001250000GWGW审图号:GS 京(2024)1827号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41第六章 结论 要释放并转化蕴藏在海外园区之中的巨大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就必须客服“缺标准指引”、“缺动力”、“缺资金”等典型障碍。可再生能源项目从规划、建设、招商到运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政策制定者、商业投资者、园区运营者、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协作。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43中国海外园区主要分布在亚非欧,多元综合型园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根据本研究建立的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截至2022年,处于运营状态的中国海外园区共计159个。其中,位于亚洲的有71个(占比45%),位于欧洲的有39个(占比24%),位于非洲的有44个(占比27%),位于北美洲的有3个,位于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分别有1个。按照园区类型划分,多元综合型园区有59个,加工制造型园区有22个,资源利用型园区有15个,农业开发型园区有44个,技术研发型园区有10个,商贸物流型园区有9个。这些园区中,多元综合型园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分别占比37%和28%,技术研发型园区和商贸物流型园区数量最少,分别占比6%和5%。从时间上看,绝大多数海外园区建设于2000年之后,63%的海外园区建设于2013年之后。在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具备技术潜力与投资潜力用地困境一直是制约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一大难题,在非竞争性用途土地利用方面,园区可以作为有效的优化利用场景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系统开发。对于地处风光资源潜力丰富地区的海外园区来说,开发屋顶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不仅蕴含巨大的技术开发潜力,而且也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减排效益,从而体现出具有竞争性的投资潜力。在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规模可达约20.64亿元,相当于2022年中国在埃及直接投资额的1.24倍(商务部,2024)。潜在建成情景下,工业/商业园区的光伏年发电量约与欧盟2023年光伏发电量相当,开发该类项目可以带动约5.52亿元的投资。农业园区种植用地的光伏年发电量相当于欧盟2023年光伏发电量的1.78倍,开发该类项目可以带动约11.29亿元的投资。开发中国海外园区的风电项目可带动约3.83亿元的投资。中国海外园区分散在不同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技术潜力也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光伏方面,现有卫星影像情景下,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开发潜力最大的国家是位于东南亚的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以及位于中东地区的阿联酋。若考虑资源潜力情景或者潜在建成情景,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开发潜力最大的国家为东南亚的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的尼日利亚。农业园区光伏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为东南亚地区,其次为北欧亚和中亚地区。风能方面,地处北欧亚地区的中国海外园区的风电开发潜力最大,其次为东南亚和非洲地区。不同类型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技术潜力也体现出差异性。多元综合型园区的光伏开发潜力最大,其次为加工制造型园区,而技术研发型园区的光伏开发潜力最小。农业开发型园区的风电开发潜力最大,其次是技术研发型园区和多元综合型园区。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减排效应,有力彰显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除了在海外园区开发屋顶光伏系统、地面光伏系统以及风力发电系统将带来的直接投资外,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规模化将带来巨大的减排效应。这既有助于东道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别目标,同时,考虑到中国在全球经贸合作与国际投资中的重要地位,此举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积极推进国内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为境外区域减排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中国海外园区布局可再生能源项目有助于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到2050年,如果潜在建成情景下海外园区的光伏与风电潜力得到全面开发,将为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贡献约2%的份额,如果将这一全面开发进程提前到2030年之前完成,该贡献率将大幅提升至近5%(IEA,2023)。多方合作推进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的释放与转化中国海外园区建设秉承“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国际规则、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然而,除了少数基于双多边国际发展合作机制而试点开发的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之外,至今依然鲜见由园区开发者主导进行的光伏、风电等项目实践。要释放并转化蕴藏在海外园区之中的巨大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就必须克服“缺标准指引”、“缺动力”、“缺资金”等典型障碍。可再生能源项目从规划、建设、招商到运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政策制定者、商业投资者、园区运营者、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协作。对于政策制定者 着力引导,细化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政策信号发挥作用的导向与路径。有必要明确认识到,海外园区不仅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海外发展的关键平台,更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做出贡献的重要载体。这不仅体现在海外园区作为清洁能源技术的海外应用市场,能够快速将中国成熟的技术与产业推向全球,同时也有助于反哺国内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海外园区的减排效应可以助力所在国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彰显中国在境外减排方面的积极贡献。44|WRI.ORG.CN 在“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以及国家和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园考核管理办法等国家与地方层面的政策框架基础上,细化绿色海外园区的指南、指引等政策,引导各海外园区通过科学制定低碳规划、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进行减排效应的量化核算等方式,更好地提升与践行低碳发展的理念。通过搭建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标准化委员会等平台,统筹协调关于海外园区投资、开发、建设、运维等方面的低碳指标与标准,如发布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等官方标准。同时,分享国内产业园区与低碳园区的实践经验,结合低碳领域的国际先进标准,为海外园区的标准化低碳实践提供统一、清晰、科学、具体的指导。创新海外园区低碳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长期且可预期的激励政策。海外园区从立项到建设再到运营的时间跨度是以年为单位的,需要制定针对低碳发展的长期且可预期的激励政策。现有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海外园区考核评价方法基本是围绕建设与经济指标展开的,缺乏对具体低碳指标的考察。这一方面的创新范例是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境外经贸合作区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办法将绿色发展作为海外园区考评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撬动现有双/多边国际合作机制,支持低碳园区试点建设,以公共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的前期成本,鼓励头部海外园区低碳化实践先试先行,打造标杆并形成可复制的模式。例如,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框架下的低碳示范区建设就是有益尝试。对于商业投资者和园区运营者 充分了解海外园区所在国的低碳政策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例如,埃及的2035年综合可持续能源战略提出,计划到2035年,埃及42%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同时结合当地的工商业电价政策与能源供应情况,参考国际优良实践与标准,制定包括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在内的园区供电计划、能源系统协同规划、低碳专项规划,或定期更新园区已有综合性发展规划中的绿色低碳章节。大部分海外园区位于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且靠近光伏组件等可再生能源产品终端市场的区域,应充分结合市场条件与自身可再生能源潜力条件,探索融合海外园区建园企业、入园企业与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企业等各方的可持续性商业合作与盈利模式(如全部自用、部分自用部分上网、全部上网等方式)。例如,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入园企业巨石公司就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启动了7兆瓦屋顶太阳能发电项目,为企业生产供电。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柴油或自备燃煤电厂等海外园区较常用的化石能源用能方案,实现能源转型,同时积极通过国际与区域性的碳市场机制(如欧盟碳市场、自愿性碳市场机制)实现减排收益,有效回收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与投资的初期成本。依托重点区域的中国海外园区,布局可再生能源国际产能投资合作项目。海外园区既是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应用场景,同时也可作为可再生能源国际产能投资合作的关键布局结点。例如,针对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国内可再生能源行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可优先考虑将项目设在非洲、中东或中东欧的海外园区。对于金融机构 有必要了解海外园区这一具有聚集与规模效应的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形式的重要意义。考虑到海外园区低碳化发展的现阶段特征,可借鉴国内气候投融资试点的有益经验,选取位于重点区域的园区建设低碳项目示范区(如小规模的园区屋顶光伏项目),并为其提供投融资支持。基于本研究的评估结果建立一套海外园区低碳投融资目标项目库,设置优先选择的园区类型、所在区域与可再生能源项目适配度等指标,为筛选、支持海外园区低碳项目奠定基础。考虑到金融机构对项目营利性、投资回报周期、减排收益、环境与社会效益等指标与投资目标有差异性诉求(如中非发展基金对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的投资体现其“提升非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投资目标),可尝试探索发展混合融资模式,引入私人部门资金以扩充项目融资规模,并通过合作和政策支持为园区的低碳项目提供必要的投前援助和能力建设。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45第七章 讨论 本报告重点关注中国海外园区作为整体,在其中开发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的技术潜力视角,因此主要聚焦中观层面的研究维度,同时一定程度的放宽了评估精度,尚未纳入对具体用电需求的考察角度。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47中观层面的研究维度不同于既往研究和针对全球、区域或国别尺度从宏观角度开展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亦不同于针对具体光伏或风电项目的微观案例研究,本研究关注的主体是中国在境外的产业园区,通观在这一类主体中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预期技术开发潜力,其评估方法与颗粒度会有所区别。研究过程中,根据特定条件,有的指标采用了自上而下的评估方法,有的指标采用了自下而上的计算方法。由于发电量与装机容量的估算方法不同,不能简单将光伏/风电开发技术潜力评估结果中的二者直接进行横向比较。在园区相关数据完备的基础上,可在后续的研究中开展针对具体园区的光伏/风电发电量与装机容量对比研究。另外,本报告评估范围聚焦于技术潜力的部分,由于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的营利性与所在国的电价政策及电力监管制度密切相关,因此,本报告未对项目的经济潜力进行考察,建议后续研究中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园区,开展基于案例分析的经济潜力评估。一定程度放宽评估精度本研究建立的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应用了基于网络的信息搜索方法,存在某些园区的数据和信息不够精准的问题。在研究中,我们通过人工交叉检验和将园区进行分类等方法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园区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针对园区边界数据缺失的情况,我们采用人工图像识别过程进行区别。其次,本研究对风光的潜力部分是分别评估的,尚未考虑风光互补项目可行性的情况,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在光伏开发技术潜力评估部分,我们未考虑不同海外园区的厂房屋顶存在倾角的可能,而是假定全部园区都采用平顶厂房;在农业园区的光伏开发技术潜力评估方面,由于不在本文的研究范畴之内,我们尚未探究不同的农作物在该种情景下的产出情况。在风电开发技术潜力评估部分,我们未考虑影响风电项目安装的园区面积分散化的问题,并简化了风机布排列数,未纳入尾流效应的影响估算。关于这些问题,可以在未来的具体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案例分析中基于完备的实地数据信息进行细化研究。具体用电需求尚待考察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是从供给端的视角分析现有技术条件下该类项目的开发空间,在实践中,园区是否有相应的用电负荷也是关键的投资考量因素。用电负荷低于发电量的情况下,需要匹配该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商业模式,即园区运营企业、入园企业,以及可再生能源项目业主方等多主体采用何种合作方式,同时要考虑采用自发自用后的余电上网还是用于其他用途。这些具体问题较适合具体园区的案例分析,有待未来在后续研究中重点考察。48|WRI.ORG.CN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49附件附件 1本研究涉及的159个海外园区基本情况附表 1|159个海外园区基本情况序号境外经贸合作区名称园区分析等级园区所属类别1 1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2 2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园Tier1商贸物流型园区3 3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广西印尼沃诺吉利经贸合作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4 4吉布提国际自贸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5 5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6 6华坚埃塞俄比亚轻工业城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7 7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8 8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9 9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中尼经贸合作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1010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丹吉尔科技城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11 11文莱大摩拉岛境外经贸合作区Tier1资源利用型园区12 12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1313柬埔寨贡布工业经济特区/福隆盛中柬工业园/贡布中-柬(泰文隆)工业经济特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1414毛里求斯晋非经贸合作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1515泰中罗勇工业园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1616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50|WRI.ORG.CN序号境外经贸合作区名称园区分析等级园区所属类别17 17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1818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卢萨卡园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1919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谦比希园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2020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Tier1加工制造型园区21 21越南铃中加工出口区和工业区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2222越南龙江工业园Tier1多元综合型园区2323乌兹别克斯坦农林科技农业产业园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2424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Tier2加工制造型园区2525中国(广东)-乌干达国际产能合作工业园Tier2资源利用型园区2626中国-乌干达农业合作产业园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2727中俄(滨海边疆区)农业产业合作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2828俄罗斯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2929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Tier2加工制造型园区3030俄罗斯龙跃林业经贸合作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3131冈比亚(湖北)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3232海信南非开普敦亚特兰蒂斯工业园区Tier2加工制造型园区3333中国印度尼西亚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3434中国印尼综合产业园区青山园区Tier2资源利用型园区3535印尼OBI产业园Tier2资源利用型园区3636印尼纬达贝工业园Tier2多元综合型园区3737吉尔吉斯斯坦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3838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综合服务合作区Tier2商贸物流型园区附表 1|159个海外园区基本情况(续)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51序号境外经贸合作区名称园区分析等级园区所属类别3939江苏-新阳嘎农工贸现代产业园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4040塔吉克斯坦-中国农业合作示范园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4141塞尔维亚贝尔麦克商贸物流园Tier2商贸物流型园区4242墨西哥北美华富山工业园Tier2多元综合型园区4343安哥拉奥德工业园Tier2多元综合型园区4444尼日利亚一带一路产业园Tier2多元综合型园区4545尼日利亚大众工业园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4646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Tier2加工制造型园区4747捷克(浙江)经贸合作区Tier2多元综合型园区4848斐济-中国渔业综合产业园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4949中柬国际农业合作示范园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5050华新(柬埔寨)建材产业园Tier2资源利用型园区5151华立柬埔寨农业园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5252柬埔寨-中国热带生态农业合作示范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5353柬埔寨桔井省经济特区Tier2多元综合型园区5454中国-比利时科技园Tier2技术研发型园区5555TCL波兰经贸合作区Tier2多元综合型园区5656广垦泰华天然橡胶加工产业经贸合作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5757缅甸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工业园区Tier2加工制造型园区5858杭州硅谷协同创新中心(钱塘中心)Tier2技术研发型园区5959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工业园区Tier2资源利用型园区6060老挝-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6161苏丹-中国农业合作开发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6262莫桑比克-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6363莫桑比克联禾境外经贸合作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6464贝宁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中心Tier2多元综合型园区6565赞比亚农产品加工合作园区Tier2农业开发型园区6666越南百隆东方越南宁波园中园Tier2加工制造型园区6767迪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Tier2商贸物流型园区6868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岛农工贸经济合作区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6969俄罗斯泰源农业与牧业产业园区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7070柬中综合投资开发试验区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附表 1|159个海外园区基本情况(续)52|WRI.ORG.CN序号境外经贸合作区名称园区分析等级园区所属类别71 71东宁华洋境外绿色农业合作园区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7272莫桑比克万宝产业园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7373黑河北丰中俄阿穆尔农业(畜牧)产业园区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7474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7575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Tier3资源利用型园区7676罕王-富域产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7777老挝云橡产业园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7878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Tier3技术研发型园区7979老中甘蒙钾盐综合开发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8080中非先锋自贸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8181中乌泛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8282中国沙特(吉赞)产业园Tier3资源利用型园区8383柬埔寨恒睿现代农业产业园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8484埃塞中交工业园区(中交埃塞ARERTI工业园)中交阿瑞提工业园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8585江西(马来西亚)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8686印尼德龙工业园Tier3资源利用型园区8787老挝磨丁经济开发专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8888埃塞俄比亚阿达玛工业园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8989中塔(河南)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区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9090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Dire Dawa)工业园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9191阿联酋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9292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9393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9494缅甸皎漂特区工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9595莫桑比克贝拉经贸合作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9696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诚林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区Tier3商贸物流型园区9797俄罗斯北极星林业经贸合作区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9898肯尼亚珠江经济特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9999华夏幸福印尼卡拉旺产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00100印尼吉打邦智能家居产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01101哈萨克斯坦汽车工业产业园(哈萨克斯坦KAZ产业园)Tier3技术研发型园区102102中国江铃经济贸易合作区Tier3资源利用型园区附表 1|159个海外园区基本情况(续)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53序号境外经贸合作区名称园区分析等级园区所属类别103103格鲁吉亚华凌国际经济特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04104中法经济贸易合作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05105乌干达辽沈工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06106柬埔寨齐鲁经济特区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107107巴基斯坦开普省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08108库塔伊西华凌自由工业园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09109泰国湖南工业园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110110埃塞俄比亚-湖南工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11111尼日利亚宁波工业园区Tier3资源利用型园区112112塞尔维亚中国工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13113中国埃及曼凯纺织产业园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114114埃塞俄比亚阿瓦萨工业园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115115巴基斯坦瓜达尔自由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16116赞比亚中阳生态农业产业园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117117埃塞俄比亚克林图工业园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118118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19119中乌姆巴莱工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20120北欧湖南农业产业园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121121柬埔寨山东桑莎(柴桢)经济特区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122122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经济贸易合作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23123中俄伊曼木材加工经贸工业园区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124124阿拉布加哈尔滨工业园区Tier3技术研发型园区125125阿治曼中国城(阿治曼中东商贸物流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26126俄罗斯滨海华宇经济贸易合作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27127中毛(宏东)海洋经济合作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28128奇瑞巴西工业园区(奇瑞汽车产业园)Tier3技术研发型园区129129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宏达物流工业园区Tier3商贸物流型园区130130俄罗斯耐力木材园区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131131塔吉克斯坦中塔工业园区Tier3资源利用型园区132132越南北江省云中工业园区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133133特变电工(印度)绿色能源产业园Tier3资源利用型园区134134中国阿联酋(迪拜)食品工业园Tier3多元综合型园区附表 1|159个海外园区基本情况(续)54|WRI.ORG.CN序号境外经贸合作区名称园区分析等级园区所属类别135135中非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工业区Tier3农业开发型园区136136圣力(越南)特钢有限公司园区Tier3资源利用型园区137137美的科技园Tier3技术研发型园区138138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创新工业园Tier3技术研发型园区139139阿联酋中阿(富吉拉)商贸物流园区Tier3商贸物流型园区140140非洲(乌干达)山东工业园Tier3加工制造型园区141141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纺织园区Tier4加工制造型园区142142中俄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区Tier4农业开发型园区143143俄罗斯下列宁斯科耶木材加工园区Tier4农业开发型园区144144俄罗斯巴什科沃木材加工园区Tier4农业开发型园区145145俄罗斯格城新北方木材加工园区Tier4农业开发型园区146146俄罗斯阿穆尔州别列佐夫卡石化建材加工园区Tier4资源利用型园区147147俄罗斯阿穆尔综合园区Tier4多元综合型园区148148绥芬河跃进工业园Tier4技术研发型园区149149鹏瑞境外林业采伐加工区Tier4农业开发型园区150150中民投印尼产业园Tier4多元综合型园区151151中哈金土地高科技产业园区Tier4技术研发型园区152152塞拉利昂国基工贸园区Tier4多元综合型园区153153越美尼日利亚纺织工业园Tier4加工制造型园区154154巴基斯坦工银-如意纺织服装工业园Tier4加工制造型园区155155汉班托塔临港产业园Tier4多元综合型园区156156华岳柬埔寨绿色农业产业园Tier4农业开发型园区157157沙特(吉达)中国城Tier4商贸物流型园区158158波兰(罗兹)中欧国际物流产业合作园Tier4商贸物流型园区159159罗马尼亚麦道工业园区Tier4加工制造型园区160160中欧物流产业园(林堡)Tier4多元综合型园区附表 1|159个海外园区基本情况(续)注: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一区两园,记为1个园区,因此园区实际数量为159。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55附件 2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园区基本信息园区基本信息包括园区名称、园区所在大洲、园区所在国家、园区所在国家发展水平、境内实施企业名称、企业性质、建设起始年份。园区类型海外园区的类型包括以轻工、纺织、建材、金属等加工制造和综合利用为主的加工制造型园区,以矿产、森林、油气等资源开发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主的资源利用型园区,以谷物、经济作物、畜产品等的种植、养殖、开发、加工、收购、仓储等主导的农业开发型园区,以商品展示、运输、物流、仓储、商品集散、配送、信息处理、流通加工为主导的商贸物流型园区,以轨道交通、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船舶海洋工程等为主的技术研发型园区,以及以多元、综合为发展方向的多元综合型园区。在统计时,我们根据该园区的主要业务方向确定园区类型。园区级别通过商务部确认考核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被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园区;通过省级商务部门(单独或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对应考核的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园区,目前涉及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和广东省四个省份;不在国家级确认考核或认定名单内,也未通过省级相关考核的园区被认定为其他园区。若某园区通过了国家级考核,则默认通过了省级考核,被认定为国家级园区。园区级别信息来源于国务院、商务部、各省份商务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在本研究建立的数据库中,共有国家级园区29个,省级园区31个,其他园区101个。其中,吉尔吉斯斯坦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既属于商务部认定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也属于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园区投资金额与规划面积园区投资金额为总规划投资金额(若有多期投资);规划面积为总规划面积(若为多期建设),包括工业园区部分和农业种植用地部分。信息来源包括商务部有关统计资料、各园区官方网站、“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境外产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商务部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地方政府发布的对外合作发展报告、权威媒体报道等。若无法搜索到可靠数据,则该项空缺。园区分析等级根据研究需要和信息完整程度,我们将159个海外园区分为4个分析等级:Tier1、Tier2、Tier3和Tier4。其中,Tier1园区共有22个,它们是发展较好的龙头园区,包括最新通过考核的11个国家级园区,以及其他11个(包括4个省级园区和7个其他园区)曾被列为国家级,或经国家领导人倡议成立或访问的综合产业园区/工业园区(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一区两园,记为1个园区)。Tier2 园区为除Tier1园区以外的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共45个。Tier3园区为除了Tier1、Tier2园区以外,公开数据信息可以支撑进一步研究分析的园区,共73个。除Tier1、Tier2、Tier3园区之外的其余园区归为Tier4园区,共20个,尽管这些园区的建立与投资情况有公开记录,但投资金额等重要信息暂缺。园区位置信息园区位置信息通过基于互联网地图的数据爬取获得,并辅以两轮交叉人工复核。首先,在互联网地图获取对应的经纬度坐标。考虑到园区英文名称与所在国当地语言译名的差异,以及园区位置在互联网地图上的误标,我们对搜索结果进行了两轮交叉的人工核实与复核,复核内容包括国别和区域吻合性、土地利用类型准确性。其次,对于有错误的位置信息,尝试采用不同的译名再次搜索和复核。若仍然无法得到合理的位置信息,则检查园区网站及上述官方信息中是否提及园区地址。若提及具体地址,则采用该地址的位置;若描述了大体位置,则根据描述人工在互联网地图上估计其位置。经过上述过程仍无法明确地理位置的园区,其数据库中的位置信息一栏标注为“未知”。本数据库中采用估计坐标的园区共有31个,未知坐标的园区共有4个。需要指出的是,共有6个海外园区涉及一区多园。其中,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分设卢萨卡园区和谦比希园区,信息较为完善,故分别列出,对于其余园区,则选择其中一个主要园区的地理位置作为该园区的位置信息,标注在数据库中。56|WRI.ORG.CN附件 3园区的屋顶面积数据采集方法Tier1园区的屋顶面积数据采集方法操作时,首先将园区的位置信息导入GEE,确定园区位置后,在Google Map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层上绘制多边形,标记园区范围内屋顶,然后调用GEE内的面积函数,计算每个屋顶面积,并汇总得出每个园区的屋顶总面积,具体步骤如附图1所示。MBF屋顶选取工具开发方法与应用步骤MBF是一个全球范围内开放的建筑足迹数据集,由微软根据开放数据共享组织的开放数据库许可证(ODbL)授权。本研究为了快速获取海外园区内的屋顶面积结果,结合MBF数据集建立了一个基于GEE的交互式屋顶选取工具,只需知道园区的位置信息,就可以根据园区位置勾勒园区范围,并提取园区内屋顶数据,进而计算每个园区的屋顶总面积,相比于Tier1 园区的人工逐个选取,基于该屋顶选取工具可以快速选取Tier2园区和Tier3园区的屋顶,且数据质量可以和人工相媲美。为了评估屋顶选取工具数据源的数据质量,本研究对Tier1园区的数据进行对比。Tier1园区共有22个,去除了屋顶选取工具中缺失数据的4个园区,本研究对比了其他18个园区由人工标注的屋顶面积和采用屋顶选取工具标注的屋顶面积,结果如附图2所示。附图 1|Google Earth Engine(GEE)的交互式人工标注流程附图 2|基于人工标注和屋顶选取工具标注的屋顶面积 将园区位置信息导入google earth engine 在地图上确定房顶并打开绘制多边形工具进行绘制 绘制园区内所有房顶的边界 调用GEE函数计算面积 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园区范围人工标注453200241351面积(km2)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57其平均相对误差为 7.502%。平均相对误差公式为:MRE=100%n1 xtrue,i-xpred,ixtrue,i其中,MRE为平均相对误差,x_(true,i)为第 i 个样本的人工标注值,x_(pred,i)为第 i 个样本基于MBF屋顶选取工具的标注值,n为样本数量,表示求和,|表示取绝对值。MBF工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进入屋顶选取工具页面,在左下角输入园区序列号,并点击“Go to Location”,如附图3所示。附图 3|进入屋顶选取工具页面并输入园区序列号附图 6|计算结束并展示园区的基本信息附图 7|一个园区统计结束后,进入对下一个园区的统计附图 4|打开交互式绘制多边形工具对园区范围进行勾勒附图 5|勾勒结束后点击中间的“Calculate”2.跳转到园区位置后,在左上角打开交互式绘制多边形工具对园区范围进行勾勒,如附图4所示。3.勾勒结束后点击中间的“Calculate”,如附图5所示。4.计算结束,地图上会展示出勾勒园区内所有屋顶的边界数据,右下角会展示园区的基本信息,包括所绘制园区范围的几何中心、园区的中文名称、勾勒的园区范围,以及园区内屋顶的总面积,如附图6所示。5.在一个园区统计结束后,需要点击“Clear_building”清理上一个园区统计的面积,然后点击“Clear_polygon”清理上一个园区的边界信息(附图7),然后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新园区的屋顶面积选取和统计。58|WRI.ORG.CN附件 4太阳辐射量评估简述园区基本信息太阳辐射量(或资源潜能)是评估光伏系统产生电能的重要初始因素,与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常以单位面积的瞬时功率(千瓦/平方米)表示。在涉及光伏系统设计时,辐射数据通常表示为单位面积每年接收的能量(千瓦时/平方米)。太阳辐射量的三种表示方式见附表2。既有研究常采用上述参数估算某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其中,大量研究采用GHI参数进行估计,例如,欧盟各国(ri et al.,2007)、挪威(Yordanov et al.,2015)、南非(Gericke&Luwes,2019)、美国加利福尼亚州(Yang et al.,2014)、美国得克萨斯州(Xia et al.,2018)的太阳能潜力估算均采用GHI参数。此外,也有少量研究同时采用了GHI参数和DNI参数,更为全面地展示太阳辐射潜力。例如,有研究通过进一步筛选GHI和DNI两个参数值,计算印度的集中式光伏发电潜力(Mahtta et al.,2014)。本研究选择更常用的GHI参数估算太阳辐射量。获得太阳辐射量数据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查询记录法与模型计算法。在设施完善的地区,太阳辐射量数据记录的时间可超过20年,因此可直接采用查询记录法了解太阳辐射量。这种方法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该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弱程度,缺点是对历史记录的数据要求较高,且适用范围受限,不适合应用在更大地理范围的估算研究中。在更多地区,太阳辐射量数据大多通过辐射模型和气温模型计算获得。例如,美国国家太阳辐射数据库(NSRDB)用快速全天辐射模型(Fast All-sky Radiation Model for Solar Applications,FARMS)计算GHI参数。ArcGIS 的太阳辐射分析模型也常用于估算研究某地区的太阳辐射,该模型考虑了大气影响、场地纬度和海拔、陡度和指南针方向、太阳角度的每日和季节变化,以及周围地形投射阴影的影响,同时允许修改大气透射率。世界银行推荐的Global Solar Atlas 光伏系统估算平台也可用于分析光伏潜力。该平台依托Solargis太阳能数据库,具备高达250米的空间分辨率,适用于北纬60 到南纬55 的区域。考虑到该数据库可以涵盖海外园区数据库中全部园区的地理位置,本研究采用Global Solar Atlas 光伏系统平台获得海外园区所在地的太阳辐射量数据。附表 2|太阳辐射量的三种表示方式名称释义参照表面水平面总辐射量水平面总辐射量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tion(GHI)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tion(GHI)与地面水平的表面从上方接收的短波辐射总量与地面水平的表面直达日射量直达日射量Direct Normal Irradiation(DNI)Direct Normal Irradiation(DNI)太阳以当前位置的法线方向射入的辐射量垂直于太阳的表面扩散日射量扩散日射量Diffuse Horizontal Irradiance(DHI)Diffuse Horizontal Irradiance(DHI)经大气中的分子和粒子散射后的辐射量与地面水平的表面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59附件 5风能资源潜力评估简述风能资源潜力评估是进行风能资源开发规划最为关键的一步,其结果对相关机构制定风电发展规划以及评估风电场运行效益至关重要。在进行风能资源潜力评估时,风速和风向是两个重要的参数。风速(或空气流通速度)是指空气相对于地球某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单位为米/秒。影响风速的主要因素分为气象因素和地形因素。一般来说,风速越大,风力等级越高,风能资源潜力越大。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方位表示。通常用风向频率表示某个方向的风出现的频率,它是指一年(月)内某方向风出现的次数占各方向风出现的总次数的百分比。由于风向一般用方位表示,具有不能量化的特征,故现有关于量化风能资源潜力评估的研究中没有将风向考虑在内,仅采取风速的数据。同时,本报告研究对象为百余个中国海外园区,要获取每个园区的风向数据难度较大。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们在本报告中仅使用风速数据量化评估风能潜力。目前研究中,获取风速数据的方法主要有四种(附表2)。如果研究对象的地理尺度小且检测设施较为完善,可直接利用现场测定法获取风速等资源侧数据(Bauelos-Ruedas et al.,2010)。这种方法可较为真实、准确地获取研究对象的实时风速数据,但也具有一些弊端,如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同时非特定高度的数据不可直接获取,要通过风切变指数进行测算。如果研究对象的地理尺度较大,风能风速数据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检验法(Ongaki et al.,2021)、气象与卫星数据结合法(Wei et al.,2019)、风能数据库引用法(Feng et al.,2020;Siyal et al.,2015;Mentis et al.,2015;Bandoc et al.,2018)等方法获取。附表 2|太阳辐射量的三种表示方式名称简述特点现场测定法 现场测定法(Bauelos-Ruedas et(Bauelos-Ruedas et al.,2010)al.,2010)通过测量站现场收集风速等资源侧数据优势:可较为真实、准确地获取研究对象的实时风速数据劣势: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测量站仅能测定某一特定高度的数据,获取其他高度的数据需通过风切变指数进行推算实验数据检验法 实验数据检验法 (Ongaki et al.,2021Ongaki et al.,2021)从气象部门获得长期数据后,用实验数据检验长期数据是否真实且准确地反映该地点的风速轮廓线,并用于短期特征的确定优势:实验数据核实过的长期数据能够真实且较为准确地反映该地点的风速轮廓线劣势:获取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数据不准确气象与卫星数据结合法 气象与卫星数据结合法(Wei et al.,2019Wei et al.,2019)利用气象站观测的风速等气象数据,结合通过卫星获取的矢量风数据,在经过卫星风能数据可用性验证与数据校正后,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风速数据集优势:卫星数据弥补 了气象数据成本高和经常出现缺失或无效数据的缺点,同时气象数据也可以核实卫星数据的可用性;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将大大提高风速数据的精度劣势:该方法仅适用于小尺度的研究,同时对卫星数据要求较高风能数据库引用法*风能数据库引用法*(Feng et al.,2020;Feng et al.,2020;Siyal et al.,2015;Siyal et al.,2015;Mentis et al.,2015;Mentis et al.,2015;Bandoc et al.,2018Bandoc et al.,2018)在数据库中搜索目标区域,直接引用风能数据库中的风速数据优势:便于批量进行风速数据的引用与比较劣势:数据的可访问性是风力潜力评估和建模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有些影响因素只能取理想值,或者很多数据难以获取,无法进行进一步分析*常用数据库有Global Wind Atlas、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Vortex、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和WindFinder等。60|WRI.ORG.CN考虑到海外园区分布广泛,需要大量风速数据以支撑研究,在比较上述方法后,我们选择风能数据库引用法,借助Global Wind Atlas 风能潜力评估平台获取风速数据。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该平台具有高达250米的空间分辨率且考虑到局部地形和粗糙度对风能的影响,能更好地呈现典型和极端气候,以及提高风速仿真准确度;二是该平台风速数据覆盖全球陆地,包括了本报告所有的研究对象,即中国海外园区,基本可以满足本研究的颗粒度需求。风能功率密度(WPD)风能功率密度指风力涡轮每平方米扫除面积的年平均可用功率,与空气密度和风速有关,表示为:WPDt=U3其中,WPDt为时间t内的每一扫除面积的风能功率密度(瓦/平方米);为空气密度(千克/立方米);U为每个网格点的风速(米/秒)。风速是一个随机性很大的参数,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观测才能了解它的平均状况。因此,需要将上述风能功率密度公式对时间积分,才能获得一段时间内某一面积的平均风能功率密度,计算公式如下:WRD=21 U3=21 U3f(U)dU0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如下公式简化计算风能功率密度(Mentis et al,2015):WPD 0.955U 3 其中,为空气密度(定值),一般取1.225千克/立方米;U为风机轮毂高度处年平均风速(米/秒)。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61名词解释技术潜力某项技术在理想情况下能够实现的最大能源生产能力。除了系统性能之外,还包括了地形条件、环境因素和土地使用限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NREL,n.d.)。投资潜力形容某一项目或技术在未来能够带来的经济回报和增长空间。它不仅评估当前的市场需求和资源可用性,还考察了长期的市场趋势、技术发展前景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研究和分析对于确定和衡量最能影响投资是否带来成果,对商业投资者至关重要(ForrestBrown,n.d.)。发电量发电机组在特定时间内产生的电量(EIA,n.d.),本文关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实际利用和转化的电量,这受可获取的自然资源,技术效率、环境因素以及设备运行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装机容量发电机组可产生的最大电量(SMARD,n.d.),这一指标反映了系统在最佳运行状态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平准化度电成本在一个发电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每度电的平均综合成本。这一指标涵盖了设备购置、建设、运营、维护以及燃料成本等所有相关费用,分摊到项目的总发电量中(中国电力网,2023)。中国海外园区主要分为六大类型:多元综合型园区、加工制造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技术研发型园区、农业开发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Jing Song,n.d)。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一种用于捕获、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工具。由Esri等开发者创建,GIS能够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集成在一起,通过地图和其他可视化手段,为用户提供复杂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ESRI,n.d.)。Global Solar Atlas 光伏系统在线平台一个由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统称为世界银行集团)开发的在线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光伏系统潜力评估和相关信息。(World Bank Group,n.d.)。Global Wind Atlas 风能系统在线平台由世界银行集团和丹麦技术大学风能发展研究中心(DTU Wind Energy)共同开发的在线平台,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高分辨率的风能资源数据(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World Bank Group,n.d.)。缩略语表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扩散日射量Diffuse Horizontal Irradiance(DHI)直达日射量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快速全天辐射模型Fast All-sky Radiation Model for Solar Applications(FARMS)水平总辐射量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nce(GHI)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国际可再生能源 机构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平准化度电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LCOE)微软建筑足迹Microsoft Building Footprints(MBF)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美国国家太阳辐射数据库National Solar Radiation Database(NSRDB)开放数据库许可证Open Database License(ODbL)运行效率Performance Ratio(PR)越南-新加坡工业 园区The Vietnam-Singapore Industrial Park(VSIP)世界资源研究所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62|WRI.ORG.CN1.地区划分参见李祜梅、邬明权、牛铮等撰写的19922018年中国境外产业园区信息数据集。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资控股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的中资控股的独立法人机构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商务部,2010)。3.网格多排排列时可参考网格单排排列情况。在多排排列时,风机数量(N)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N=4 2(N0-1) (R-1)(N0 1)=1 (R 1)N0 R,其中N0是每排网格数,R是排数。假设N0一样,则最小风机间距情景时,N0=S0/(8D3DR);最大风机间距情景时,N0=S0/(12D5DR)。其中,因为每排网格数必须大于1,且为整数,所以针对每一个园区:最小风机间距情景时,RS0/(24D)2,最大风机间距情景时,RS0/(60D)2。根据风能发电量通用计算公式,单排和多排排列网格所对应的发电量比值(E1/E2)为两种排列方式下的风机数量之比(N1/N2),R取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通过计算,所有园区两种排列方式下的发电量之比近似为11,因此本研究选取使用网格单排排列结果代表网格多排排列结果。4.部分园区的规划面积缺失。所有Tier1Tier3园区中,共有7个园区无规划面积数据,另有10个园区仅包括农业种植用地,几乎不含工业/商业部分。上述17个园区的光伏发电潜力在资源潜力情景中记为0。5.部分园区的屋顶面积缺失。所有Tier1Tier3园区中,共有40个园区在地图中无法找到影像数据,12个园区所在位置的卫星图像显示没有房屋。上述52个园区的光伏发电潜力在卫星影像情景中记为0。6.在所有44个农业园区中,仅考虑Tier1Tier3园区中的38个。假设以种植作物为主的土地和畜牧业用地均可以铺设光伏板;以林业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园区(10个)不适合安装常规光伏农业系统,故不考虑光伏潜力计算;有3个农业开发型园区以工业厂房为主,故种植用地部分光伏潜力为0,工业园区部分光伏潜力按照工业/商业园区方法进行计算;此外,有1个农业开发型园区未找到具体种植面积信息,由于其面积仅有0.3平方千米,占比很小,故忽略不计。注释NREL.Renewable Energy Technical Potential.R/OL.(n.d.).https:/www.nrel.gov/gis/re-potential.html ForrestBrown.Investment Potential Index:informing UK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R/OL.(n.d.).https:/forrestbrown.co.uk/investment-potential-index/EIA.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capacity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R/OL.(n.d.)https:/www.eia.gov/tools/faqs/faq.php?id=101&t=3#:text=Electricity generation capacity is the,without exceeding design thermal limits.SMARD.Installed generation capacity.R/OL.(n.d.)https:/www.smard.de/page/en/wiki-article/6080/6038中 国 电 力 网.各 类 储 能 技 术 度 电 成 本 分 析.R/O L .(2023.8.16).http:/ 宋婧 王芳 苗红 焦健著.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 评估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的开发与应用.2022.工作论文,北京:世界资源研究所.https:/doi.org/10.46830/wriwp.21.00073.ESRI.What is GIS?R/OL(n.d.).https:/ 8 World Bank Group.Global Solar Atlas.R/OL.(n.d.).https:/globalsolaratlas.info/map Adeh,E.H.,Good,S.P.,Calaf,M.,Higgins,C.W.Handbook for rooftop solar development in asiaR/OL.(2019).https:/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153201/rooftop-solar-development-handbook.pdf.Campana,P.E.,Stridh,B.,Amaducci,S.,Colauzzi,M.Optimisation of vertically mounted agrivoltaic systemsR/OL.(2021.11.20).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1.129091.Dinesh,H.,Pearce,J.M.The potential of agrivoltaic systemsR/OL.(2016.02).https:/doi.org/10.1016/j.rser.2015.10.024.Gericke,G.A.,Luwes,N.J.Evaluating Real-Time-Location Solar Irradiance Data Against SOLARGIS Ground Station Solar Irradiance For The South African Sasol Solar ChallengeR/OL.(2019.07).http:/dx.doi.org/10.23919/EETA.2019.8804551.IEC.Photovoltaic system performance monitoring Guidelines for measurement,data exchange and analysisR/OL.(1998.04).https:/webstore.iec.ch/preview/info_iec61724ed1.0en.pdf.参考文献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63IRENA.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Costs in 2021M/OL.(2022).https:/www.irena.org/-/media/Files/IRENA/Agency/Publication/2022/Jul/IRENA_Power_Generation_Costs_2021.pdf?rev=34c22a4b244d434da0accde7de7c73d8.Izquierdo,S.,Montas,C.,Dopazo,C.,&Fueyo,N.Roof-top solar energy potential under performance-based building energy codes:The case of SpainR/OL.(2011.01).https:/doi.org/10.1016/j.solener.2010.11.003.Khalid,A.M.,Mitra,I.,Warmuth,W.,&Schacht,V.Performance ratio Crucial parameter for grid connected PV plantsR/OL.(2016.11).https:/doi.org/10.1016/j.rser.2016.07.066.Mahtta,R.,Joshi,P.K.,&Jindal,A.K.Solar power potential mapping in India using remote sensing inputs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R/OL.(2014.11).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14.05.037.Majumdar,D.,&Pasqualetti,M.J.Dual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Introducing agrivoltaics in Phoenix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USAR/OL.(2018.02).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7.10.011.SETO.(2022).AGRIVOLTAICS Market research study.Retrieved from ri,M.,Huld,T.A.,Dunlop,E.D.,&Ossenbrink,H.A.Potential of sola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 and candidate countriesR/OL.(2007.10).https:/doi.org/10.1016/j.solener.2006.12.007.Xia,S.,Mestas-Nuez,A.,Xie,H.,Tang,J.,&Vega,R.Characterizing Variability of Solar Irradiance in San Antonio,Texas Using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CloudinessR/OL.(2018.10).https:/doi.org/10.3390/rs10122016.Yang,H.,Kurtz,B.,Nguyen,D.,Urquhart,B.,Chow,C.W.,Ghonima,M.,&Kleissl,J.Solar irradiance forecasting using a ground-based sky imager developed at UC San DiegoR/OL.(2014).https:/doi.org/10.1016/j.solener.2014.02.044.Yordanov,G.H.,Saetre,T.O.,&Midtgrd,O.-M.Extreme overirradiance events in Norway:1.6 suns measured close to 60NR/OL.(2015.05).https:/doi.org/10.1016/j.solener.2015.02.020.国家能源局.关于新能源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问题EB/OL.(2021.04.16).http:/ assessment of wind power potential at global scaleR/OL.(2018.11).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18.07.288.Enevoldsen,P.,&Jacobson,M.Z.Data investigation of installed and output power densities of onshore and offshore wind turbines worldwideR/OL.(2021.02).https:/doi.org/10.1016/j.esd.2020.11.004.Feng,J.,Feng,L.,Wang,J.,&King,C.W.Evaluation of the onshore wind energy potential in mainland ChinaBased on GIS modeling and EROI analysisR/OL.(2020.01).https:/doi.org/10.1016/j.resconrec.2019.104484.Jger,T.,McKenna,R.,&Fichtner,W.The feasible onshore wind energy potential in Baden-Wrttemberg:A bottom-up methodology considering socio-economic constraintsR/OL.(2016.10).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16.05.013.Mentis,D.,Hermann,S.,Howells,M.,Welsch,M.,&Siyal,S.H.Assessing the technical wind energy potential in Africa a GIS-based approachR/OL.(2015).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15.03.072.Obane,H.,Nagai,Y.,&Asano,K.Assessing land use and potential conflict in solar and onshore wind energy in JapanR/OL.(2020.11).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20.06.018.Ongaki,N.L.,Maghanga,C.M.,&Kerongo,J.Evaluation of the Technical Wind Energy Potential of Kisii Region Based on the Weibull and Rayleigh Distribution ModelsR/OL.(2021.06).https:/doi.org/10.1155/2021/6627509.Patel M.R.Wind and solar power systemM.Taylor&Francis,New York,2006.Schallenberg-Rodrguez,J.,&Notario-del Pino,J.Evaluation of on-shore wind techno-economical potential in regions and islandsR/OL.(2014.07).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4.02.050.Siyal,S.H.,Mrtberg,U.,Mentis,D.,Welsch,M.,Babelon,I.,Howells,M.Wind energy assessment considering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restrictions in Sweden:A GIS-based approachR/OL.(2015.04).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5.02.044.64|WRI.ORG.CN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出版物,皆为针对公众关注问题而开展的适时性学术性研究。世界资源研究所承担筛选研究课题的责任,并负责保证作者及相关人员的研究自由,同时积极征求和回应咨询团队及评审专家的指导意见。若无特别声明,出版物中陈述观点的解释权及研究成果均由其作者专属所有。地图仅供说明之用,并不代表 WRI 对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领土的法律地位、边界或边界划分发表任何意见。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World Bank Group.(n.d.).Global Wind Atlas.https:/globalwindatlas.info/.Vallejo-Daz,A.,Herrera-Moya,I.,Fernndez-Bonilla,A.,Pereyra-Mariez,C.Wind energy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selected locations at two major cities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toward energy matrix decarbonization,with resilience approachR/OL.(2022.07).https:/doi.org/10.1016/j.tsep.2022.101313.Van Wijk,A.J.M.,Coelingh,J.P.Wind Power Potential in the OECD Countries.(1993).Utrecht University,Utrecht,NL.Wei,X.,Duan,Y.,Liu,Y.,Jin,S.,&Sun,C.Onshore-offshore wind energy resource evaluation based on synergetic use of multiple satellite data a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 R/OL,(2019.03).https:/doi.org/10.1007/s11707-018-0699-7.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22023年)EB/OL,(2023.02.23).http:/ Folk.How Solar Energy Can Coincide With Crop and Animal AgricultureEB/OL.(2020.11.19).https:/ Mow.Solar Sheep and Voltaic Veggies:Uniting Solar Power and AgricultureEB/OL.(2018.06.06).https:/www.nrel.gov/state-local-tribal/blog/posts/solar-sheep-and-voltaic-veggies-uniting-solar-power-and-agriculture.html.NCSL.State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 and GoalsEB/OL.(2021.08.13).https:/www.ncsl.org/energy/state-renewable-portfolio-standards-and-goals.世界资源研究所是一家独立的研究机构,其研究工作致力于寻求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实际解决方案。我们的挑战自然资源构成了经济机遇和人类福祉的基础。但如今,人类正以不可持续的速度消耗着地球的资源,对经济和人类生活构成了威胁。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清洁的水、丰饶的土地、健康的森林和安全的气候。宜居的城市和清洁的能源对于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地球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在未来十年中应对这些紧迫的全球挑战。我们的愿景我们的愿景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良好管理以建设公平和繁荣的地球。我们希望推动政府、企业和民众联合开展行动,消除贫困并为全人类维护自然环境。我们的工作方法量化我们从数据入手,进行独立研究,并利用最新技术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我们通过严谨的分析、识别风险,发现机遇,促进明智决策。我们重点研究影响力较强的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因为它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具有决定意义。变革我们利用研究成果影响政府决策、企业战略和民间社会行动。我们在社区、企业和政府部门进行项目测试,以建立有力的证据基础。我们与合作伙伴努力促成改变,减少贫困,加强社会建设,并尽力争取卓越而长久的成果。推广我们志向远大。一旦方法经过测试,我们就与合作伙伴共同采纳,并在区域或全球范围进行推广。我们通过与决策者交流,实施想法并提升影响力。我们衡量成功的标准是,政府和企业的行动能否改善人们的生活,维护健康的环境。关于世界资源研究所图片说明Cover,中国老挝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Pg.1 宋婧;Pg.2,Adrian Sulyok/Unsplash;Pg.4,宋婧;Pg.6,7,宋婧;Pg.8,Xinhua App;Pg.10,宋婧;Pg.12,Xinhua App;Pg.14, App;Pg.18,Thomas Richter/Unsplash;Pg.26,中国老挝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Pg.29,Erwan Hesry/Unsplash;Pg.30,Ricardo Gomez Angel/Unsplash;Pg.36,Karel Vh/Unsplash;Pg.39,宋婧;Pg.42,Serhat Beyazkaya/Unsplash;Pg.46,Nuno Marques/Unsplash;Pg.49,;Pg.50,Jackson Jost/Unsplash.Copyright 2024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版权所有。本产品由创用(Creative Commons)4.0许可授权。许可副本参见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北京市东城区东中街 9 号东环广场写字楼 A 座 7 层 K-M 室WRI

    发布时间2024-11-21 59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能源专题研究:信越化工成长与全球化复盘启示-241118(37页).pdf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 证券研究报告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信越化工成长与信越化工成长与全球化全球化复盘启示复盘启示 华泰研究华泰研究 基础化工基础化工 增持增持 (维持维持)石油天然气石油天然气 增持增持 (维持维持)研究员 张雄张雄 SAC No.S0570523100003 SFC No.BVN325 (86)10 6321 1166 研究员 庄汀洲庄汀洲 SAC No.S0570519040002 SFC No.BQZ933 (86)10 5679 3939 行业走势图行业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重点推荐重点推荐 股票名称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目标价目标价 (当地币种当地币种)投资评级投资评级 万华化学 600309 CH 104.48 买入 卫星化学 002648 CH 20.35 增持 森麒麟 002984 CH 38.09 买入 赛轮轮胎 601058 CH 20.67 买入 金发科技 600143 CH 9.73 增持 资料来源:华泰研究预测 2024年 11月 18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专题研究 全球全球 PVC 和半导体硅龙头复盘启示:三大成长驱动与三大全球化驱动和半导体硅龙头复盘启示:三大成长驱动与三大全球化驱动 日本信越化工成立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公司由肥料业务起家,蜕变成为全球 PVC 和半导体硅材料龙头,其盈利能力和股价表现呈现出穿越周期的成长性。本文详细复盘信越化工发展历程,探讨公司如何实现传统氯碱化工等具备明显周期性业务的逆周期成长,以及如何长期保持半导体材料领域全球竞争优势并实现多元化业务布局。我们总结出 3 大成长驱动(高度重视研发;追求成本领先;多元化布局),以及 3 大成功全球化要素(获取优质资源、保障供应链稳定并降本;应对贸易摩擦;贴近终端客户),有望为中国化工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成长成长复盘复盘:研发:研发驱动驱动,追求成本领先及多元化布局,追求成本领先及多元化布局 信越化工在氯碱/有机硅等传统周期产品,半导体硅和光刻胶等成长性业务均取得全球竞争优势,主要依托 3 大驱动:1)高度重视研发,总裁亲自担任研发主题选取委员会主管,常年保持 3%-4%研发投入,确保“客户发现价值的产品并领先于竞争对手供应”的研发策略得以实现;2)追求成本领先,产品线布局围绕上下游深度一体化思路,各业务具有强协同性,且核心产品打造成本和规模优势,如 PVC 产能全球领先,并通过原盐-氯碱、乙烷制乙烯的完善配套,成本领先同行且近年仍在优化;3)多元化布局,以氯碱/硅材料为基,扩充纤维素系列、稀土永磁等,使得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球化复盘:获取优质资源,应对贸易摩擦及贴近终端需求全球化复盘:获取优质资源,应对贸易摩擦及贴近终端需求 信越自 1960s 开始全球化布局,2023 年海外收入占 78%,较 1990 年提升50pct。全球化布局带来 3 大优势:1)获取优质资源、保障供应链稳定并降本,公司美国 PVC 产能 324 万吨/年,系当地最大 PVC 企业,原盐和低成本乙烷供应使得近十年 PVC 毛利率持续提升,澳洲硅矿/金属硅原料、中国和越南稀土资源布局亦助力硅材料和稀土材料发展;2)应对贸易摩擦,1990s 日美半导体摩擦对日本半导体发展冲击显著,公司出海美国/中国台湾等助力竞争力的维持;3)贴近终端客户,PVC 依托美国相对稳定的地产需求,有机硅出海亚洲等新兴市场居多,充分享受海外需求增长的红利。复盘启示:复盘启示:专注于技术和成本领先,积极专注于技术和成本领先,积极出海出海助力长期成长助力长期成长 总结信越成长和全球化历史,主要启示包括:1)专注技术研发,确保长期保持产品竞争力;2)出海获取低成本资源、确保供应链稳定,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并积极扩张产能,助力成本持续领先;3)产品面临贸易摩擦、本土需求不足等情境下,积极出海应对贸易摩擦并获得增量市场,驱动长期成长。近年国内部分化工龙头依托煤炭和电力等能源供应稳定/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劳动力和研发等,细分领域逐步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推荐万华化学/卫星化学。伴随中国化工品全球市占率提升,出口亚非拉及出海成为重要增长引擎,轮胎/塑料制品等企业具备先发优势,推荐森麒麟/赛轮轮胎/金发科技。风险提示:复盘具有主观性;化工品需求波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25)(9)72238Nov-23Mar-24Jul-24Nov-24(%)基础化工石油天然气沪深300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3 区别于市场的观点.3 信越化工:全球信越化工:全球 PVC 和半导体硅材料龙头,成长穿越周期和半导体硅材料龙头,成长穿越周期.4 成长复盘:研发驱动,追求成本领先及多元化布局成长复盘:研发驱动,追求成本领先及多元化布局.8 研发驱动:坚持“技术驱动产品领先”的理念.8 半导体硅:率先突破 300mm 硅片技术,市场份额长期全球居首.9 有机硅:基于客户需求开发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规模居全球前列.10 追求成本领先:不断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和规模化.11 多元化:夯实拳头产品,围绕新兴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线.13 全球化复盘:日本化工企业成功典范,三大驱动力助推全球化复盘:日本化工企业成功典范,三大驱动力助推.16 利用优质海外资源,保障供应稳定性并助力降本.17 贸易摩擦背景下,半导体材料出海开启新篇章.20 贴近终端消费领域,不断开拓海外客户.22 PVC:日本本土消纳有限,依托美国相对稳健的需求.22 有机硅:由出口到全球化布局,受益于全球人均有机硅消费量的提升.23 启示:专注于技术和成本领先,积极出海助力长期成长启示:专注于技术和成本领先,积极出海助力长期成长.26 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在技术、成本和一体化等方面竞争力凸显.26 国内化工逐步实现从出口到出海,轮胎和塑料制品企业率先引领.27 出口:直接出口/伴随下游出口并行,聚氨酯/钛白粉/氨基酸等优势产品开启全球替代.28 国内化工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出海环境,选址成为重点观察指标.29 部分轮胎和塑料制品企业成为国内化工企业成功出海典范.31 重点推荐公司.33 风险提示.34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信越化工是日本乃至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在 PVC、半导体硅片、光刻胶、纤维素等多项产品长期保持全球份额领先,其盈利能力和股价表现均呈现出穿越周期的特性。本文对信越的发展历程和全球化业务布局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分析,总结驱动其成长的 3 大核心要素,以及成功全球化的 3 大要素:(一)成长驱动(一)成长驱动。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化工企业追求技术和成本领先成为获取长期竞争力的必需要素,从信越发展历史来看,公司亦在不断追求技术和成本领先,主要通过三个方面:(1)高度重视研发。)高度重视研发。信越专门设立了“Z Committee”负责研发方向的选择和把控,且由总裁亲自担任主管。公司常年保持 3%-4%研发投入,即使针对 PVC、有机硅等传统业务,仍保持积极的研发投入和资本开支,通过差异化、功能化产品研发保持竞争力。(2)追求成本领先,通过获取低成本资源、一体化和规模化等)追求成本领先,通过获取低成本资源、一体化和规模化等方式方式实现。实现。PVC 方面,公司主要产能布局在美国,当地丰富的原盐储备和低价且稳定供应的天然气(乙烷)助力成本不断下降,尤其 2020 年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的投产,使得 PVC 毛利率再上新台阶;一体化而言,公司产品线丰富,但主要沿着氯碱和硅产业链延伸,业务协同优势显著,尤其向上游布局原盐/乙烷制乙烯/硅石/稀土等资源,使得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规模化而言,以PVC 为例,公司通过积极的产能扩张,近二十余年始终保持全球产能第一的位置。(3)多元化布局。多元化布局。公司保持 PVC 和硅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通过产业链延伸布局纤维素、信息素、稀土材料、光刻胶、低介电材料等产品,且对于大部分新领域的布局确保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由此为公司不断创造新增长点。(二)全球化布局(二)全球化布局。受限于日本本土资源匮乏、需求不足,以及 1990s 应对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等,信越积极开展全球化业务布局,助力其实现穿越周期的成长:(1)获取海外优质资源。)获取海外优质资源。由于日本在资源储备方面的劣势,信越自 1970s 即开始谋求海外业务布局以保障原材料供应以及降低生产成本。PVC 方面,通过在美国建厂享受到当地稳定且低成本原盐和天然气(乙烷)资源的供应;半导体硅方面,信越在澳大利亚子公司具备硅矿和硅料生产能力,确保其硅原料的自主化;稀土材料方面,信越在中国和越南布局生产加工基地,获取资源的同时将公司培育成为全球少数具备稀土加工-永磁制备-循环回收工艺的企业。(2)应对贸易摩擦。)应对贸易摩擦。1990s 日美半导体摩擦环境下,信越积极出海美国和中国台湾等建设基地,获得了发展的重要良机。(3)贴近终端需求和客户。贴近终端需求和客户。基于日本本土对 PVC、有机硅等产品消纳有限,而美国以及亚太新兴市场需求增长等,信越通过海外基地建设,拓展客户和市场的同时,充分享受海外需求增长的红利。总结信越成长和全球化历史,我们认为国内化工企业可参考和借鉴:1)专注技术研发,确保长期保持产品竞争力;2)适时出海,获取低成本资源、确保供应链稳定,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并积极扩张产能,助力成本持续领先;3)产品面临贸易摩擦、本土需求不足等情境下,可积极出海应对贸易摩擦并获得增量市场,驱动长期成长。区别于市场的观点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信越在氯碱/有机硅等传统周期产品,以及半导体硅和光刻胶等成长性业务均取得全球竞争优势,呈现出穿越周期成长的特性,但目前市场对于信越化工成长和全球化业务布局的复盘研究仍较少,本文通过对公司成长和全球化历史的复盘,我们分别总结出信越成长和全球化的各 3 大因素,有望为国内化工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信越化工:全球信越化工:全球 PVC 和半导体硅材料龙头,成长穿越周期和半导体硅材料龙头,成长穿越周期 日本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信越化工”、“信越”、或“公司”)是全球领先的PVC 和半导体硅材料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于 1926 年,距今已有接近百年历史。公司以肥料业务起家,逐步蜕变成为目前日本最赚钱的企业之一,据彭博数据,2024 财年(全文涉及的公司年度财务数据均指财年数据,起始时间为上年 3 月 31 日末至次年 3 月 31 日)公主营业务收入和 GAAP 净利润分别为 167 亿美元和 36 亿美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较 1994财年/2004 财年/2014 财年分别增长 288%/126%/44%,而 GAAP 净利润则分别增长 22.1倍/5.4 倍/3.2 倍,其盈利能力和股价表现呈现出穿越周期的成长性。图表图表1:信越化信越化工简要发展历程,以及历史盈利和股工简要发展历程,以及历史盈利和股价走势价走势 注:公司收入和利润为财年数据,起始日期为上年 3 月 31 日末至次年 3 月 31 日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Bloomberg,Wind,华泰研究 -60%-40%-20%0 02030405060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亿美元)GAAP净利润GAAP净利润YoY1950s1960s 1970s1980s 1990s2000s 2010s2020s业务起家阶段业务强化和全球化布局结构改革/增强国际竞争力新成长战略有机硅成功投产美国信越德州基地日本Shirakawa基地美国路易斯州乙烯工厂 PVC工业化生产 硅片开始生产 有机硅开始生产 纤维素衍生物生产 稀土材料开始生产 光纤预制材料开始生产 美国基地生产PVC 海外布局半导体硅 海外布局有机硅 光刻胶和光掩膜板商业化 300mm硅片大规模量产 欧洲并购PVC和纤维素业务 路易斯州再建两座PVC工厂 泰国基地生产有机硅材料 批量生产低介电材料 锂电正极材料商业化 美国乙烯工厂建成 越南生产稀土复合材料 海外布局有机硅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02,0004,0006,0008,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日元/股)信越日经225(右轴)-30%-20%-10%0 00100150200250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亿美元)主营业务收入主营收入YoY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信越化工目前主要业务分为基础材料、电子材料、功能材料、加工和服务四大事业部,其中:1)基础材料事业部,主营产品为 PVC 和氯碱相关产品,截至 2024 财年末,公司全球PVC 产能约 444 万吨/年,居全球第 1;2)电子材料事业部,主营产品包括半导体硅片、磁性材料、光刻材料等,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其半导体硅材料业务销售额长期居于全球第 1 的位置,光刻胶和光掩模基板等材料亦全球领先;3)功能材料事业部,主营产品包括有机硅系列、纤维素及衍生物、合成信息素等,公司有机硅产能亦常年处于日本第 1 的位置,其有机硅深加工产品份额长期居全球前列,公司纤维素及衍生物、合成信息素在全球长期处于第 2 和第 1 的位置。图表图表2:信越化工主要业务板块和产品线梳理信越化工主要业务板块和产品线梳理 事业部事业部 分部分部 主要主要产品产品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 PVC 分部 PVC 氯碱及衍生品 烧碱 甲烷氯化物 甲醇 次氯酸钠 Vam&Poval 醋酸乙烯酯 PVA 特种 PVA 羧酸盐 电子材料电子材料 半导体材料部 硅片 半导体化合物 磁性材料部 钕磁体 钐磁铁 音圈电机 稀土氧化物 有机混合材料 硅胶成型材料 环氧密封材料 液晶电极保护硅 PI 有机硅涂层 高导热硅树脂 硅胶涂层材料 硅胶薄膜 硅胶板 模具连接材料 光纤涂层材料 硅烷气体 先进材料 合成石英预制 氧化物单晶 热解氮化硼 石英玻璃基板 新功能材料 光刻材料 光掩膜板 功能材料功能材料 硅材料 硅油 改性硅油 硅纤维处理 硅脱模材料 硅消泡剂 硅压敏胶 硅粉 硅油化合物 硅树脂 有机硅低聚物 硅涂料添加剂 硅烷 硅烷偶联剂 RTV 硅橡胶 硅胶片 硅橡胶复合物 LIMS 热缩橡胶管 热界面硅橡胶 导电硅橡胶 纤维素 METOLOSE Tylose PHARMACOAT L-HPC HPMCP METOLOSE SmartEx 日清化工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基共聚物 共聚物树脂乳 硅丙共聚物 乙炔类化学品 有机硅添加剂 国际部 金属硅 特殊功能产品 液态氟橡胶 含氟防污涂料 含氟防污添加剂 膜剂 锂电负极材料 加工和服务加工和服务 国际部 光催化涂料 信越聚合物 触摸开关 晶圆解决方案 硅橡胶管 信越工程 FPD 设备检测 晶圆真空组装 激光脱粘设备等 Shinano 精制 SiC 精粉 PVA 砂轮 高纯金属硅粉 高纯氮化硅粉 PVA 抛光材料 信越膜 电容器薄膜 包装膜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3:信越化工多项产品竞争力排名全球前列(截至信越化工多项产品竞争力排名全球前列(截至 2023 年末年末)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基础化工材料产品电子材料PVC半导体硅光刻胶有机硅纤维素衍生物光掩膜板合成石英合成信息素功能材料及其他产品晶圆盒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分板块来看,2024 年公司基础化工材料/电子材料/功能性材料/加工和专业服务业务收入分别约 70/59/29/9 亿美元,占比 42%/35%/18%/5%,营业利润贡献分别 22.3/18.9/5.9/1.7 亿美元,占比 46%/39%/12%/3%。公司基础化工材料板块虽然以 PVC 和氯碱等传统大宗化工品业务为主,但依托海外产能扩张和美国工厂原盐-氯碱自产、低成本乙烷制乙烯工艺配套逐步完善等,近年来对公司仍持续贡献稳定增量业绩;电子材料则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叠加公司从硅原料到硅片全产业链布局、300mm 硅片和光刻胶等技术领先优势,成为公司保持成长性的重要驱动因素。图表图表4:信越化工分产品和板块收入变化情况信越化工分产品和板块收入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5:信越化工分产品和板块营业利润变化情况信越化工分产品和板块营业利润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根据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hemical&Engineering News,C&EN)发布的“2024 全球最大的 50 家化学公司”排行榜单,信越排名第 20 位,较 2023 年榜单提升 1 位,是榜单前 20 强中唯二上榜的日本企业之一。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百万美元)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百万美元)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7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6:2024 年全球化工公司排行榜单中信越化工位列第年全球化工公司排行榜单中信越化工位列第 20(按(按 2023 年销售额,单位:百万美元)年销售额,单位:百万美元)23 年年排名排名 22 年年排名排名 企业企业 23 年化工销售额年化工销售额 化工化工占占收入比收入比 行业分类行业分类 23 年年排名排名 22 年年排名排名 企业企业 23 年化工销售额年化工销售额 化工化工占占收入比收入比 行业分类行业分类 1 1 巴斯夫 74529 100%多元化工 16 18 万华化学 24765 100%多元化工 2 2 中国石化 58097 12.8%石油化工 17 16 信实工业 22799 18.8%石油化工 3 3 陶氏 44622 100%多元化工 18 26 恒力石化 21849 65.9%石油化工 4 7 LG 化学 42280 100%多元化工 19 19 壳牌 17342 5.5%石油化工 5 8 中国石油 40880 9.6%石油化工 20 21 信越化工 17188 100%多元化工 6 5 埃克森美孚 40672 12.2%石油化工 21 20 赢创 16514 100%特种化工 7 4 沙比克 37743 100%石油化工 22-东方盛虹 15733 79.3%石油化工 8 9 利安德 31928 77.7%石油化工 23 24 因多拉玛 15713 100%石油化工 9 10 台塑 31126 64.5%石油化工 24 22 科思创 15551 100%多元化工 10 12 林德 30694 93.4%工业气体 25 17 雅拉 15431 100%化肥 11 6 英力士 29563 100%多元化工 26 31 东丽 15312 87.3%多元化工 12 11 液化空气 29441 98.6%工业气体 27 29 乐天 15264 100%多元化工 13 13 先正达集团 26800 83.2%农化 28 30 三井住友 14479 83.1%多元化工 14 15 荣盛石化 26788 58.3%石油化工 29 23 布拉斯克 14129 100%石油化工 15 14 三菱化学 26405 84.6%多元化工 30 25 美盛 13696 100%化肥 资料来源: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hemical&Engineering News,C&EN),华泰研究 信越 ROE 和人均创利能力与日本头部的综合性化工龙头企业及半导体材料企业相比,整体亦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公司常年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水平,近年来分红率水平亦呈现上升态势,2024 财年公司分红率约 38%,据公司年报,公司管理层将中长期分红率目标设定为 40%,充分显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图表图表7:信越化工与日本同类可比公司信越化工与日本同类可比公司 ROE(摊薄)对比(摊薄)对比 图表图表8:信越化工与日本同类可比公司人均创利能力对比信越化工与日本同类可比公司人均创利能力对比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9:信越化工现金流情况信越化工现金流情况 图表图表10:信越化工分红率水平信越化工分红率水平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10)(5)0510152025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信越化学工业三菱化学集团东丽工业三井化学胜高(5)0510152025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万美元)信越化学工业三菱化学集团东丽工业三井化学胜高(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百万美元)经营现金流自由现金流0 0P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百万美元)已付股利股利支付率(右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8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成长复盘:研发驱动,追求成本领先及多元化布局成长复盘:研发驱动,追求成本领先及多元化布局 研发驱动:坚持“技术驱动产品领先”的理念研发驱动:坚持“技术驱动产品领先”的理念 信越化工专注于“客户发现价值的产品并领先于竞争对手供应”的研发策略,坚持“技术驱动产品领先”的理念以保持与同行竞争的差异化。公司专门设立了“Z Committee”委员会,负责研发主题的方向的选择,由公司总裁担任主管,对新产品的选择主要基于技术、市场潜力和盈利能力三方面。同时公司鼓励研发人员关注研究主题以外的新兴领域。图表图表11:信越化工主要产品线发展历史梳理信越化工主要产品线发展历史梳理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信越化工采取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策略,公司强调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协同性,在业务布局上通常要求研发和生产部门位于相同的基地,以便及时响应销售、生产端的调整。图表图表12:信越研发信越研发-生产生产-销售一体化示意图销售一体化示意图 图表图表13:信越六大研发中心分布示意信越六大研发中心分布示意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据公司年报,2001-2024 财年公司研发支出保持增长态势,2024 财年公司研发支出约 658亿日元,较 2001财年/2014 财年分别增长 2.5倍和 1.5倍,近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常年在 3%-4%水平。2005-2020 年公司专利数目亦保持增长态势。依托研发投入和专注于技术领先,公司取得率先突破 300mm 硅片工业化量产和稳定供应、有机硅深加工产品种类达到 5000 余个等系列成绩。1927:信越氮肥公司成立,生产碳化物和肥料 在群马县生产金属锰 成立福井县武夫工厂 改变碳化物业务 设立产品主题筛选委员会 重组直江津和武藤工厂 提升管理效率 启动运营管理委员会和Z委员会等。以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提高生产力和简化流程 设立ESG委员会 识别ESG关键因素 新成长策略和方向成立初期早期业务成型业务强化和扩张新调整/管理结构强化内部竞争力新发展成长策略坚持和应对挑战成立-1940s1950s-1960s1970s-1980s1990s2000s2010s2020s-半导体硅业务有机硅业务电子和功能材料特种化学品业务社会/经济环境PVC/氯碱业务 在日本开始生产PVC 葡萄牙设立PVC工厂 美国信越成立 建立鹿岛综合工业中心 美国信越在德州扩产 通过收购扩张欧洲产能 美国信越路易斯州建厂 美国建设原材料工厂 路易斯州扩张PVC产能 美国信越乙烯工厂建成 路易斯州产能扩张 信越Handotai成立 海外扩张(马来西亚、美国和英国)建立日本Shirakawa工厂 马来西亚产能扩张 在中国台湾建厂 300mm硅片量产 在日本和美国扩张产能 开始生产有机硅 海外布局(美国、韩国、中国台湾、荷兰)扩充有机硅单体产能 泰国建设有机硅单体和聚合物工厂 中国南通建聚合物工厂 日本和泰国增加产能 开始生产高纯稀土材料 开始生产稀土磁体 开始生产环氧塑封材料EMC工业化生产IC基板用合成石英 开始生产光纤预制材料 开始商业化光刻胶 开始生产膜材料和氟橡胶 马来西亚布局EMC 设立预成型工厂 布局光掩模基板 开发LED材料 开发新的稀土合金工艺 越南建立稀土永磁工厂 在中国台湾建光刻胶工厂 在中国建预成型工厂 日本建设新光掩模版基地 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增加光刻胶产能 生产低介电5G材料 开始生产VAM、PVA和纤维素 开始生产芳香化合物和信息素 开始生产金属硅原料(澳大利亚,通过并购)开始在德国生产纤维素(通过并购)在美国建立纤维素衍生物和包覆材料工厂 在日本和德国增加纤维素产能1950s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海湾战争 广场协议,日本经济泡沫(平成经济繁荣)泡沫崩溃及电子信息发展 IT泡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日本大地震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 COVID-19销售研发生产快速成效基于客户营销迅速市场响应同一基地有机硅电子材料研究中心先进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磁性材料研究中心特种功能化学品研究中心PVC及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中心 日本群马县 公司最大的研发中心,从事广泛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 日本群马县 以单晶生长、精细加工和薄膜技术为基础,开发氧化物单晶、合成石英、隔离器等 日本茨城县 PVC制造和应用研究,以及注塑成型和柔性压层等技术 日本新泻县 基于有机合成技术,开发纤维素衍生物、香料、信息素、特种硅烷等 日本福井县 稀土分离、精炼,稀土金属和稀土氧化物合成等 日本新泻县 KrF和ArF 光刻胶等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9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14:信越研发支出和研发费用率情况信越研发支出和研发费用率情况 图表图表15:信越累计专利数目情况信越累计专利数目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注:公司未详细披露 2021 年以来的专利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半导体硅:率先突破半导体硅:率先突破 300mm 硅片技术,市场份额长期全球居首硅片技术,市场份额长期全球居首 伴随半导体材料技术的发展,下游对硅片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不断提升,适合微细加工的大直径尺寸硅片市场需求日益扩大。信越化工在 2000 年前后率先突破 300mm 硅片的技术和规模化量产,并实现稳定供应,自此开启了 300mm 硅片时代。图表图表16:1990s-2000s 不同硅片的消耗量变化不同硅片的消耗量变化 硅片尺寸硅片尺寸/mm 1995 年年 1996 年年 1997 年年 1998 年年 2002 年年 95-02 年平均增速年平均增速/5 用量/百万片 80.9 67.9 62.6 60.3 54.0-5.6 比例/35.1 27.7 24.4 21.3 12.3 150 用量/百万片 58.2 56.7 50.2 52.1 64.9 1.6 比例/45.2 41.4 34.8 32.4 25.2 200 用量/百万片 14.3 23.8 32.8 41.4 76.6 27.1 比例/19.7 30.9 40.4 45.7 53.5 300 用量/百万片 0 0 0.1 0.3 5.5 122.9 比例/0 0 0.4 0.7 8.7 用量总计/百万片 154.1 148.5 145.7 154.1 201 3.9 总面积/百万平方英寸 3524 3751 3952 4408 6964 10.2 资料来源:世界半导体硅材料发展现状(马春,上海有色金属,2005 年 9 月),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17:全球全球 300mm 硅片产能及需求前景预测硅片产能及需求前景预测 图表图表18:信越早期信越早期 300mm 硅片产能扩张情况硅片产能扩张情况 资料来源:胜高公告,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据世界半导体硅材料发展现状(马春,上海有色金属,2005 年 9 月),2002 年信越在半导体硅片领域市场份额约 29%,据公司历年年报,2000s 以来,公司一直保持半导体硅片领域全球第一的份额,据 SEMI,2022 年信越全球半导体硅市占率约 27%。0%1%2%3%4%5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百万日元)研发支出研发费用率(右轴)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05200620072008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件数)日本北美亚太欧洲其他地区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0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19:2002 全球硅片厂商份额情况全球硅片厂商份额情况 图表图表20:2022 年全球硅片厂商份额情况年全球硅片厂商份额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半导体硅材料发展现状(马春,上海有色金属,2005 年9 月),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SEMI,华泰研究 有机硅:基于客户需求开发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规模居全球前列有机硅:基于客户需求开发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规模居全球前列 信越自 1949 年左右开始进行有机硅的基础研究,1952 年,公司采取粉末触体搅伴式直接法完成有机硅单体模型试验,且 1953 年公司获得美国通用电气(GE 公司)有机硅专门技术的使用,公司有机硅产品开始投入市场,带动日本有机硅产业开始向工业化过渡。据SAGSI/ACMI,2022 年全球有机硅产能约 340 万吨(按折合聚硅氧烷产能计算),信越拥有有机硅单体产能约 38 万吨/年,系日本最大的有机硅生产企业。图表图表21:2022 年全球聚硅氧烷产能分布年全球聚硅氧烷产能分布 图表图表22:2022 年全球主要有机硅单体企业及产能年全球主要有机硅单体企业及产能 资料来源:SAGSI/ACMI,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SAGSI/ACMI,华泰研究 虽然伴随欧美和中国有机硅行业的发展,近年来信越有机硅单体产能占全球比重不高,但公司经过长期的积累,在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技术和规模方面长期处于全球前列,据公司年报,截至 2024 财年公司有机硅系列产品牌号超过 5000 种,广泛用于建筑、汽车和化妆品等领域。据基于专利分析的国内外硅橡胶主要创新主体研究(蓝淑倩,2022 年),信越有机硅橡胶生产能力超过 230 万吨/年,占全球比重在 8%左右,而公司在硅橡胶等领域专利申请数目,亦常年居于全球前列水平。信越 29%胜高 23%瓦克 15%MEMC 13%小松9%东芝 4%LG Siltron4%Okmetic 1%其他 2%信越 27%胜高 24%环球晶圆17%世创电子13%SK Siltron13%其他 606090120150合盛硅业埃肯星火新安股份陶氏中国兴发集团东岳集团恒业成三友化工中国其他陶氏埃肯瓦克迈图信越中国国外(万吨)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23:有机硅产业链示意图有机硅产业链示意图 图表图表24:信越在硅橡胶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情况信越在硅橡胶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东岳硅材招股说明书,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基于专利分析的国内外硅橡胶主要创新主体研究(蓝淑倩,2022年),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25:信越化工有机硅产品种类和应用领域示意图信越化工有机硅产品种类和应用领域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追求成本领先:不断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和规模化追求成本领先:不断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和规模化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和布局,公司目前产品线多、产品种类丰富,但产品线布局上整体围绕上下游一体化思路,各业务具有较强的协同性,在核心产品上力争拥有技术、成本和规模优势。以 PVC 为例,公司已实现上游氯碱环节的原盐自供和液氯/氯乙烯单体自产,同时在2020 年美国基地建成了 50 万吨/年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实现乙烯的大部分自给。图表图表26:信越化工产品线一体化布局示意图信越化工产品线一体化布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百川盈孚,华泰研究 01002003004005006007001970-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102011-2020专利申请量(件)原创技术申请(项)有机硅形态主要性能隔热保温粘附性消泡电绝缘缓释性耐水耐候性粉体橡胶液态液体胶化妆品建筑材料电动车塑料制品隐形眼镜织物处理原盐烧碱液氯天然气乙烷乙烯氯乙烯PVC甲醇氯甲烷有机硅单体深加工产品PVA纤维素及衍生物石英矿石高纯石英砂石英玻璃及下游稀土矿稀土材料和永磁硅石金属硅单/多晶硅半导体硅主要原料自产中间体/产品主要外售产品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2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27:公司可自产原盐和利公司可自产原盐和利用乙烷制乙烯获得用乙烷制乙烯获得 PVC 生生产原料产原料 图表图表28:全球代表性全球代表性 PVC 企业及产能情况(企业及产能情况(2023 年)年)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百川盈孚,Wind,华泰研究 由于美国天然气/乙烷原料供应的稳定和价格优势,以及产能全球第一的规模优势,公司PVC 生产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中国代表性的以电石或油头乙烯生产 PVC 的氯碱企业相比,近年来信越 PVC 盈利能力体现出了逆周期性的提升,其主要原因便是公司在2000-2010s 完成原盐-氯碱自主配套,而 2020s 完成乙烷制乙烯配套,叠加规模不断扩张带来的贡献,尤其 2020 年公司乙烷制乙烯配套后,毛利率显著上升一个台阶。图表图表29: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全球主要国家(地区)PVC 价格走势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30:不同工艺路径乙烯价差对比不同工艺路径乙烯价差对比 图表图表31:信越化工信越化工 PVC 板块毛利率和中国代表性板块毛利率和中国代表性 PVC 企业对企业对比比 资料来源:百川盈孚,华泰研究 注:信越化工使用 PVC 和氯碱事业部营业利润率(2010-2020 财年)和基础化工材料事业部营业利润率(2021-2024 财年);国内企业使用 PVC 产品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美国信越从原材料开始的PVC一体化布局示意图自主生产外购天然原乙烯乙烯氯烧碱氯乙烯单体氯乙烯单体0100200300400500信越化工西湖化学台塑Oxy vinyl中泰化学新疆天业信发集团北元集团青岛海湾化学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万吨)05001,0001,5002,0002,5002010 Q12010 Q32011 Q12011 Q32012 Q12012 Q32013 Q12013 Q32014 Q12014 Q32015 Q12015 Q32016 Q12016 Q32017 Q12017 Q32018 Q12018 Q32019 Q12019 Q32020 Q12020 Q32021 Q12021 Q32022 Q12022 Q32023 Q12023 Q32024 Q12024 Q3(美元/吨)美国东南亚西欧日本韩国中国(4,000)(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1-0321-0621-0921-1222-0322-0622-0922-1223-0323-0623-0923-1224-0324-0624-09(元/吨)乙烯不含税价乙烯-乙烷裂解价差乙烯-石脑油裂解价差乙烯-MTO价差-10%0 0P 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信越中泰化学新疆天业北元集团信越乙烷裂解制乙烯投产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3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多元化:夯实拳头产品,围绕新兴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线多元化:夯实拳头产品,围绕新兴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线 在产品线布局上,针对 PVC 和有机硅等公司具备核心竞争力,但相对传统或者全球需求增长潜力逐渐削弱的产品,主要采取不断降成本(如 PVC)和差异化竞争(如有机硅)的策略,而在半导体材料、功能性材料等新兴成长领域,通过主动的需求发掘、技术研发和资本投入培育新产品并强化竞争优势。图表图表32:信越对传统信越对传统 PVC 产品和半导体硅业务的需求前景分析及展望产品和半导体硅业务的需求前景分析及展望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2014-2024 财年公司资本开支占净利润比重的中枢约 73%,22-23 年略有下移,但维持 40%以上水平,从资本开支结构来看,2024 财年公司资本开支约 28 亿美元,其中基础化工材料/电子材料/功能性材料分别约 8.9/14.6/3.6 亿美元,占比 31%/51%/13%,而公司 2021财年基础化工材料/电子材料/功能性材料资本开支分别约 9.8/8.3/3.2 亿美元,占比45%/38%/15%,近年来在电子材料领域的投入呈现增长态势。图表图表33:信越化工资本开支占净利润比重较高信越化工资本开支占净利润比重较高 图表图表34:信越化工资本开支分布信越化工资本开支分布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华泰研究 注:按照 2021 年以来的新分类口径,公司基础化工材料包括 PVC/烧碱/PVA 等;电子材料包括半导体硅/光刻胶/封装基板材料/合成石英等;功能性材料包括有机硅/纤维素/信息素等 资料来源:Bloomberg,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据公司年报,公司目前掌握了半导体光刻流程中多种功能性材料的生产能力,包括金属硅、石英坩埚、金刚砂精细研磨粉、半导体硅片、半导体容器、石英基板、光刻胶、光掩膜板等,且公司在半导体硅、光刻胶和光掩模版等领域市场份额处于全球前三水平,其中半导体硅市场份额长期居全球第 1 位置,据 SEMI,2022 年公司半导体光刻胶全球份额约 18%,居全球第 3。0P00 0,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百万美元)资本支出净利润资本开支占净利润比重(右轴)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百万美元)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4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35:信越化工电子材料业务产品矩阵信越化工电子材料业务产品矩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36:信越化工光刻胶销售额占比处于全球前列(信越化工光刻胶销售额占比处于全球前列(2022 年)年)图表图表37:全球光刻胶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及预测全球光刻胶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SEMI,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TECHCET,华泰研究 同时,公司通过在澳大利亚建立硅土和金属硅材料基地,实现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等方式,完成半导体硅材料产业链的深度一体化布局,与同行业半导体业务为主的可比公司相比,公司电子材料业务营业利润率整体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信越产品半导体加工金属硅石英坩埚金刚砂精细研磨粉硅片硅片容器稀土磁体半导体用石英玻璃原材料单晶硅切割/抛光硅片CVD氧化信越产品半导体加工光刻胶合成石英基板膜剂光掩膜板封装材料界面导热材料半导体光刻工艺流程东京应化24%JSR 19%信越 18%杜邦 13%住友 10%其他 161015202530202220232025E(亿美元)EUVArFiArFKrFG/I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5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38:信越化工及可比公司半导体业务营业利润率对比信越化工及可比公司半导体业务营业利润率对比 注:信越按照半导体硅和电子材料业务综合利润率计;可比公司均采用公司整体营业利润率;均为财年数据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除电子材料外,近年来公司在功能性材料方面亦积极布局,公司是全球少有的具备稀土原料加工和提炼,以及稀土永磁生产和循环回收等一体化布局的企业,也是全球第二大纤维素及衍生物生产企业,近年来功能性材料板块亦为公司贡献可观的盈利。图表图表39:信越化工稀土材料循环生产示意图信越化工稀土材料循环生产示意图 图表图表40:信越化工信越化工纤维素及衍生物产品矩阵示纤维素及衍生物产品矩阵示意图意图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41:信越化工功能性材料营收及占比信越化工功能性材料营收及占比 图表图表42:信越化工功能性材料营业利润及占比信越化工功能性材料营业利润及占比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10%0 0 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信越胜高SiltronicSK Siltron稀土原料稀土提炼和精制稀土永磁制备稀土永磁材料加工稀土稀土永磁磁体回收稀土永磁循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酸酯0%5 %,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21202220232024(百万美元)功能性材料总营收功能性材料占比(右轴)0%5 %,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21202220232024(百万美元)功能性材料总营业利润功能性材料占比(右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6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全球化全球化复盘:日本化工企业成功典范,三大驱动力助推复盘:日本化工企业成功典范,三大驱动力助推 从历史复盘来看,信越化工在全球化业务布局方面取得的成功亦是公司实现穿越周期成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据公司年报,除日本本土外,截至 2024 财年公司在海外 17 个国家拥有 67 个生产基地,分布于美国、欧洲(匈牙利、荷兰、德国等)、亚洲(韩国、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2023 年(2024 财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贡献占比达到 78%,较 1990/2000/2010 年分别提升 50/23/14pct,其中 2023 年收入结构中,美国/亚太/欧洲/日本/其他地区占比分别约 31%/31%/10%/22%/6%。图表图表43:信越化工信越化工 2010s 部分海外业务布局部分海外业务布局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44:信越化工海外销售占比变化信越化工海外销售占比变化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信越2010s部分海外投资布局建设光纤预制材料基地建设有机硅研发中心有机硅-电子材料研发中心建设光掩模基板基地扩张有机硅聚合物产能扩张有机硅聚合物产能建设稀土永磁生产基地建设光刻胶产品基地扩张PVC产能扩张PVC原料乙烯产能建设纤维素衍生物基地信越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分布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7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45:信越化工分业务板块海内外销售额情况信越化工分业务板块海内外销售额情况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参考华泰研究 2024 年 7 月 30 日发布的研报化工:四大因素助推,从出口到出海,我们认为驱动化工企业全球化的动力主要有四个方面:1)利用海外优质资源;2)应对贸易摩擦;3)开拓海外市场;4)规避国内政策审批限制。复盘信越全球化历史来看,其全球化驱动因素与此四方面基本重合,尤其是利用海外优质资源、绕开贸易壁垒和开拓海外市场。利用优质海外资源,保障供应稳定性并助力降本利用优质海外资源,保障供应稳定性并助力降本 由于日本在资源禀赋方面的劣势,日本企业出海获取上游资源、保障原料供应成为较难避免的出路之一。以信越 PVC 产品为例,虽然信越是日本最早生产 PVC 的企业之一,也是目前日本最大的 PVC 企业,但公司目前主要的 PVC 产能集中在海外,且以美国为主,据公司年报,截至 2024 财年公司 PVC 总产能约 444 万吨,其中美国 324 万吨,日本 54 万吨,葡萄牙 21 万吨,荷兰 45 万吨,公司早在 2001 年便成为美国当地最大的 PVC 厂商,且公司近 20 年 PVC 产能扩张亦集中在美国。图表图表46:信越早期信越早期 PVC 技术输出情况技术输出情况 年份年份 国家国家/生产企业生产企业 建设产能(万吨)建设产能(万吨)年份年份 国家国家/生产基地生产基地 建设产能(万吨)建设产能(万吨)1970 年 信越日本 20 万吨 1978 年 匈牙利 15 万吨 1974 年 美国信越 15 万吨 1979 年 波兰 20 万吨 1975 年 Tenneco 公司 20 万吨 1980 年 法国 Shell 公司 15 万吨 1976 年 Firestone 公司 10 万吨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47:信越信越 PVC 产能扩张历史产能扩张历史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02,0004,0006,0008,00010,000日本海外日本海外日本海外日本海外基础化工材料电子材料功能性产品加工和服务(百万美元)20212022202320240%5 %05E00200300400500600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E(万吨)美国日本葡萄牙荷兰总产能YoY(右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8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信越于 1974 年首次在美国布局 PVC 业务,彼时与 Robintech 以 50%/50%股权比例成立合资公司 Shintech(1976 年成为全资子公司),主要在德州自由港(Freeport)建立 PVC 工厂,为实现上游原盐和氯碱的配套,公司 2000 年在路易斯州斯亚贝巴新建基地,经过 10年左右时间逐步完成原盐-氯碱的自给,同时公司 2020 年路易斯州普拉克明乙烷制乙烯工厂建成,实现低成本乙烯的自给。图表图表48:信越美国信越美国 PVC 产能扩张历史产能扩张历史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49:信越美国信越美国 PVC 工厂分布工厂分布 图表图表50:信越在美国的信越在美国的 PVC 实现原盐实现原盐-氯碱,以及乙烷制乙烯自备氯碱,以及乙烷制乙烯自备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据 STATISTA,2020 年美国原盐产量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另据 EI,美国系全球主要的天然气凝析液供给方,丰富的原盐资源和天然气/乙烷资源为低成本氯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成为信越 PVC 出海美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图表图表51:美国原盐产量居全球前列(美国原盐产量居全球前列(2020 年)年)图表图表52:美国天然气凝析液产量居全球前列美国天然气凝析液产量居全球前列 资料来源:STATISTA,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EI,华泰研究 德州自由港-信越全资拥有Shintech德州自由港-成立L-Bin子公司德州自由港-3号工厂启动建设德州自由港-3号工厂扩建路易斯州斯亚贝巴工厂启动19741976 1981 1986 1988 1990 1991 1992 1994 1998 2000 2001 德州自由港-信越和Robintech以50/50股权合资成立1号工厂德州自由港-2号工厂启动德州自由港-2号工厂扩建德州自由港-K-Bin三次扩建产能路易斯州工厂扩建德州自由港-K-Bin公司产能扩建路易斯州斯亚贝巴包装设施启动路易斯州-普拉克明2号工厂建设路易斯州普拉克明乙烯工厂启动;德州自由港K-Bin扩建产能2004 2006 2008 2009 2010 2011 2016 2016 2017 2019 2019 2021 德州自由港-K-Bin扩建产能路易斯州-普拉克明氯碱工厂启动路易斯州-普拉克明氯碱扩建路易斯州斯亚贝巴扩建;普拉克明扩建氯碱业务两次路易斯州普拉克明氯碱和PVC新项目启动自产原盐氯碱自备乙烷裂解制乙烯烧碱外售PVC外售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中国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万吨)03,0006,0009,00012,00015,0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千桶/天)美国欧洲CIS中东非洲亚太其他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9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53:美国天然气价格处于全球洼地美国天然气价格处于全球洼地 图表图表54:美国乙烷价格与天然气走势关联度高美国乙烷价格与天然气走势关联度高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硅资源方面,信越在澳大利亚拥有子公司 Simcoa Operations Pty.Ltd.,可为公司长期供应稳定的金属硅等原材料,据 Simcoa 官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硅冶炼工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唯一的硅制造公司,其硅生产于 1989 年 12 月开始,目前每年能够稳定生产超过 5.2 万吨高纯度硅和 1.3 万吨硅粉材料。另一方面,Simcoa 在澳洲拥有全资子公司 Simcoa Mines Pty Ltd.,其在澳洲拥有全资的石英矿资源,主要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的 Moora,可充分满足硅加工过程的各种型号石英供应需求。图表图表55:信越澳信越澳洲工厂洲工厂 Simcoa 可保障公司硅原料的稳定供应可保障公司硅原料的稳定供应 图表图表56:Simcoa 在澳洲拥有石英矿资源在澳洲拥有石英矿资源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Simcoa 官网,华泰研究 稀土资源方面,信越在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均设有稀土原料和永磁材料的加工和生产基地,2013 年公司在越南和中国的稀土原料基地建成投产。公司是少数具备钕、钐和铈等稀土和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能力的企业,产品纯度可达 99.9999%,同时形成了稀土加工-永磁体生产-稀土材料循环的完整流程。据 USGS,2021 年中国和越南分别居全球稀土资源储量第 1 和第 2 的位置,占全球比重约 35%和 17%,而中国是全球稀土产量最多的国家,2021 年全球占比约 60%。024681002040608010018-0118-0518-0919-0119-0519-0920-0120-0520-0921-0121-0521-0922-0122-0522-0923-0123-0523-0924-0124-0524-09(美元/百万英热)荷兰TTF基准价LNG国内到岸价德克萨斯天然气现货-右020406080100024681009-0910-0911-0912-0913-0914-0915-0916-0917-0918-0919-0920-0921-0922-0923-0924-09(美分/加仑)(美元/百万英热)德克萨斯天然气现货美湾乙烷价格(右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0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57:信越全球主要的稀土生产和加工基地分布信越全球主要的稀土生产和加工基地分布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58:全球稀土储量前五全球稀土储量前五国家国家(2021 年,总储量约年,总储量约 1.2 亿吨)亿吨)图表图表59:全球稀土产量前五全球稀土产量前五国家国家(2021 年,总产量约年,总产量约 28 万吨)万吨)资料来源:USGS,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USGS,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60:信越信越出海获取资源情况汇总出海获取资源情况汇总 业务业务 海外主要基地海外主要基地 获取资源获取资源 获取方式获取方式 配套程度配套程度 PVC 美国 原盐 美国当地供应 基本自主生产 天然气(乙烷)部分配套(50 万吨乙烯),未来仍计划扩张 半导体硅 澳大利亚 硅矿和金属硅 子公司 Simcoa 供应 5.2 万吨/年高纯度硅和 1.3 万吨/年硅粉 稀土材料 中国、越南 稀土资源 设立加工基地-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贸易摩擦背景下,半导体材料贸易摩擦背景下,半导体材料出海出海开启新篇章开启新篇章 1950-1980s,在日本政府支持、美国帮扶等环境下,日本半导体快速崛起并繁荣发展,日本一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生产国。1980-1990s 美国和日本半导体摩擦加剧,1982 年美国商务部启动调查日本芯片商的倾销,要求日本公开 VLSI 技术研究一千多项专利等,1986 年签订为期 5 年的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1991 年日美达成第二次半导体协议,由于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制裁,1990-2000年日本半导体占全球份额显著下滑。2000s 以来伴随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韩国和中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等半导体产业崛起,日本半导体产业虽然在材料等领域仍保持领先优势,但整体进入相对缓慢的发展阶段。信越稀土永磁加工和多基地布局加工过程生产基地日本越南日本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稀土分离和精炼熔炼机械加工装运信越在亚洲的主要基地投资布局2013稀土原料基地建成2013LED材料工厂建成2013稀土原料基地建成中国35%越南17%巴西17%俄罗斯17%其他14%中国60%美国15%缅甸9%澳大利亚8%其他9%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1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61: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以及与美国贸易摩擦简要历史梳理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以及与美国贸易摩擦简要历史梳理 资料来源: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与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冯昭奎,日本研究2018 年第 3 期),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62:日本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份额占比变化(日本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份额占比变化(1975-2000 年)年)图表图表63:日本、美国和亚太地区半导体全球销售额走势日本、美国和亚太地区半导体全球销售额走势 资料来源: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与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冯昭奎,日本研究 2018年第 3 期),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最后的赌注:“失去的三十年”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复活”战略(刘轩,现代日本经济,2024 年第 1 期),WSTS,华泰研究 虽然自日美贸易摩擦以来,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但以信越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企业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一方面得益于企业技术实力和供应稳定性等优势,另一方面,信越等企业全球化布局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从公司半导体硅业务全球化历史来看,公司早在 1970s 便开始在马来西亚、美国和英国等国家设立工厂,同时在1990s 先后在马来西亚扩张产能和在中国台湾建立工厂,叠加 2000s 伴随公司 300mm 硅片技术突破和量产供应,公司在硅材料业务的全球领先优势得以长期保持。图表图表64:信越半导体硅业务发展及信越半导体硅业务发展及全球化全球化布局简要历布局简要历史梳理史梳理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1950s,萌芽阶段,日本政府颁布“外国投资法”,对技术性产业进行引导鼓励 1953年,盛田绍夫赴美谈判获得晶体管专利,1954 年“东京通信工业”和“神户工业”开始生产晶 体管 1950s,日本政府实行关税壁垒及贸易保护政策。对外国产品提高准入壁垒,要求外企与日本企业合作以引进技术,提高进口产品关税,促进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 1950s,政府出面,日本龙头企业合作进行VLSI项目,促进半导体走向自主研发道路 日本半导体企业一方面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生产据点转移到新兴工业国家,但在晶圆片制造技术和生产等方面,优势广义的半导体至今仍然是日本出口的一大支柱,也是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一大主力1950-1960s起步和发展阶段1960-1970s快速发展和繁荣1980-1990s日美半导体摩擦2000s-半导体产业转移等 1971年,VLSI成功制造出高水准DRAM制造设备,日本半导体迅速抢占世界市场,1981年彻底扭转与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成为DRAM第一供应国 1960年,日本晶体管年产量突破1亿个,连续第二年超过晶体管技术发 源地美国 1960s,美国采取全面公开专利的技术输出政策,同时还向日本传授晶体管生产中的窍门 1972年-1976 年,政府对半导体产业实施政府补贴。松下、东芝、日本电气、日立、三菱、索尼等迅速崛起,1975 年日本半导体产值达12.8 亿美元,占全球 的 21%,成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生产国 1978年财富发表美国硅谷的日本人间谍;1983年商务周刊 发表芯片(半导体)战争 日本的威 胁;1982年美国商务部调查日本芯片商的倾 销,要求日本公开VLSI技术研究一千多项专利,全面废除日本半导体关税等 1991年日美达成第二次半导体协议,明确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国内的份额从10%提升至2087年,日本生产DRAM 在全球份额达到80%。1990 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前10名中占6席 1985年,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就日本电子产品倾销提起301 起诉 1986年初日美签订为期5年的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包括:日本扩大外国半导体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机会;为事先防范倾销行为,日本政府要监控向美国以及第三国出口半导体的价格等 1987-1988 年,美国“半导体材料技术联盟”(Sematech)运作,其宗旨是解决美国半导体企业共同的制造技术课题(如研发极紫外光刻用的光掩模、光刻胶,以及半导体器件的结构、测试、制造等方 面的先进技术),以恢复半导体产业竞争力0 0P751978198619902000贸易摩擦 信越Handotai成立 海外扩张(马来西亚、美国和英国)建立日本Shirakawa工厂 马来西亚产能扩张 在中国台湾建厂 300mm硅片量产 在日本和美国扩张产能1950s1960s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海湾战争 广场协议,日本经济泡沫(平成经济繁荣)泡沫崩溃及电子信息发展 IT泡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2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65:信越半导体硅全球主要基地布局信越半导体硅全球主要基地布局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66:信越半导体相关业务历史营收增长情况信越半导体相关业务历史营收增长情况 注:05-09 财年为电子材料业务;10-20 财年为半导体硅、电子和功能材料业务合计;21-24 财年为电子材料业务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贴近终端消费领域,不断开拓海外客户贴近终端消费领域,不断开拓海外客户 PVC:日本本土消纳有限,依托美国相对稳健的需求:日本本土消纳有限,依托美国相对稳健的需求 PVC 下游主要用于管材、薄膜、型材和门窗等,终端与地产关联度较高。据 Bloomberg,2010-2021年北美地区 PVC消费量整体呈现小幅波动增长的趋势,而东亚地区(不含中国)消费量整体呈现负增长,我们认为,相较于日本而言,美国相对稳定的地产领域需求对 PVC需求增长仍有带动作用,公司美国 PVC 业务亦由此而受益。信越全球主要硅片基地信越欧洲信越马来西亚信越中国台湾信越日本Handotai信越美国-60%-40%-20%0 ,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百万美元)营收营业利润营收YoY营业利润YoY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3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67:2023 年国内年国内 PVC 下游消费结构下游消费结构 图表图表68:北美、东亚地区(不含中国)北美、东亚地区(不含中国)PVC 消费量及增速对比消费量及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百川盈孚,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69:日本和美国新屋月度开工同比数据走势日本和美国新屋月度开工同比数据走势 图表图表70:日本和美国日本和美国 GDP 实际增速对比实际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有机硅:由出口到有机硅:由出口到全球化布局全球化布局,受益于全球人均有机硅消费量的提升,受益于全球人均有机硅消费量的提升 由于日本有机硅行业发展较早,以信越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早在 1950 年代即完成有机硅产品的工业化,日本在 1990 年代即成为全球有机硅主要的输出国家,据日本有机硅化学工业的变迁及其发展动向(一)(倪宏志,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94 年),1992 年日本有机硅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已接近 40%。图表图表71:1992 年日本有机硅出口量已占产量比重接近年日本有机硅出口量已占产量比重接近 40%资料来源:日本有机硅化学工业的变迁及其发展动向(一)(倪宏志,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94 年),华泰研究 26%9%9%7%7%6%管材薄膜型材、门窗硬片/板材等硬质品其他电缆料软质品其他地板革等其他-20%-15%-10%-5%0%50020030040050060070080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万吨)北美亚太北美YoY亚太YoY-40%-20%0 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美国日本(6)(4)(2)02468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20212023(%)美国实际GDP增长率日本实际GDP增长率0 02345678196019651970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万吨)有机硅产量有机硅出口出口占比(右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4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在产业链自主化、本土消纳能力有限而海外需求持续增长等背景下,信越自 1980s 即开始有机硅业务的全球化布局,先后在美国、韩国、中国台湾、欧洲、新加坡、泰国和中国等国家(地区)建立工厂、研发基地或贸易中心,据公司年报,目前公司有机硅业务在日本拥有 3 个生产基地、2 个研发基地和 4 个贸易中心,而在海外已拥有 10 个生产基地、3 个研发基地和 12 个贸易中心。图表图表72:信越有机硅业务发展及信越有机硅业务发展及全球化全球化布局简要历史梳理布局简要历史梳理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73:信越有机硅主要生产基地信越有机硅主要生产基地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由于有机硅产品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粘结、消泡和电绝缘等性能,其下游应用包括建筑、电子电器、加工制造业、纺织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全球有机硅消费量仍在持续增长,据 SAGSI,2021 年全球/中国聚硅氧烷产量分别约 233 万吨和 163 万吨,12-21 年 CAGR分别达到 4.1%和 13.5%,尤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有机硅消费量增长显著,新兴市场人均有机硅消费量整体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信越有机硅通过全球化布局,充分受益于下游市场的增长驱动。设立信越有机硅新加坡公司设立有机硅印度pvt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有机硅设立美国信越有机硅子公司设立中国台湾信越砂利光子公司设立Shincor 有机硅子公司设立浙江信越精细化工公司19491953 1976 1985 1986 1987 1989 1990 1991 2001 2002 2003 2004 开始进行有机硅的基础研究设立有机硅电子材料研究所设立韩国信越有机硅子公司设立信越有机硅欧洲公司设立信越美国有机硅lnc和上海子公司信越新加坡设立印度分公司信越新加坡在印度设立分公司亚洲有机硅公司完全子公司化信越美国有机硅设立科技中心2007 2008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20 2021 信越上海子公司设立广州分公司信越欧洲设立德国分公司;设立南通有机硅公司设立信越巴西子公司信越韩国有机硅设立科技中心设立信越越南有机硅公司设立泰国子公司和亚太有机硅子公司亚洲聚合物单体公司和泰国有机硅投产设立信越模具技术实验室信仰有机硅欧洲在匈牙利开设分店信越美国有机硅公司信越巴西有机硅公司信越欧洲有机硅公司信越欧洲德国分部信越欧洲匈牙利分部信越国际贸易(上海)浙江信越精细化工信越南通有机硅公司信越化学信越韩国有机硅台湾信越有机硅亚洲有机硅单体公司信越泰国有机硅信越新加坡有机硅信越越南有机硅信越印度有机硅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5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74:中国有机硅下游消费结构(中国有机硅下游消费结构(2023 年)年)资料来源:百川盈孚,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75:2008-2021 年全球和中国有机硅产量及增速年全球和中国有机硅产量及增速 图表图表76:全球主要全球主要国家国家和地区有机硅人家消费量水平和地区有机硅人家消费量水平 资料来源:SAGSI,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东岳硅材招股说明书,华泰研究 虽然出海较早以及早期相对良性的国际环境给信越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从公司出海历程来看,也曾面临考验,但公司通过追求技术和成本领先等,最终克服困难,得以持续保持竞争力。例如:1990-2000s 半导体行业技术变革下,日本不少半导体企业丧失竞争力,而公司专注于材料类半导体业务,并通过上游一体化延伸建立了充分的成本优势;2000s 以来,有机硅业务面临中国企业崛起等冲击,公司通过加大对下游深加工产品的研发,通过差异化和功能化产品取得竞争优势。30%9%6%6%建筑电子电器加工制造业纺织业其它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用品-10%0 0P010015020025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万吨)全球产量中国产量全球YoY中国YoY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6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启示:专注于技术和成本领先,积极启示:专注于技术和成本领先,积极出海出海助力长期成长助力长期成长 总结信越化工的成长过程和全球化历史来看,我们认为可总结为三个方面:1)专注技术和研发,确保公司长期保持产品竞争力;2)依靠出海获取低成本资源并确保供应链稳定性,不断完善产业链一体化配套并扩张产能规模,助力公司成本持续领先于竞争对手;3)在产品端面临国际贸易摩擦、日本本土需求增长有限等情境下,公司通过积极出海应对贸易摩擦,并获得增量市场,由此驱动公司长期成长。我们认为,近年来国内部分龙头化工企业依托国内煤炭/电力等能源供应稳定性、产业链一体化配套、规模化、专业劳动力和研发投入等优势,在细分领域技术和成本亦逐步实现全球领先,依托全球竞争优势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增长,推荐万华化学、卫星化学。另一方面,伴随国内化工品全球市占率的不断增长,出口亚非拉及海外业务布局逐渐成为中国化工的重要增长引擎,部分轮胎、塑料制品等企业亦成为国内成功出海的典型代表,推荐森麒麟、赛轮轮胎、金发科技。图表图表77:推荐推荐公司公司与信与信越越出海(海外业务)出海(海外业务)布局情况对照布局情况对照 企业企业 主营产品主营产品 23 年海外收入占比年海外收入占比 主要出海业务主要出海业务 主要海外基地主要海外基地 海外海外业务业务优势优势 海外业务劣势海外业务劣势 万华化学 聚氨酯、石化产品、新材料 46%聚氨酯 匈牙利 开拓欧洲客户 成本竞争力较国内偏低 卫星化学 C2/C3 产业链 5%采购美国乙烷-获取低成本原料 贸易摩擦风险 森麒麟 轮胎 87%轮胎 泰国、摩洛哥、西班牙 应对贸易摩擦 产业链配套可提升 赛轮轮胎 轮胎 74%轮胎 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尼 应对贸易摩擦 产业链配套可提升 金发科技 改性塑料、石化产品、医疗业务 17%改性塑料 印度、美国、欧洲、越南等 拓展欧美、东南亚客户 产业链配套和成本竞争力可提升 信越 PVC、硅材料等 78%PVC、有机硅、半导体材料、稀土等 美国、欧洲、亚洲等17 个国家(地区)获取海外资源、应对贸易摩擦、贴近终端客户 有机硅等传统业务面临中国企业冲击 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在技术、成本和一体化等方面竞争力凸显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在技术、成本和一体化等方面竞争力凸显 万华化学依托 MDI 技术的自主突破,以及氯碱、石化等产业链一体化配套的完善,不仅产能规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且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成本竞争优势,参考华泰研究 2023 年 2 月20 日发布的研报聚氨酯行业龙头,迈入新成长周期的测算,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宁波和烟台的 MDI 生产成本均领先于同行企业。图表图表78:全球全球 MDI 企业产能及产能集中度情况企业产能及产能集中度情况 图表图表79:万华化学万华化学 MDI 产能增长情况产能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天天化工网,华泰研究预测 资料来源:天天化工网,隆众资讯,公司公告,华泰研究预测 800006009001,2001,5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E2025E(万吨)万华化学科思创巴斯夫亨斯迈陶氏东曹三井KARUN匈牙利BCCR50%5 %05002003004005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E2025E(万吨)宁波烟台福建匈牙利BC万华全球占比-右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7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80:万华化学万华化学 MDI 成本处于全球成本曲线左侧区域成本处于全球成本曲线左侧区域 注:引自华泰研究 2023 年 2 月 20 日发布的研报聚氨酯行业龙头,迈入新成长周期 资料来源:天天化工网,各公司项目环评,华泰研究预测 卫星化学则通过原材料来源差异化的竞争模式,通过进口低成本的乙烷原料,打造出具备成本竞争优势的 C2 烯烃产业链。一方面由于美国等地区乙烷出口能力有限,使得卫星化学的差异化路径可复制性降低,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与美国本土企业合资设立乙烷储运码头等形式,确保了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同时公司通过积极的产能扩张,C2 一期和二期项目自 2021 年开始陆续投产,未来三期和四期项目正有序推进建设,据公司 2024 年半年报,项目有望于 2026 年陆续投产,巩固未来的成长性。图表图表81:卫星化学产品链示意图卫星化学产品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泰研究 国内化工逐步实现从出口到国内化工逐步实现从出口到出海出海,轮胎和塑料制品企业率先引领,轮胎和塑料制品企业率先引领 近年来我国化工品销售和贸易额不断增长,且占全球份额比重亦持续提升。据 CEFIC,2022年我国化工品销售额达 23902 亿欧元,全球占比达 44%,较 2012 年提升近 13pct,而欧美、日韩等传统化工生产国(地区)占全球比重则呈现下滑趋势;另据 WTO,2022 年中国化工品出口贸易额约 3132 亿美元,全球占比约 10.2%,较 2012 年提升 4.4pct,而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出口贸易额占全球比重亦呈现下滑趋势。8,00010,00012,00014,00016,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元/吨)(万吨)万华宁波万华烟台陶氏沙特科思创上海科思创美国贝墩上海联恒万华匈牙利BC亨斯迈美国盖斯马巴斯夫美国盖斯马陶氏美国德州巴斯夫重庆东曹日本南阳巴斯夫比利时安特卫普科思创德国布伦斯比特亨斯迈荷兰鹿特丹陶氏葡萄牙埃斯塔雷雅陶氏德国施塔德巴斯夫韩国丽水科思创德国乌丁根科思创西班牙塔拉戈纳三井韩国锦湖科思创日本新滨居2018年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050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800 850 900 950 10001050(元/吨)(万吨)万华宁波万华烟台陶氏沙特上海联恒科思创上海科思创美国贝墩万华福建巴斯夫重庆亨斯迈美国盖斯马巴斯夫美国盖斯马陶氏美国德州东曹日本南阳万华匈牙利BC巴斯夫比利时安特卫普科思创德国布伦斯比特亨斯迈荷兰鹿特丹巴斯夫韩国丽水科思创德国乌丁根科思创西班牙塔拉戈纳三井韩国锦湖陶氏葡萄牙埃斯塔雷雅陶氏德国施塔德科思创日本新滨居2022年低碳原料低碳原料乙烷乙烷丙烷等低丙烷等低碳原料碳原料副产氢副产氢双氧水(含电双氧水(含电子级双氧水)子级双氧水)氢能供应链氢能供应链化学品化学品聚乙烯聚乙烯环氧乙烷环氧乙烷乙二醇乙二醇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等丙烯腈等聚丙烯聚丙烯(含改性)(含改性)丙烯酸及酯丙烯酸及酯丁辛醇丁辛醇NPG等等化学新材料化学新材料聚醚大单体聚醚大单体EAAPS电解液溶剂电解液溶剂-烯烃烯烃/POE等等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乳液高分子乳液织物涂层材料等织物涂层材料等应用领域应用领域航空航天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半导体半导体风电叶片风电叶片食品包装食品包装卫生护理卫生护理服装纤维服装纤维高端管材等高端管材等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8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82: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10-22 年)年)图表图表83:12-22 年全球主要年全球主要国家国家和地区化工品销售额全球占比变化和地区化工品销售额全球占比变化 资料来源:CEFIC,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CEFIC,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84:中国化工品全球出口贸易额及占比持续提升(中国化工品全球出口贸易额及占比持续提升(00-22 年)年)图表图表85:主要主要国家国家和地区化工品出口贸易额全球占比变化(和地区化工品出口贸易额全球占比变化(00-22 年)年)资料来源:WTO,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WTO,华泰研究 出口:直接出口出口:直接出口/伴随下游出口并行,聚氨酯伴随下游出口并行,聚氨酯/钛白粉钛白粉/氨基酸等优势产品开启全球替代氨基酸等优势产品开启全球替代 国内化工品一方面通过直接出口不断提升海外份额,另一方面亦可伴随下游制品出口至海外。参考华泰化工团队 2023 年 7 月 16 日发布的研报出口需求或成为本轮化工复苏的基础的测算,18-22 年国内代表性化工品直接出口量占比多数介于 0 %,而考虑下游出口后,多数代表性化工产品出口敞口将高于直接出口 20-30pct。参考华泰化工团队 2024年 11 月 4 日发布的研报出口亚非拉成为化工品重要增长引擎,国内出口显著增长的产品(如 PE/PP/ABS/PC、涤纶/锦纶、聚合 MDI/TDI/钛白粉、赖/苏氨酸等),近年来亚非拉等地区系主要出口增长贡献来源,国内聚氨酯/钛白粉/氨基酸等化工品依托性价比优势,在新兴市场逐步开启全球替代进程。20%05EP,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十亿欧元)EU27欧洲其他美国拉丁美洲亚洲其他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其他中国占比01020304050美国EU27日本韩国巴西印度俄罗斯沙特中国(%)201220220%2%4%6%8,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亿美元)中国出口贸易额全球出口贸易额中国占全球比重-右轴0%3%6%9%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巴西俄罗斯沙特20122022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9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86:代表性代表性化工品的直接出口占比以及伴随下游出口占比估算化工品的直接出口占比以及伴随下游出口占比估算 注:以上各产品出口敞口估算数据为 18-22 年均值,原始数据和报告可参考华泰研究 2023 年 7 月 16 日发布的研报出口需求或成为本轮化工复苏的基础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百川盈孚,海关总署,Wind,国家统计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纤网,华经产业研究院,共研网,产业在线,华泰研究估算 国内化工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化工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出海出海环境,选址成为重点观察指标环境,选址成为重点观察指标 近年来,基于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避开国内激烈竞争、贴近终端市场以及完善全球化布局等考量,国内部分化工企业亦积极谋求海外业务布局。但当前国内企业与信越为代表的日企在 1970s-2010s 面临的竞争环境亦有一定差异,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国内化工)国内化工产业产业相关资源禀赋优势不同。相关资源禀赋优势不同。日本由于资源禀赋方面的劣势,日本本土化工企业发展整体面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主要上游资源的配套压力,相较而言,国内虽然石油和天然气亦需要大量进口,但在煤炭方面具备较好的资源储备,煤化工在国内化工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成本竞争压力下,国内煤化工以及煤化工下游企业通常选择布局内蒙古、新疆等煤/电成本优势显著的地区开拓业务,海外布局相对较少,而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出海相对更多。图表图表87: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情况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情况 图表图表88: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情况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情况 资料来源:EI,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EI,华泰研究 0 0Pp%醋酸醋酸乙烯乙二醇环氧丙烷丙烯酸丙烯酸丁酯正丁醇正辛醇PXPTA涤纶长丝涤纶短纤涤纶工业丝聚酯瓶片BOPET粘胶短纤PA6氨纶PA66PVA分散染料活性染料PEPP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ABSEVA苯酚双酚A环氧树脂PC炭黑MDITDI软泡聚醚己二酸BDO纯碱PVC钛白粉有机硅R22R32VA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味精C2C4化纤印染塑料橡胶聚氨酯氯碱相关食药添加剂直接出口占比伴随下游出口占比主要用于化纤、塑料制品等生产下游主要是纺织品和服装等下游主要是家电、汽车(含轮胎)等下游家电/地产/汽车等下游地产/家电等下游养殖/医药/食品等0%5 %05EP 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20212023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力可再生能源0 0Pp%0%5 % 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石油天然气核能水力可再生能源煤炭(右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0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89:煤头烯烃煤头烯烃和油头烯烃成本对比和油头烯烃成本对比 注:煤炭才有鄂尔多斯动力煤车板价格,油价采用布伦特油价 资料来源:百川盈孚,华泰研究 (2)国内化工企业)国内化工企业或或面临更为严峻的贸易摩擦风险。面临更为严峻的贸易摩擦风险。从信越全球化历程来看,在1980s-1990s 日美贸易摩擦相对严峻的时期,其在美国本土投资和建设 PVC、半导体材料工厂等并未受到显著的约束,2000s 以来信越在新兴市场拓展有机硅业务亦较为顺利。而近年来,国际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国内不少行业面临欧美、印度等多个国家(地区)反倾销调查和加征关税等考验,本轮化工企业出海或面临更为严峻的贸易摩擦风险,对企业风险管理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图表图表90:海外国家(地区)对华轮胎反倾销措施海外国家(地区)对华轮胎反倾销措施 时间时间 案件名称案件名称 针对品种针对品种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美国 2020 年 6 月-半钢胎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韩国、泰国、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半钢胎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并对进口自越南的半钢胎发起反补贴立案调查 欧盟 2017 年 8 月 欧盟轮胎“双反”诉讼案 卡客车轮胎 2018 年终裁裁定中国出口欧盟卡客车轮胎需缴纳 42.73-61.76 欧元/条的固定税,为期五年 2022 年 5 月 中国胜诉欧盟“双反“案 卡客车轮胎 中方胜诉欧盟“双反”诉讼案,欧盟暂停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巴西 2008 年 7 月 巴西反倾销调查原审 机动小客车用轮胎 对中国机动小客车轮胎征收 0.75 美元/千克关税 2013 年 7 月 巴西反倾销调查第一次日落复审 机动小客车用轮胎 对中国机动小客车轮胎征收1.08-2.17美元/千克关税 2019 年 7 月 巴西反倾销调查第二次日落复审 机动小客车用轮胎 对中国机动小客车轮胎征收1.25-1.77美元/千克关税 印度 2016 年 5 月 印度反倾销调查原审 大于 16 英寸的全钢胎 2017年 终 裁 对 涉 案 产 品 征 收245.35-452.33 美元/吨的反倾销税 2022 年 9 月 印度反倾销调查第一次日落复审 大于 16 英寸的全钢胎 对涉案产品征收 452.33 美元/吨的反倾销税 埃及 2014 年 3 月 埃及反倾销调查第一次日落复审 卡客车轮胎 对涉案产品征收 3.8%-60%的反倾销税 资料来源:商务部,森麒麟 IPO 募集说明书,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华泰研究 (3)选址成为)选址成为国内国内化工企业重点考察指标。化工企业重点考察指标。化工企业需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禀赋、成本、市场需求、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等多重因素。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21 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橡胶和塑料、化学纤维、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四类行业共实现对外直接投资 38.8 亿美元,约占全部制造业的 14.4%。伴随对外投资总量的增长,投资结构上也更倾向于向一带一路沿线倾斜,“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主线,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载具。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1/0111/0712/0112/0713/0113/0714/0114/0715/0115/0716/0116/0717/0117/0718/0118/0719/0119/0720/0120/0721/0121/0722/0122/0723/0123/0724/0124/07(元/吨)煤制烯烃成本油头烯烃成本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1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91:2022 年年企业(准备)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准备)对外投资时优先选择的国家和地区 图表图表92:化工行业(准备)对外投资时选择一带一路沿线比例化工行业(准备)对外投资时选择一带一路沿线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22)(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22)(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华泰研究 部分轮胎和塑料制品企业成为国内化工企业成功部分轮胎和塑料制品企业成为国内化工企业成功出海出海典范典范 近年来,国内部分化工企业通过主动的海外业务布局,包括获取资源(如油气公司、钾肥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如轮胎、瓶片企业)、贴近终端市场(如塑料制品、聚氨酯企业)和规避国内产能扩张限制(如炼化企业)等,其中油气、钾肥、轮胎和塑料制品等企业成为成功出海的典范。尤其轮胎企业,2021 年以来受益于海外基地放量和中国轮胎依托“性价比”优势加速抢占海外份额等,业绩迎来一轮显著的上升周期。71.8%5.3%6.3%1.3%9.3%2.3%2.3%1.3%“一带一路”沿线日韩北美南美欧洲非洲澳洲其他93Px00w%0 0%橡胶塑料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工化纤20212022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2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93:国内主要国内主要轮胎企业海外布局情况轮胎企业海外布局情况 公司公司 海外基地海外基地 项目阶段项目阶段 投产半钢(万条)投产半钢(万条)投产全钢(万条)投产全钢(万条)投产时间投产时间 在建半钢(万条)在建半钢(万条)在建全钢(万条)在建全钢(万条)预计投产时间预计投产时间 赛轮轮胎 越南 一期 300 2013 年 二期 480 2015 年 ACTR 265 2019 年 全钢追加 120 2017 年 其他(含三期)470 80 350 60 2024-2025 年 柬埔寨 一期 900 2021 年 全钢追加 90 2023 年 75 2024 年 半钢追加 1200 2025 年 印度尼西亚 一期 300 60 2025 年 墨西哥 一期 600 165 2025 年 合计合计 2150 555 2450 360 玲珑轮胎 泰国 一期 200 2014 年 二期 1000 120 2015 年 改扩建 100 100-塞尔维亚 一期 80 2023 年 1200 80 半钢 2025 年,全钢2024 年 合计合计 1300 300 1200 80 森麒麟 泰国 一期 1000 2015 年 二期 600 200 2022 年 摩洛哥 一期 1200 2024 年 西班牙 一期 1200 2026 年 合计合计 1600 200 2400 通用股份 泰国 一期 600 100 2020 年 二期 600 50 2025 年 柬埔寨 一期 300 50 2023 年 200 40 2024 年 二期 350 75 2025 年 合计合计 1500 200 550 115 浦林成山 泰国 一期 400 80 2020 年 二期 400 120 2022 年 三期 200 2024 年 合计合计 800 200 200 中策橡胶 泰国 一期 500 2015 年 二期 350 210 2018 年 三期 500 140 2021 年 合计合计 1350 350 青岛双星 越南 锦湖越南 500 -扩建 300 80 2022 年 柬埔寨 一期 700 2025 年 合计合计 800 80 700 华谊集团 泰国 收购华谊香港 180 2018 年 贵州轮胎 越南 一期 120 2022 年 二期 90 2023 年 5 2024 年 三期 600 2025 年 合计合计 210 600 5 合计合计 9500 2275 8100 560 注:华谊泰国轮胎类型为载重胎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中国化工报,轮胎世界网,华泰研究 塑料方面,在汽车、机电等中游制造业出海背景下,叠加企业获取增量市场的动力,我国塑料企业正逐步从单纯贸易型出口转向在海外建立研发或生产基地。通过海外建厂企业得以贴近主要消费地区,既有利于节省运输成本,同时可以增加响应速度及供应稳定性,以更好满足生产企业需求。根据雅式橡塑网 2024 年问卷调查显示,对于海外企业供货商选择方面,40.93%-47.66%的生产商愿意优先考虑就近供货商,希望原有配套供货商在海外建厂。如金发科技自 2013 年先后建立了印度金发、美国金发、欧洲金发、马来西亚金发等海外子公司,选址与塑料主要消费地区高度一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3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图表图表94:塑料行业海外建塑料行业海外建厂不完全统计厂不完全统计 企业名称企业名称 海外基地海外基地 设立设立/收购时间收购时间 产能(万吨产能(万吨/年)年)备注备注 金发科技 印度金发 2013 年 5 月 13.5 2013 年收购,现为印度最大改性新材料生产基地 美国金发 2015 年 2 月 1.2 2022 年销售额 6500 万美元 马来西亚金发 2015 年 8 月 4.5-欧洲金发 2016 年 1 月 3.5 主要服务于德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越南金发-6 万吨在建,预计 2024 年 12 月完工 波兰、墨西哥规划中 普利特 美国普利特 2015 年-2015 年收购美国 wellman 公司 道恩股份 道恩英德尔(俄罗斯)2021 年-2022 年投产,生产销售改性 ABS 和改性 PP 沃特股份 越南沃特 2023 年-2023 年已进入量产阶段 会通股份 会通新材料国际(泰国)2022 年 3 2023 年一期投产 注:改性塑料行业无产能概念,上表相关产能数据仅供参考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东方网,华泰研究 重点推荐公司重点推荐公司 图表图表95:重点推荐公司一览表重点推荐公司一览表 最新收盘价最新收盘价 目标价目标价 市值市值(百万百万)EPS(元元)PE(倍倍)股票名称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当地币种当地币种)(当地币种当地币种)(当地币种当地币种)2023 2024E 2025E 2026E 2023 2024E 2025E 2026E 万华化学 600309 CH 买入 76.36 104.48 239,751 5.36 4.75 6.53 7.41 14.25 16.08 11.69 10.30 卫星化学 002648 CH 增持 18.23 20.35 61,410 1.42 1.61 1.85 2.30 12.84 11.32 9.85 7.93 森麒麟 002984 CH 买入 25.16 38.09 25,901 1.33 2.33 2.93 3.53 18.92 10.80 8.59 7.13 赛轮轮胎 601058 CH 买入 14.53 20.67 47,776 0.94 1.38 1.59 1.79 15.46 10.53 9.14 8.12 金发科技 600143 CH 增持 8.60 9.73 22,675 0.12 0.36 0.54 0.71 71.67 23.89 15.93 12.11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预测 图表图表96:重点推荐公司最新重点推荐公司最新观点观点 股票名称股票名称 最新观点最新观点 万华化学万华化学(600309 CH)公司公布三季度业绩:Q3 实现收入 505 亿元,同环比 12.5%/-0.7%,归母净利 29 亿元,同环比-29.4%/-27.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1476 亿元,yoy 11.4%,归母净利 111 亿元(扣非后 109 亿元),yoy-12.7%(扣非后 yoy-12.1%)。公司业绩低于我们前瞻预期(42 亿元),主要是部分产品价格价差仍有承压,叠加烟台、欧洲主要装置检修影响三季度利润下滑较大。伴随检修结束与新项目投产,预计 25-26 仍有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公司三季度检修影响以及主要产品未见明显改善,我们预测公司 24-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149/205/233 亿元(前值 175/206/23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 37%/ 14%,对应 EPS 为 4.75/6.53/7.41 元。结合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平均 14xPE,考虑公司聚氨酯行业龙头地位,给予公司 24 年 16xPE,目标价 104.48 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报告发布日期:2024 年 10 月 29 日 点击下载全文:万华化学点击下载全文:万华化学(600309 CH,买入买入):Q3 业绩承压,新项目有望逐步兑现业绩承压,新项目有望逐步兑现 卫星化学卫星化学(002648 CH)卫星化学 10 月 21 日发布三季报:Q3 实现收入 128.7 亿元,同环比 9.9%/ 21.5%,归母净利 16.4 亿元,同环比 2.1%/ 58.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322.8 亿元,yoy 0.7%,归母净利 36.9 亿元(扣非后 40.9 亿元),yoy 7.6%(扣非后 yoy 20.5%)。公司 Q3 业绩同环比增长,超出我们的前瞻预期(15.0 亿元),主要系 Q2 集中检修后装置复产。考虑公司新项目陆续投产放量,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增厚,维持“增持”评级。考虑 24 年下半年以来 C3/C2 产品景气复苏低于此前预期,我们预计公司 24-26 年归母净利润 54/62/77 亿元(前值 57/62/76 亿元),同比增速为 13.0%/ 15.1%/ 24.4%,对应 EPS 为 1.61/1.85/2.30 元,参考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平均 10.3xPE,考虑公司气头烯烃领域成本优势,给予公司 25 年 11.0 xPE,目标价 20.35 元,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报告发布日期:2024 年 10 月 21 日 点击下载全文:卫星化学点击下载全文:卫星化学(002648 CH,增持增持):Q3 净利同环比增长,长期成长性可期净利同环比增长,长期成长性可期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4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股票名称股票名称 最新观点最新观点 森麒麟森麒麟(002984 CH)森麒麟 10 月 18 日发布三季报:Q3 实现收入 22.30 亿元,同环比 1.1%/ 11.8%,归母净利 6.48 亿元,同环比 67.5%/ 13.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63.40 亿元,yoy 10.4%,归母净利 17.26 亿元(扣非后 17.18 亿元),yoy 73.7%(扣非后 yoy 79.4%),对应每股收益(摊薄)1.68 元。公司 Q3 业绩同环比增长,略低于我们的前瞻预期(7 亿元),我们认为主要是受海运费高位影响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汇兑损失影响。考虑公司摩洛哥工厂投产,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增厚,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公司半钢胎订单持续供不应求、三季度以来海运费有所回落,我们预计公司 24-26 年归母净利润 23.9/30.2/36.3 亿元(前值 22.8/30.1/36.3 亿元),同比增速为 75%/ 26%/ 20%,对应 EPS 为 2.33/2.93/3.53 元,参考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平均 12xPE,考虑未来公司海外项目贡献增量业绩,给予公司 25 年 13xPE,目标价 38.09 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滑风险,新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报告发布日期:2024 年 10 月 19 日 点击下载全文:森麒麟点击下载全文:森麒麟(002984 CH,买入买入):Q3 业绩增长,摩洛哥项目正式投产业绩增长,摩洛哥项目正式投产 赛轮轮胎赛轮轮胎(601058 CH)公司公布三季度业绩:Q3 营收 84.74 亿元,同环比 14.8%/ 7.8%,归母净利 10.92 亿元,同环比 11.5%/-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236.28 亿元,yoy 24.3%,归母净利 32.44 亿元(扣非后 31.26 亿元),yoy 60.2%(扣非后 yoy 49.0%)。公司 Q3 业绩基本符合我们前瞻预期(10.5 亿元)。公司公布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 0.15 元(含税)。伴随公司海外项目落地以及原材料与海运费的高位回落,预计 25-26年公司业绩仍有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4-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45.5/52.3/59.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7%/ 15%/ 13%,对应 EPS 为 1.38/1.59/1.79 元。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平均 9xPE 估值,考虑公司海外布局优势与品牌力持续提升,给予公司 25 年 13xPE,目标价 20.67 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滑风险,新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风险,国际贸易壁垒风险。报告发布日期:2024 年 10 月 29 日 点击下载全文:赛轮轮胎点击下载全文:赛轮轮胎(601058 CH,买入买入):Q3 业绩同比增长,全球化持续推进业绩同比增长,全球化持续推进 金发科技金发科技(600143 CH)公司公布三季度业绩:Q3 实现收入 171.18 亿元,同环比 22.8%/ 33.3%,归母净利 3.03 亿元,同环比 1886.4%/ 9.8%。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04.65 亿元,yoy 18.0%,归母净利 6.83 亿元(扣非后 6.35 亿元),yoy 41.0%(扣非后 yoy 84.3%)。公司三季度业绩符合我们前瞻预期(3亿元)。预计伴随下游需求释放以及石化产品价格价差修复,公司 25-26 年业绩仍有改善空间。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4-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9.6/14.1/18.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03%/ 47%/ 33%,对应 EPS 为 0.36/0.54/0.71 元。选取可比公司 20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平均 18xPE 作为参照,给予公司 2025 年 18xPE,目标价 9.73 元(前值 7.56 元),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滑风险,新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报告发布日期:2024 年 10 月 30 日 点击下载全文:金发科技点击下载全文:金发科技(600143 CH,增持增持):Q3 业绩环比略增,新材料逐步发力业绩环比略增,新材料逐步发力 资料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预测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复盘具有主观性复盘具有主观性:由于复盘具有一定主观性,可能会影响结论的可靠性。化工品需求波动:化工品需求波动:化工品的整体需求依赖宏观环境,若未来国内地产、家电、纺服等终端需求下滑或改善不及预期,以及海外和出口需求下滑,化工周期品仍可能面临盈利低迷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化工较多子行业国内出口占比较高,且部分化工品虽未直接出口,但将能以制品等形式伴随下游产品销售至海外,同时近年来国内化工企业亦逐步增加全球化布局。若海外需求出现下滑,出口和出海产品景气和企业盈利或面临压力。图表图表97:报告提及公司列表报告提及公司列表 公司公司 代码代码 公司公司 代码代码 公司公司 代码代码 公司公司 代码代码 公司公司 代码代码 巴斯夫 BASF DF 中国石化 600028 CH 万华化学 600309 CH 卫星化学 002648 CH 陶氏 DOW US LG 化学 051590 KS 中国石油 601857 CH 埃克森美孚 XOM US 台塑 1301 TW 液化空气-三菱化学 4188 JP 赢创 EVK DF 沙比克 2020 TD 林德 LIN US 先正达集团 未上市 信实工业 500325 BO 东方盛虹 000301 CH 利安德 LYB US 英力士 未上市 荣盛石化 002493 CH 恒力石化 600346 CH 因多拉玛 IVL THA 雅拉 YAR OL 布拉斯克-壳牌 SHEL US 科思创 1COV GR 乐天 011170 KS 东丽 3402 JP 美盛 MOS US 三井住友 8316 JP 胜高 3436 JP 三井化学 4183 JP 瓦克 WCH DF MEMC 未上市 小松 6301 JP 东芝 未上市 LG Siltron 未上市 Okmetic 未上市 环球晶圆 6488 TWO 世创电子 未上市 合盛硅业 603260 CH 埃肯-新安股份 600596 CH 兴发集团 600141 CH 东岳硅材 300821 CH 恒业成 未上市 三友化工 600409 CH 迈图 未上市 西湖化学 未上市 Oxy Vinyl 未上市 中泰化学 002092 CH 新疆天业 600075 CH 信发集团 未上市 青岛海湾化学 未上市 Tenneco 未上市 Firestone 未上市 赛轮轮胎 601058 CH 森麒麟 002984 CH 玲珑轮胎 601966 CH 通用股份 601500 CH 金发科技 600143 CH 沃特股份 002886 CH 华谊集团 600623 CH 中策橡胶 未上市 贵州轮胎 000589 CH 三角轮胎 601163 CH 普利特 002324 CH 道恩股份 002838 CH 青岛双星 未上市 会通股份 688219 CH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5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免责免责声明声明 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 本人,张雄、庄汀洲,兹证明本报告所表达的观点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对标的证券或发行人的个人意见;彼以往、现在或未来并无就其研究报告所提供的具体建议或所表迖的意见直接或间接收取任何报酬。一般声明及披露一般声明及披露 本报告由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本报告所载资料是仅供接收人的严格保密资料。本报告仅供本公司及其客户和其关联机构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为“华泰”)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以往表现并不能指引未来,未来回报并不能得到保证,并存在损失本金的可能。华泰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华泰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不是 FINRA 的注册会员,其研究分析师亦没有注册为 FINRA 的研究分析师/不具有 FINRA 分析师的注册资格。华泰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购买或出售所述证券的要约或招揽。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华泰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影响所预测的回报。华泰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华泰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为该公司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或向该公司招揽业务。华泰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华泰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华泰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华泰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有关该方面的具体披露请参照本报告尾部。本报告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在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下不允许向其发送、发布的机构或人员,也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因可得到、使用本报告的行为而使华泰违反或受制于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的机构或人员。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无论整份或部分)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需在使用前获取独立的法律意见,以确定该引用、刊发符合当地适用法规的要求,同时注明出处为“华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中国香港中国香港 本报告由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在香港由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向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及其附属法律规定的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的客户进行分发。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监管,是华泰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香港获得本报告的人员若有任何有关本报告的问题,请与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联系。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6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香港香港-重要监管披露重要监管披露 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雇员或其关联人士没有担任本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或发行人的高级人员。森麒麟(002984 CH)、赛轮轮胎(601058 CH):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关联公司实益持有标的公司的市场资本值的 1%或以上。有关重要的披露信息,请参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网页 https:/.hk/stock_disclosure 其他信息请参见下方“美国“美国-重要监管披露”重要监管披露”。美国美国 在美国本报告由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向符合美国监管规定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发表与分发。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是美国注册经纪商和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注册会员。对于其在美国分发的研究报告,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根据1934 年证券交易法(修订版)第 15a-6 条规定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人员解释,对本研究报告内容负责。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联营公司的分析师不具有美国金融监管(FINRA)分析师的注册资格,可能不属于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的关联人员,因此可能不受 FINRA 关于分析师与标的公司沟通、公开露面和所持交易证券的限制。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是华泰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任何直接从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收到此报告并希望就本报告所述任何证券进行交易的人士,应通过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进行交易。美国美国-重要监管披露重要监管披露 分析师张雄、庄汀洲本人及相关人士并不担任本报告所提及的标的证券或发行人的高级人员、董事或顾问。分析师及相关人士与本报告所提及的标的证券或发行人并无任何相关财务利益。本披露中所提及的“相关人士”包括 FINRA定义下分析师的家庭成员。分析师根据华泰证券的整体收入和盈利能力获得薪酬,包括源自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森麒麟(002984 CH)、赛轮轮胎(601058 CH):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实益持有标的公司某一类普通股证券的比例达 1%或以上。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及/或不时会以自身或代理形式向客户出售及购买华泰证券研究所覆盖公司的证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债券(包括衍生品)华泰证券研究所覆盖公司的证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债券(包括衍生品)。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及/或其高级管理层、董事和雇员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任何证券(或任何相关投资)头寸,并可能不时进行增持或减持该证券(或投资)。因此,投资者应该意识到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新加坡新加坡 华泰证券(新加坡)有限公司持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资本市场服务许可证,可从事资本市场产品交易,包括证券、集体投资计划中的单位、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品合约和场外衍生品合约,并且是财务顾问法规定的豁免财务顾问,就投资产品向他人提供建议,包括发布或公布研究分析或研究报告。华泰证券(新加坡)有限公司可能会根据财务顾问条例第 32C 条的规定分发其在华泰内的外国附属公司各自制作的信息/研究。本报告仅供认可投资者、专家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使用,华泰证券(新加坡)有限公司不对本报告内容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您是非预期接收者,请您立即通知并直接将本报告返回给华泰证券(新加坡)有限公司。本报告的新加坡接收者应联系您的华泰证券(新加坡)有限公司关系经理或客户主管,了解来自或与所分发的信息相关的事宜。评级说明评级说明 投资评级基于分析师对报告发布日后 6 至 12 个月内行业或公司回报潜力(含此期间的股息回报)相对基准表现的预期(A 股市场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 500 指数,台湾市场基准为台湾加权指数,日本市场基准为日经 225 指数,新加坡市场基准为海峡时报指数,韩国市场基准为韩国有价证券指数,英国市场基准为富时 100 指数),具体如下: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增持:增持:预计行业股票指数超越基准 中性:中性:预计行业股票指数基本与基准持平 减持:减持:预计行业股票指数明显弱于基准 公司评级公司评级 买入:买入:预计股价超越基准 15%以上 增持:增持:预计股价超越基准 5%持有:持有:预计股价相对基准波动在-15%5%之间 卖出:卖出:预计股价弱于基准 15%以上 暂停评级:暂停评级:已暂停评级、目标价及预测,以遵守适用法规及/或公司政策 无评级:无评级:股票不在常规研究覆盖范围内。投资者不应期待华泰提供该等证券及/或公司相关的持续或补充信息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7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法律实体法律实体披露披露 中国中国: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香港香港: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证监会核准的“就证券提供意见”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AOK809 美国美国: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成员,具有在美国开展经纪交易商业务的资格,经营业务许可编号为:CRD#:298809/SEC#:8-70231 新加坡:新加坡:华泰证券(新加坡)有限公司具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资本市场服务许可证,并且是豁免财务顾问。公司注册号:202233398E 北京北京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丰盛胡同28号太平洋保险大厦A座18层/邮政编码:100032 电话:86 10 63211166/传真:86 10 63211275 电子邮件:ht- 上海上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8号保利广场E栋23楼/邮政编码:200120 电话:86 21 28972098/传真:86 21 28972068 电子邮件:ht-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南京 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228 号华泰证券广场1 号楼/邮政编码:210019 电话:86 25 83389999/传真:86 25 83387521 电子邮件:ht- 深圳深圳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5999 号基金大厦10 楼/邮政编码:518017 电话:86 755 82493932/传真:86 755 82492062 电子邮件:ht- 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 99 号中环中心 53 楼 电话: 852-3658-6000/传真: 852-2567-6123 电子邮件: 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 美国纽约公园大道 280 号 21 楼东(纽约 10017)电话: 212-763-8160/传真: 917-725-9702 电子邮件:Huataihtsc- 华泰证券(新加坡)有限公司华泰证券(新加坡)有限公司 滨海湾金融中心 1 号大厦,#08-02,新加坡 018981 电话: 65 68603600 传真: 65 65091183 版权所有2024年华泰证券股 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11-20 3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CEMF:2024中国传统能源地区低碳转型路径与政策——以煤炭三角区为例(45页).pdf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前期研究报告前期研究报告 中国传统能源地区低碳转型路径与政策中国传统能源地区低碳转型路径与政策 以煤炭三角区为例以煤炭三角区为例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20202 24 4 年年会年年会 2024 年年 10 月月 I 前期研究前期研究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 (中外组长、成员、支持专家及协调员姓名、单位、职务/职称)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姓名姓名 单位单位 中外组长中外组长 王金南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Pete Harrison 美国环保协会 中外成员中外成员 蔡博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张立 清华大学 张佳丽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侯琳静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郭静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臧宏宽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吴赟龙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贾敏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秦虎 美国环保协会 高霁 美国环保协会 甘奕维 美国环保协会 高剑峰 山西省社科院(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姚西龙 太原理工大学 李慧 太原科技大学 王建新 太原理工大学 II 寇静娜 太原理工大学 赵文婷 太原理工大学 李静 太原理工大学 王文熹 太原师范学院 王香增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王苏健 西安科技大学 王宏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杭栓柱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 杨帆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 尹伟康 宁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程志 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 刘硕 宁夏电力设计院能源规划研究中心 陈琳 宁夏电力设计院能源规划研究中心 杨丽蓉 宁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周霞 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 闫吉春 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 支持专家支持专家 Mandy Rambharos 美国环保协会 Bla Galgczi European Trade Union Institute 刘世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黄少中 中国能源研究会 郭敬“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韩文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III 胡秀莲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姜克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中方协调员中方协调员 蔡博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外方协调员外方协调员 高霁 美国环保协会 *本前期研究项目组联合组长、成员以其个人身份参加研究工作,不代表其所在单位,亦不代表国合会观点。IV 执行摘要 一、转型摆脱化石能源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能源分一、转型摆脱化石能源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能源分布区域性差异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布区域性差异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实现巴黎协定1.5长期温控目标需要持续的减排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28 次缔约方大会(COP28)明确提出各国要“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统中转型摆脱化石燃料”,并且提出到 203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相对于 2022 年提高三倍,加速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同时,COP28 指出能源分布区域性差异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本项目首次提出中国煤炭三角区概念,研究该地区低碳转型对于推二、本项目首次提出中国煤炭三角区概念,研究该地区低碳转型对于推动我国乃至世界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动我国乃至世界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首次提出中国煤炭三角区概念,包括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四省区。煤炭三角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煤炭基地,煤炭资源丰富。2023 年四省区煤炭产量分别达到 12.1 亿吨、1 亿吨、7.6 亿吨和 13.8 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 74%。煤炭三角区是中国典型的、甚至是唯一一个大型煤炭能源聚集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对煤炭资源过度依赖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模式,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四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均处于全国前列。煤炭三角区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面临巨大挑战,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针对煤炭三角区开展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相关研究,可以为全国乃至全球传统能源地区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三、三、煤炭三角区的能源转型研究对于改变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和推动公煤炭三角区的能源转型研究对于改变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和推动公正转型发挥重要作用。正转型发挥重要作用。煤炭三角区长期以来对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和依赖,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转型过程中公平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本项目对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进行研究,制定相关战略规划、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促进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与产业转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煤炭三角区区域公平、生态公平和就业公平提供可行路径。四、四、基于基于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CAEP-CP 2.0),建立煤炭三角区建立煤炭三角区“黑色能源“黑色能源蓝色能源蓝色能源绿色能源”绿色能源”能源转型路径能源转型路径。基于项目组建立的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CAEP-CP 2.0),充分考虑三角区内资源禀赋、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跨省电力交换、电网规划等数据,科学评估煤炭三角区可再生能源潜力,建立在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约束下的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路径,推动煤炭三角区实现“黑色能源(现状)蓝色能源(2035 年)绿色能源(2060 V 年)”的转型之路。五、五、提出煤炭三角区在传统煤炭产业退出和新能源一体化发展下的产业提出煤炭三角区在传统煤炭产业退出和新能源一体化发展下的产业转型方向。转型方向。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基于产业现状、国际国内经验和最新研究进展,研判煤炭三角区煤炭相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转型方向,挖掘产业能源一体化发展模式,并依托新能源资源和制造业要素等区域优势资源,综合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力消纳、氢能存储、CCUS等维度进行分析,提出区域内“风光 ”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体系,为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提供技术指导。六、六、识别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路径下区域、就业和生态公平协同发展新识别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路径下区域、就业和生态公平协同发展新机遇。机遇。研究基于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分析能源转型与煤炭三角区产业转型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结合能源转型与煤炭三角区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的关系,识别区域公平、就业公平、生态公平等公正转型视角下的发展新机遇,并提出保障公正转型的决策建议。七、七、建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的国家级协调机制,以全国一盘棋的大局,建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的国家级协调机制,以全国一盘棋的大局,为中国化石能源聚集区的低碳转型开辟道路、建章立制为中国化石能源聚集区的低碳转型开辟道路、建章立制。建议成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领导小组,建立煤炭三角区一体化转型协作机制。合理确定煤炭三角区在全国一盘棋下梯次达峰的功能定位,充分考虑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需求,明确全国对煤炭三角区的煤炭和煤电外送需求,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制定鼓励新能源发电的优惠政策,建立电网消纳的绿色通道,激励非化石能源发电出力。优化煤炭三角区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和考核办法。同时,充分考虑传统能源低碳转型对于弱势人群、就业、生态等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探索建立公正转型机制。鼓励煤炭三角区与国际煤炭地区建立交流渠道,引领全球煤炭地区低碳转型。八、八、举煤炭三角区全区之力建立“零碳电力产业和贸易特区”,为面向举煤炭三角区全区之力建立“零碳电力产业和贸易特区”,为面向出口的企业提供“零碳电力”认证,以特区的外溢效应带动煤炭三角区产业出口的企业提供“零碳电力”认证,以特区的外溢效应带动煤炭三角区产业突破性转型突破性转型。建议煤炭三角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全面建立“零碳电力产业和贸易特区”(简称“零碳特区”)机制,发挥土地广阔、新能源装机量大且与化石能源灵活互补潜力优势,利用区域微电网新业态,以全区电力系统保障特区的零碳电力长期连续供应,并提供优惠的进出口税收政策,面向全球大力吸引出口型企业入驻“零碳特区”。“零碳特区”内部建设零碳数字认证体系,对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赋予园区内产品可追溯、符合国际标准的“零碳认证”标识。建立“零碳电力产业和贸易特区”有望突破煤炭三角区新能源消纳和产业转型困境,有助于我国探索有效应对国际贸易碳规 VI 锁。九、九、设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基金,撬动全区低碳转型技术升级和保障设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基金,撬动全区低碳转型技术升级和保障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建议采取“政府引导基金 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机构 企业投资者”的混合融资模式,通过公共资本和国际开发资本以优惠价格提供资本,驱动以市场价格提供资金的私营资本进场。其中,由煤炭三角区各省国资控股集团及各类绿色产业资金等组成催化资本,由来自煤炭税收和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投资组成公共资本,吸引私营资本。可由煤炭三角区省级金融控股集团共同组建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转型基金的专职管理。关键词:煤炭三角区;关键词:煤炭三角区;中国;低碳转型;新能源;碳达峰碳中和中国;低碳转型;新能源;碳达峰碳中和 VII 术语表术语表 缩略词 注释 CAEP-CP 2.0 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 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Coal Triangle Area 煤炭三角区 COP28(28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 ETS(Emissions Trading System)碳排放交易系统 EGD(European Green Deal)欧洲绿色协议 ESR(Effort Sharing Regulation)努力分担条例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国际能源署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JTF(Just Transition Fund)公正转型基金 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 UNFCCC(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SCF(Social Climate Fund)社会气候资金 1 目录 执行摘要执行摘要.1 1.引言引言.2 2.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和意义.2 2.1.研究背景.2 2.2.研究区域概况.3 3.国际国内能源转型经验与启示国际国内能源转型经验与启示.4 3.1.国际能源转型案例分析.5 3.2.国际公正转型案例分析.7 4.煤炭三角区现状分析和达峰路径煤炭三角区现状分析和达峰路径.9 4.1.现状分析.10 4.2.煤炭三角区 20102023 年历史转型效果评估.14 5.煤炭三角区转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煤炭三角区转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6 5.1.煤炭三角区在近 15 年的能源转型中动力不足,未能推动整体取得明显成效.16 5.2.煤炭三角区过度依赖煤炭相关产业并形成路径依赖,未来面临碳锁定风险.16 5.3.重点地区转型取得良好突破,已催生一批新兴产业.17 6.转型路径分析转型路径分析.17 6.1.煤炭三角区碳排放路径.18 6.2.能源转型路径.20 6.3.技术转型路径.22 6.4.产业转型路径.22 7.公正转型公正转型.23 8.政策建议政策建议.24 8.1.建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的国家级协调机制.24 8.2.建立“零碳电力产业和贸易特区”.25 8.3.设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基金.2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6 附录附录 A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1 1.研究技术路线.31 2.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 CAEP-CP 2.0.32 3.开展现场调研和会议研讨.35 2 1.引言引言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设立“中国传统能源地区低碳转型研究项目”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美国环保协会作为该项目的中外课题组长单位。本项目聚焦煤炭三角区的绿色低碳转型,兼顾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公平公正和能源安全等问题,构建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制定全面的产业转型升级方案,为传统能源地区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气候变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尽早尽快实现。2.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和意义 2.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2.1.1.第第 28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明确提出全球各国应逐步淘汰化石燃)明确提出全球各国应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国际上已达成料的使用,国际上已达成一系列关于退煤的倡议一系列关于退煤的倡议 2023 年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2 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博城举办的 COP28 上达成的阿联酋共识,被普遍视为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这一协议首次明确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目标:各国要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统中实现摆脱化石燃料的转型。除了提出摆脱化石能源的目标外,阿联酋共识还明确了到 2030 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增加三倍的具体目标。国际上已经有大量关于退煤和脱碳的相关研究。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旨在评估和讨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以及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转移等方面所采取的行动。2.1.2.党中央高度重视双碳目标下的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但面临传统行业高碳党中央高度重视双碳目标下的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但面临传统行业高碳锁定风险锁定风险 2024 年 8 月 11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2024 年 7 月 30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标志碳排放双控制度走向执行阶段。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是全世界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最短、减碳规模最大、降幅速度最快的国家。根据项目组相关研究,2020 年中国重点行业(包括电力、钢铁、水泥和石化行业)3 碳锁定为 1960 亿吨,为全球各国最高,占中国碳预算比例高达 65%,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构成巨大挑战。亟需提前管理能源基础设施,避免高碳锁定,降低或避免资产搁浅造成的损失,逐渐摆脱对煤炭的路径依赖。2.1.3.中国煤炭三角区(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四省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能中国煤炭三角区(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四省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能源聚集区,面临着严峻的转型挑战源聚集区,面临着严峻的转型挑战 中国的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在地理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煤炭三角区(包括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四省区)煤炭和新能源资源丰富,2023 年四省区的煤炭产量分别达到 12.1 亿吨、1 亿吨、7.6 亿吨和 13.8 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 74.4%。同时该区域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约 16.8%,且分布了高达 28%的风电装机和 15%的太阳能装机,风光资源潜力很大。在严峻的转型挑战形势下,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终端能源电气化、产业能源一体化等目标,实现能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2.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域概况 煤炭三角区占据全国 16.8%的土地面积,占全国 7.48%的人口(2023 年),创造了全国 7.1%的 GDP(2023 年)。2023 年全国人均 GDP 为 8.9 万元,煤炭三角区除内蒙古人均 GDP 高于平均水平外,山西、宁夏、陕西人均 GDP 分别为 7.4 万元、7.3 万元、8.5 万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山西和宁夏人均 GDP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8%。4 图 2-1 煤炭三角区地理位置图 3.国际国内能源转型经验与启示国际国内能源转型经验与启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因此与煤炭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煤炭产量仍在增长,预计将在 2027 年达到峰值。与此同时,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生产和电力移动性方面处于世界领导者位置。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就业的影响来看,中国的绿色转型都是大有裨益的。绿色经济的动态发展是在仍在增长的煤炭(或更广泛意义上的化石燃料)驱动的经济之上出现的。中国尚未面临能源转型潜在的负面就业或社会影响。与欧洲相比,这是一个主要的区别,因此,来自欧洲的经验和实践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将有助于中国顺利渡过即将到来的能源转型的新阶段。5 3.1.国际能源转型案例分析国际能源转型案例分析 在欧洲绿色协议和相关法律实施方案的保护伞下,欧盟对绿色转型拥有最全面的监管框架。该框架结合了市场机制(如欧洲碳排放交易系统)、法规、标准、激励措施、补贴和税收。所有这些都需要由 27 个成员国转化为国家立法。欧盟和国家层面之间也在进行着很多政策协调。欧盟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表现是令人信服的,它已经实现了排放与GDP 增长的绝对脱钩。专栏专栏 3-1 欧盟能源转型欧盟能源转型 问题:问题: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欧盟需要加快绿色投资,不仅要满足自身的气候目标,还要面临绿色制造业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在 2021 年,欧盟委员会计算出,为了实现欧洲绿色协议 EGD(European Green Deal)的目标,每年将需要 5200 亿欧元的额外投资。如果要达到 2030 年的欧盟气候目标,平均每年的投资需求至少为 8130 亿欧元。基于目前的投资水平,欧洲每年的气候投资赤字估计为 4060亿欧元。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进展缓慢: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进展缓慢:IEA 关于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和能源组成的数据也显示了欧盟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进展相对缓慢。在 2020 年停滞之后,2021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提高了 20%。与此同时,欧盟的可再生能源比率从 2020 年的 22%增长到 2022 年的 23%。IEA 指出,2020 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能源需求下降,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显著减少,从而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比率。然而,在 2021 年,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增长保持稳定,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却经历了快速反弹。欧盟与国家层面之间碎片化、复杂的治理机制:欧盟与国家层面之间碎片化、复杂的治理机制:作为一个政治联盟,欧盟也是一个特殊的结构,而不是一个民族国家,没有联邦结构,欧盟层面的政策和目标都是通过复杂的协调机制来实现的。气候和能源政策的治理是复杂的,而且并不总是透明的。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解决方案:解决方案:6 欧盟自视为气候政策的领导者,是全球其他地区的榜样,并且是一个拥有最高气候雄心的地区。2019 年推出的欧洲绿色协议(EGD)中也明确表示,欧盟致力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到 2050 年实现气候中和的地区。这一目标也植根于欧洲气候法,这是 EGD 的一部分。虽然欧盟并未正式承认其作为全球排放累积量最大贡献者的责任,不愿意为追溯性的法律损失和损害赔偿提供依据,但在背后,这是其采纳高雄心脱碳战略的一个动机。欧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其脱碳议程制定了全面和非常详细的立法框架的地区。EGD 不仅设定了目标,而且有一个非常详细和部分绑定的实施框架,称为“Fit for 55”立法包。欧洲的气候雄心根植在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巴黎目标的坚定承诺以及欧洲绿色协议的立法方案中。脱碳议程并不是气候狂热精英的模糊愿景,而是一个政治和经济现实。这一由政策驱动的过程从根本上重塑了经济活动(生产、消费、流动性、贸易和投资)。政策工具包括市场机制、监管、标准设定、激励措施、税收、征税和关税之间的微妙平衡。根据欧洲绿色协议和“Fit for 55”立法方案,到 2030 年,欧盟 27 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比 1990 年的水平减少 55%:这将使气候中和目标能够在 2050 年实现,正如欧洲气候法所规定的。成员国没有统一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努力分担条例(ESR)为每个成员国设定了具有约束力的目标,要求在不包括在排放交易体系(ETS)中的部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例如交通、农业、建筑和废物处理这些部门加起来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60%。效果:效果: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以追踪各个成员国在 2021 年之前是如何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的,考虑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报告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1)。在欧盟 27 国中,2021 年的净排放量比 1990 年水平下降了 30.4%。然而,数据显示成员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 LULUCEF 代表“土地使用、土地使用变化和林业”:这包括了农田、草地、湿地、森林和定居点的管理,以及包括植树造林等土地使用变化。目前,欧盟的土地使用部门吸收的温室气体比排放的要多,但在欧盟 27 国水平上,有或没有 LULUCEF 的温室气体减排差异并不显著。LULUCEF 在许多成员国的排放减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瑞典、立陶宛和拉脱维亚。7 表现最好的三个国家是瑞典、罗马尼亚和立陶宛,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减少了 76%、71%和 67%。在世界主要地区中,欧盟成功地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并实现了排放与 GDP 增长的绝对脱钩。欧盟 27 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和 GDP 趋势数据说明有可能将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与 GDP 脱钩。在这 26 年间,欧盟 27 国的 GDP 增长了 50%,而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 23.6%。当考虑到这种下降的各种驱动因素时,需要注意的是,燃料燃烧占 2021 年欧盟 27 国排放总量的 75.4%。欧盟统计局指出了减排背后的两个主要因素: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变化。欧盟成员国正在逐步淘汰煤炭行业,在整个欧洲,能源生产方面的煤炭正在逐步淘汰。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已经制定了一项计划,并在最后期限前实现无煤生产。在能源生产中逐步淘汰煤炭是大多数成员国明确的政策目标。除德国以外,所有西欧的欧盟成员国都计划最迟在 2030 年前逐步淘汰煤炭,德国宣布将在2038 年结束。这些“逐步淘汰国家”几乎是过去十年硬煤产量下降的原因。因此,虽然西欧正在逐步淘汰煤炭,但对中欧和东欧的新成员国来说,情况却更加复杂。斯洛伐克计划在 2023 年退出煤炭,但将在 2024 年完成,匈牙利将在 2025年逐步淘汰煤炭。波兰在 2020 年 9 月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同意在 2049 年之前逐步淘汰煤炭开采,逐步淘汰煤炭进行能源生产目前还不在议程上。与此同时,保加利亚(2040 年)、捷克、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设定淘汰煤炭的时间为 2033年,罗马尼亚时间为 2032 年。3.2.国际公正转型案例分析国际公正转型案例分析 欧盟的经验对中国最有用的地方在于,欧盟试图从社会和劳动力的角度来管理绿色转型。当中国进入煤炭经济转型的阶段,煤炭经济将开始萎缩,地区和企业的经济重组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时,欧洲的“公正转型”的做法可能会有所帮助。即使是绿色转型(服务于人类的共同利益)也不能违背人民的意愿被强制通过。他们宣称的目标是“任何人都不应该落在后面”。详细的政策配合可用资源,例如,动用公正转型基金和社会气候基金来支持和促进就业转型,为碳密集型地区的经济多元化做出贡献,并解决气候政策的分配效应。欧盟也非常强调绿色转型的参与性层面。公众、利益攸关方、工会和工人需要参与政 8 策制定过程、政策的执行和监测。欧盟还认识到,采取公正的转型方式也是整个转型成功的关键。专栏专栏 3-2 国际公正转型国际公正转型 问题:问题:脱碳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未来几十年里,相关的重组过程将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会产生巨大的就业和社会影响。欧盟气候政策方法的另一个优势是认识到这一整个经济的划时代转型需要考虑到就业和分配效应,换句话说,这一转型是需要公正的。从功能的角度来看,仅仅是转型就可以被解释为两个主要维度:“结果”和“过程”。结果应该是一个零碳世界中的包容性社会,其中不平等现象较少,且有质量的工作,凭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督。从“过程”的角度来看,转型有两个主要支柱:一是处理气候政策的分布效应,另一个是处理就业转型的管理。欧盟的公正转型方法侧重于解决脱碳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影响,包括失业、就业转变和技能发展。第二个重点是处理气候政策的分配效应,包括能源和交通,同时努力使低碳技术对所有人都是可获取和可使用的。欧盟还承认绿色转型过程中强烈参与维度的必要性,包括在所有层面上形成、实施和监测转型过程中,社会伙伴和民间社会的参与。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欧盟委员会最初设计了公正转型基金(JTF),为矿山或相关化石燃料发电厂关闭时被解雇的工人提供社会支持,但为了满足工业和区域政策目标,后来扩大了社会支持。鉴于欧洲理事会批准的基金规模较小(从最初提议的 400 亿欧元降至 175 亿欧元),JTF 显然不再是应对碳密集型地区所面临的重组挑战的一种令人满意的手段。相比之下,德国政府已拨款 400 亿欧元,仅作为对其煤炭地区的转型支持措施。同样明显的是,不仅对碳密集型地区(主要生产煤和泥炭),而且对受绿色转型影响的更广泛的经济部门也需要提供转型援助,如汽车和其他制造业部门。社会补偿基金(SCF)以有限的资源设立,旨在抵御第二轮排放交易系统(ETS2)对道路交通和建筑行业产生的社会影响,该系统将于 2026 年开始运作。最近,它被视为应对失控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社会影响的通用工具。9 2022 年的能源和生活成本危机也暴露了现有资源分配的不足,导致欧盟将其最具创新性的工具复苏和韧性设施,作为下一代欧盟计划的一部分,重新定位以支持成员国应对其影响。面对新的地缘政治格局,欧盟还加大了工业政策的力度,启动了绿色协议工业计划和净零工业法案。此外,以德国(欧洲第一燃煤国)为例,它选择了一种谨慎、渐进和协商一致的逐步淘汰煤炭的方式。德国的煤炭淘汰采用了公正转型方法的三个主要要素:缓慢而渐进的转型,并进行了高度的社会对话;积极的劳动力转型管理;以及参与工业和区域发展。德国西部的鲁尔地区曾经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几十年来,标志性的工业景观也成为去工业化和经济多样化的一个主要例子,在保持工业支柱的同时,该地区的主要优势变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经济。鲁尔的经历也从“公正转型”的角度提供了一个教训。曾经依赖采矿业的鲁尔地区的经济多样化一直由联邦和地区政府积极管理,重组过程植根于以工人参与的强大作用为特征的劳资关系文化中。此外,2018 年,联邦政府成立了增长、结构变化和就业委员会,就逐步减少德国现有燃煤发电厂的产能提出建议。效果:效果:JTF 将实施的地区在与欧盟委员会进行谈判时通过的“地区公正转型计划”中有所定义,共批准了涵盖 93 个地区的 67 个计划。每个计划都包括对绿色转型的预期经济和社会影响的分析,如失业以及如何减少生产过程造成的污染。为了有资格获得在公正转型机制下分配的资金,欧盟成员国被要求就被确定为在向碳中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遭受负面社会经济影响的地区的公正转型计划进行谈判。除德国外,主要受益者大多是中欧成员国,它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相对较低,碳强度较高,受影响地区的集中程度较高。总的来说,鲁尔区的结构调整经验也表明,从资源密集型工业基地向绿色资源材料和节能经济转型的复杂过程需要一个全面的政策框架。结构和区域政策不仅包括产业政策、区域发展、城市娱乐政策,还包括教育、劳动力市场政策。此外,煤炭转型政策的前瞻性要素是在煤炭淘汰后振兴煤炭地区的区域和产业政策举措;这些构成了德国案例的主要优势。4.煤炭三角区现状分析和达峰路径煤炭三角区现状分析和达峰路径 10 4.1.现状分析现状分析 4.1.1.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活动占据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93%,工业过程占比 7%。在能源活动中,电力行业的贡献最大,占到了 58%,紧随其后的是工业过程,占比 30%。细分到工业领域,钢铁、石化化工、炼焦和供热等行业也都有显著的排放贡献。此外,交通和建筑领域也分别贡献了能源活动碳排放的 3%和 2%。总体来看,工业领域的排放占据了 30%的比例,而交通和建筑等其他领域的排放也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图 4-1 煤炭三角区 2023 年二氧化碳排放清单(亿吨)4.1.2.煤煤炭生产炭生产 2010 年至 2023 年,煤炭三角区的煤炭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到 2023 年煤炭三角区产量已达到 34.5 亿吨,其中内蒙、山西、陕西的煤炭产量分别为 12.1 亿吨、13.78 亿吨、7.61 亿吨,内蒙、山西煤炭产量分别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26%、29%,陕西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16%,宁夏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2%,共计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74%,煤炭三角区作为全国能源保供基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4.1.3.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发展 工业过程 1.6 7%工业过程 1.6 7%工业过程 1.6 7%二氧化碳排放 25.1能源活动 23.593%电力 14.558%电力 14.558%工业7.530%钢铁1.9 7%石化化工 0.5 2%炼焦 0.5 2%供热 0.5 2%其他工业 3.8 15%间接排放 0间接排放 0间接排放 0交通 0.71 3%道路 0.6 2%建筑 0.6 2 2023 年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量为 6.1 亿千瓦,煤炭三角区太阳能发电装机量为 0.9 亿千瓦;2023 年全国太阳能发电量为 2940 亿千瓦时,煤炭三角区太阳能发电量为 823 亿千瓦时;2023 年全国风电装机量为 4.4 亿千瓦,煤炭三角区风电装机量为 1.2 亿千瓦;2023年全国风电发电量为 8090 亿千瓦时,煤炭三角区风电发电量为 2198 亿千瓦时。2023 年全国总发电量为 94564 亿千瓦时,煤炭三角区总发电量为 17019 亿千瓦时。总体来说,煤炭三角区风光发电占全国的约 27%。表 4-1 2023 年煤炭三角区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及发电量 省份省份 装机量装机量(万(万kW)发电量发电量(亿(亿kWh)总发电量总发电量(亿(亿kWh)全社会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亿(亿 kWh)山西 2491 275 4376 2885 内蒙古 2296 205 7451 4823 陕西 2292 111 2946 2450 宁夏 2137 232 2246 1387 煤炭三角区 9216 823 17019 11545 全国 60949 2940 94564 92241 表 4-2 2023 年煤炭三角区风电装机量及发电量 省份省份 装机量装机量(万(万kW)发电量发电量(亿(亿kWh)总发电量总发电量(亿(亿kWh)全社会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亿(亿 kWh)山西 2500 477 4376 2885 内蒙古 6961 1271 7451 4823 陕西 1285 171 2946 2450 宁夏 1464 279 2246 1387 煤炭三角区 12210 2198 17019 11545 全国 44134 8090 94564 92241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Wind 数据库。总发电量为该省区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总和。4.1.4.能源流通图能源流通图 数据显示,2023 年,煤炭三角区的煤炭生产量折合为标煤高达 24.3 亿吨标准煤。在这 24.3 亿吨标准煤的生产量中,有 16.8 亿吨标准煤被调出,调出比例高达 69%。12 2煤煤炭生产煤炭消费风力光伏其他电力工业其他煤煤煤煤炭调入煤炭生产煤炭生产煤炭生产煤炭消费煤炭消费煤炭消费风力风力风力光伏光伏光伏其他其他其他工业工业工业电力电力电力其他其他其他调出电力调出煤炭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其他省份图 4-2 煤炭三角区 2023 年煤炭和新能源生产流通图 4.1.5.排放驱动分析排放驱动分析 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对煤炭三角区总体及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四省区 2010 年至 2023 年碳排放量变化进行定量分解。具体结果如下表,其中橙黄色代表正效应,绿色代表负效应,且颜色越深效应越大。表 4-3 2010-2023 年煤炭三角区及四省区碳排放驱动 LMDI 分解结果(亿吨)LMDI 分解分解 煤炭三角区总体煤炭三角区总体 山西山西 陕西陕西 内蒙古内蒙古 宁夏宁夏 碳排放 12.64 4.20 2.27 5.16 1.01 人口 0.21-0.16 0.16-0.23 0.25 人均 GDP 14.83 4.25 2.58 6.47 1.39 产业结构-0.60-0.59-0.14 0.79 0.01 能源强度-3.55-1.25-1.16-1.59 0.13 能源结构-0.17-0.09-0.03-0.05 0.02 碳排放增长促进因素 碳排放增长抑制因素 13 图 4-4 煤炭三角区 20102023 年碳排放量驱动因素分解 图 4-5 煤炭三角区 20102023 年碳排放及驱动因素效应特征 对煤炭三角区总体及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四省区 2010 年至 2023 年碳排放量变化进行驱动因素分解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是煤炭三角区整体及四省区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因素,能源消费强度是煤炭三角区整体及四省区碳排放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促降效应次之,人口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效果较小:(1)经济发展是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因素,煤炭三角区整体人均 GDP 效应带动碳排放增量为 14.83 亿吨。20102023 年间,煤炭三角区 GDP 从 28521 亿元增长到 68324 亿元(2010 年不变价)。而人口数量则相对稳定,由 1.04 亿人增长到 1.05 亿人,人均 GDP从 2010 年的 2.74 万元/人上升到 6.48 万元/人。具体来看,基于 20102023 年共 14 年数051015202520102023煤炭三角区碳排放驱动因素12.6423.360.2114.83-0.60-3.55-0.17碳排放总量碳排放总量(亿吨亿吨)人口效应人口效应人均人均GDPGDP效应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能源消费强度效应能源消费强度效应能源消费结构效应能源消费结构效应 10.72人口效应人口效应1.7%-3.8%7.1%-4.5$.47.41.03.75.47.5%-4.7%-13.9%-6.4.2%0.5%-28.1%-29.7%-51.4%-30.8.0%-1.4%-2.2%-1.5%-1.0%1.720304050宁夏宁夏内蒙古内蒙古陕西陕西山西山西煤炭三角区煤炭三角区05101518%5%3%8%2%人均人均GDPGDP效应效应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效应效应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强度效应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效应结构效应总碳排放量占全国比重总碳排放量占全国比重人均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上升(大于1%)稳定(接近0%)下降(小于-1%)14 据分析,煤炭三角区 GDP 每增加 1%,排放增加 269 万吨,而由于人口数量相对稳定,人口效应贡献相对较小,占比 2%。(2)能源消费强度是煤炭三角区碳排放的最主要促降因素,累计带来 3.55 亿吨减排量。煤炭三角区在 20102023 年期间的能源消费强度不断下降。且对于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导致碳排放变化而言,除宁夏以外,其余省区变动效应均为负值。(3)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碳排放成效较为显著,煤炭三角区产业结构效应总计贡献了0.60 亿吨减排量。20102023 年,煤炭三角区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逐步增加,电力和工业等第二产业的占比下降。产业结构 20102023 年合计带动煤炭三角区整体碳排放量减少贡献度为 4.7%。(4)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碳排放下降作用明显,但实际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碳排放量较低,煤炭三角区整体而言,有 1718 万吨减排量。这主要是因为煤炭三角区尤其宁夏的能源结构改善的程度还不明显,因此,未来必定要进一步调整能源占比,优化能源结构,以降低煤炭三角区人均碳排放。4.2.煤炭三角区煤炭三角区 20102023 年历史转型效果评估年历史转型效果评估 20102023 年,煤炭三角区火电装机容量、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煤炭三角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均低于全国水平,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增速高于全国。煤炭三角区火电装机容量20102023 年年均增速为 5.8%,高于全国火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 5.3%。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 20102023 年年均增速 22.4%,为全国年均增速 1.5 倍。煤炭三角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 2010 年的 3.0%增加至 2023 年的 12.5%,但其占比仍远低于全国水平,而煤炭三角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年均增速为 11.6%是全国的 2.3 倍。煤炭三角区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区总发电量的比重也在增加,2023 年达到 18.2%,但也仍低于全国水平 30.0%。15 图 4-6 20102023 年煤炭三角区与全国能源结构变化情况 20102023 年,煤炭三角区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煤炭产量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碳排放强度年均降速低于全国水平。煤炭三角区 20102023 年碳排放量年均增速4.7%、为全国水平的 1.6 倍,人均碳排放量年均增速为 4.6%、为全国水平的 1.7 倍,煤炭产量年均增速 4.4%、为全国水平的 1.8 倍,然而,碳排放强度年均降速 2.1%,低于全国水平 3.3%,为全国碳排放强度年均降速的 0.6 倍。20102023 年,煤炭三角区 GDP 增速与全国 GDP 增速呈现相同变化趋势,煤炭相关产业占 GDP 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远高于全国水平。20102023 年,煤炭三角区整体GDP 与全国 GDP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从煤炭相关产业占 GDP 比重看,煤炭三角区煤炭相关产业比重虽然整体为下降趋势,但比例高于全国水平,煤炭三角区 2010 年煤炭相关产业占 GDP 比重 36.78%、为全国水平的 1.3 倍,2023 年煤炭三角区煤炭相关产业占GDP 比重 25.02%、为全国水平的 1.4 倍,年均降速 0.6%、远低于全国水平的 3.7%、仅为全国的 0.16 倍。图 4-7 20102023 年煤炭三角区与全国碳排放(左)和煤炭三角区与全国煤炭相关产业占 GDP 比重(右)年均增速年均增速5.8%5.3.4.7%煤炭三角区非煤炭三角区非化石能源装机化石能源装机全国非化石全国非化石能源装机能源装机煤炭三角区煤炭三角区火电装机火电装机全国火电装机全国火电装机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02468101214相较于2010年变化水平相较于2010年变化水平2018202020221.61.82.02.22023(%)年均增速年均增速5.0%3.7.1.6%煤炭三角区非煤炭三角区非化石能源发电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占比煤炭三角区煤炭三角区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消费占比全国非化石能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源消费占比全国非化石能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源发电占比2023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012345678非化石能源占比非化石能源占比201620181.31.41.5(%)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0.60.81.01.21.41.61.8相较于2010年变化水平相较于2010年变化水平2023年均增速年均增速4.4%2.5%4.7%3.0%4.6%2.7%煤炭三角区碳排放量煤炭三角区碳排放量全国碳排放量全国碳排放量煤炭三角区煤炭三角区人均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全国人均碳排放全国人均碳排放煤炭三角区煤炭产量煤炭三角区煤炭产量全国煤炭产量全国煤炭产量-2.1%煤炭三角区煤炭三角区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3.3%全国碳排放强度全国碳排放强度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0.51.01.52.02.5相较于2010年变化水平相较于2010年变化水平年均增速年均增速-0.6%-3.7%6.4%6.0%煤炭三角区煤炭三角区GDPGDP全国全国GDPGDP煤炭三角区煤煤炭三角区煤炭相关产业占炭相关产业占GDPGDP比重比重全国煤炭相关全国煤炭相关产业占产业占GDPGDP比重比重2023 16 注:本项目综合应用 CAEP-CP 2.0 中 M3C-CGE 模块测算全国和煤炭三角区煤炭相关产业不同年份增加值占 GDP 比重,其中煤炭相关产业具体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化学产品制造等行业。5.煤炭三角区转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煤炭三角区转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1.煤炭三角区在近煤炭三角区在近 15 年的能源转型中年的能源转型中动力不足,未能推动整动力不足,未能推动整体取得明显体取得明显成效成效 从 2010 年到 2023 年,煤炭三角区火电装机容量增量为 1.4 亿千瓦,火力发电量增量为 7390 亿千瓦时,年均增速分别为全国水平的 1.1 倍和 1.3 倍。从 2010 年到 2023 年,煤炭三角区的煤炭产量增加了 14.7 亿吨,年均增速为 4.4%,为全国煤炭产量年均增速的 1.8倍,年均增速远高于全国水平。煤炭三角区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量年均增速分别为全国水平的 1.7 倍和 1.6 倍,远高于全国水平。虽然煤炭三角区的碳排放强度有所降低,但降速 2.1%低于全国水平 3.3%。因此,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成果不显著的原因主要在于能源结构单一、依赖煤炭和火电、碳排放量高且增速快以及减排努力不足等方面。当前,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煤炭三角区的能源转型路径变得更加清晰和明确。这一目标约束为其能源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5.2.煤炭三角区过煤炭三角区过度度依赖煤炭相关产业依赖煤炭相关产业并并形成路径依赖,未来面临碳锁定形成路径依赖,未来面临碳锁定风风险险 煤炭资源型地区因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这使其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煤炭,逐渐形成了依托煤炭开采和加工的优势产业,进而影响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基于碳的稳定的技术制度系统成型后,系统就会保持稳定并抵制变化的发生。因此,受益于长期递增报酬的以碳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可能会产生“锁定效应”,妨碍低碳、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创新。同时,受益于现有制度的参与者将试图维持该种制度,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现存技术系统的锁定。目前工业化国家以碳为基础的能源和运输系统形成了锁定的技术制度复合体,相应地也是碳锁定。17 5.3.重点地区转型取得良好突破,已催生一批新兴产业重点地区转型取得良好突破,已催生一批新兴产业 煤炭三角区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在重点地区的转型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根据课题组调研,煤炭三角区已经逐渐探索当地资源禀赋和自然资源特征,因地制宜开展创新示范工程,转型曙光初现。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不断探索新兴产业模式,例如鄂尔多斯远景零碳产业园通过为园区企业输送绿电,提升了产品的低碳竞争力,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高精尖企业入驻,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发展。又比如能源转型与生态环境治理结合,标杆项目有鄂尔多斯库布奇光伏治沙项目、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等,发展光伏的同时,实现了对当地沙漠环境的治理。再如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结合,标杆工程有陕西克坊村光伏助农项目、临汾浮山县“沐光行动”16MW 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实现了“企业村集体零碳能源”的三方共赢。零碳产业园区、光伏治沙项目、光伏农业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绿色发展,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6.转型路径分析转型路径分析 本研究在煤炭三角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化路径约束下,充分考虑四省区资源禀赋、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跨省电力交换、电网规划等数据,结合文献分析、专家研讨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基于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CAEP-CP 2.0)、包括 M3C-CGE 和新能源潜力评估等模块,建立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路径,推动煤炭三角区实现黑色能源(现状)蓝色能源(2035 年)绿色能源(2060 年)的转型之路,三角区能源转型路径发展目标如下表所示。表 6-1 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路径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 2023 2035 2060 黑色能源 蓝色能源 绿色能源 能源生产 化石 非化石 氢能 小试 灰氢:绿氢 1.2:1 绿氢 18 能源消费 化石:非化石 氢能 少量灰氢 氢能占能源消费比重达 12%绿氢 碳移除 移除量 1000 万吨 58 亿吨 产业 煤炭产业对 GDP 的贡献 新能源产业对 GDP的贡献 煤炭产业对就业的贡献 新能源产业对就业的贡献 6.1.煤炭三角区碳排放路煤炭三角区碳排放路径径 社会经济发展参数是模型开展模拟的基础,项目组结合国内重要机构研究结果和国际最新权威报告,并与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四省区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厅、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研究院、能源研究所、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充分沟通,充分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并结合现场调研、政府座谈等形式,通过反复迭代优化后进行综合研判,形成煤炭三角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参数。19 表 6-2 煤炭三角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参数 GDP/亿元 GDP 增速 人口/万人 2020 年 20202025 20252030 20302035 2020 年 2025 年 2030 年 2035 年 山西 17836 5.5%(5.2%,5.8%)4.0%(3.5%,4.5%)3.2%(2.7%,3.7%)3490 3452(3383,3521)3420(3317,3523)3394(3224,3564)内蒙古 17360 5.0%(4.7%,5.3%)4.0%(3.5%,4.5%)3.3%(2.8%,3.8%)2403 2432(2383,2481)2424(2351,2497)2392(2272,2512)陕西 26014 6.0%(5.7%,6.3%)4.5%(4.0%,5.0%)4.1%(3.6%,4.6%)3955 4002(3922,4082)3977(3858,3096)3910(3715,4106)宁夏 3956 6.0%(5.7%,6.3%)4.5%(4.0%,5.0%)4.4%(3.9%,4.9%)721 756(741,771)781(758,804)798(758,838)基于中国工程院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研究(2021)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24 年)的中国分省排放情景(政策情景和强化情景2),建立煤炭三角区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情景和强化情景。在煤炭三角区二氧化碳排放政策情景中,2023 年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 23 亿吨,为当前碳排放量的现实状况。从 2023 年到 2030 年碳排放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在 2030 年煤炭三角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控制在 26 亿吨。在达峰之后,从 2030 年到 2035年为平缓下降的路径,到 2035 年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 24.9 亿吨,较 2030 年下降 5%。在煤炭三角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化情景中,碳排放的峰值在2027年出现,达到26亿吨,相较于 2030 年提前达峰,从 2023 年到 2027 年为平缓增长路径。在达峰之后,从 2027 年到 2035 年碳排放量下降较快,到 2035 年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 20 亿吨,较 2027年的峰值下降 23%。2 政策情景:综合考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自主贡献目标(2030 年碳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65%)、各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等约束,结合对省份最新排放形势研判,形成全国碳达峰目标下政策情景;强化情景:在政策情景的基础上,考虑到国家和区域对高质量达峰和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的要求、区域新能源快速增长等因素,构建实现高质量碳达峰目标下的排放情景。20 图 6-1 煤炭三角区二氧化碳排放政策情景(左)和强化情景(右)6.2.能源转型路径能源转型路径 6.2.1.能源转型能源转型 2023 年煤炭三角区能源生产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比例为 96:4,能源消费也主要为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比例为 92:8,能源消费中很少量为灰氢,碳移除量小于 100 万吨。基于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CAEP-CP 2.0),预计到 2035 年能源生产量总量为 22亿吨,其中化石能源占比 77%,非化石能源占比 18%,氢能占比 5%,氢能产量中灰氢与绿氢的比例为 1.2:1。到 2035 年,煤炭三角区的煤炭产量相较于 2023 年将出现大幅减少。具体而言,2035 年煤炭三角区的煤炭生产量折合为标煤将达到 17.2 亿吨标准煤,到 2035 年,煤炭三角区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将降低到 40%,氢能比重达到 12%,碳移除量大于 1000 万吨。到 2060 年实现绿色能源的转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生产和消费的 80%和 90%,氢能的生产和消费全部为绿氢,碳移除量约为 58 亿吨。在煤炭调出方面,煤炭三角区也表现出明显的特征。预计到 2035 年,该区域将调出煤炭 11.1 亿吨标准煤,调出比例高达 65%。除了煤炭调出外,煤炭三角区各省区在电力调出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以高达 1.3 亿吨标准煤的电力调出量领跑煤炭三角区各省区。10203020202023202520302035政策情景2030年达峰峰值26亿吨煤炭二氧化碳排放(亿吨)2035年排放较2030下降5 23年排放23亿吨10203020202023202520302035煤炭二氧化碳排放(亿吨)2023年排放23亿吨低碳情景2027年达峰峰值26亿吨2035年排放较2027年下降23! 2煤煤炭生产煤炭消费风力光伏其他电力工业其他煤煤煤煤炭调入煤炭生产煤炭生产煤炭生产煤炭消费煤炭消费煤炭消费风力风力风力光伏光伏光伏其他其他其他工业工业工业电力电力电力其他其他其他调出电力调出煤炭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其他省份氢能氢能氢能氢能2222 图 6-2 煤炭三角区 2035 年煤炭和新能源生产流通图 6.2.2.新能源发展潜力评估新能源发展潜力评估 煤炭三角区是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最快的区域之一,也是未来发展潜力最为巨大的区域之一。根据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潜力评估(2024)研究报告,预计在 2025 年煤炭三角区太阳能装机量将达到 1.1 亿千瓦,2030 年将达到 1.8 亿千瓦。根据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潜力评估(2024)研究报告,预计在 2025 年煤炭三角区风电装机量将达到1.5 亿千瓦,2030 年将达到 2.3 亿千瓦。6.2.3.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建设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建设 煤炭三角区域能源转型在于新能源的大力发展与消纳,关键在于新能源的消纳,确保区域消费的能源逐步向以新能源为主过渡。具体包括:(1)科学确定煤炭三角区新能源消纳目标。定期开展煤炭三角区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分析,保持新能源利用率在合理水平,提出新能源可接网消纳规模;(2)推动新能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建成保障煤炭三角区新能源外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面形成向华北、华东、华中直流送电格局,进一步扩大煤炭三角区新能源开发和电力外送规模,促进新能源更大范围优化消纳,加快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3)持续提升电源侧调节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风况、光照的预测精度,提升功率预测准确度;(4)优化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加强新能源富集地区配套电网规划和建设,有针对性地补强电网薄弱环节;(5)推动电力需求侧相应规模化发展。加快实施电能替代工程,推广电采暖、电动 22 汽车、电制氢等应用,扩大煤炭三角区新能源消纳空间。加强需求侧管理和响应体系建设,培育需求侧响应聚合服务商等新兴市场主体。6.3.技术转型路径技术转型路径 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在保障安全生产、稳定能源供应的前提下,需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着力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效清洁化利用。煤炭产业转型的关键是燃料煤向原料煤的转型、燃煤发电向新能源发电的转型,重点需要突破电解水制氢技术、先进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氢储能技术和 CCUS 托底技术等关键技术。最终,打通煤炭三角区新能源、新型现代煤化工与CCUS 托底技术耦合发展的技术链条,2030年有望实现绿氢占比超 50%、煤炭相关产业近零排放。具体技术转型路径:(1)高质量的智能化煤炭开采技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煤炭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这样做的同时,应注意即使是最高效的煤炭资产也可能因其他能源技术的进步而造成搁浅风险;(2)先进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推进燃煤发电向高参数、大容量、智能化发展,推进超高参数燃煤发电、新型动力循环系统、高灵活智能燃煤发电、燃煤高效低成本多污染物联合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自主产业化,促进电力装备技术升级和结构转型;(3)通过优化组合煤、油、气三种资源,打破传统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单一加工模式,可有效解决煤制甲醇“碳多氢少”和天然气制甲醇“氢多碳少”的难题,实现“碳氢互补”,开创能源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模式;(4)绿电制绿氢技术,耦合新型现代煤化工低碳清洁发展;(5)氢储能技术,推进燃煤发电向新能源发电全面转型;(6)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能够从发电和工业过程相关的排放源中分离 CO,并将其转化为有用产品或永久性封存,是煤炭三角区煤炭产业转型过程中实现碳减排的托底技术;(7)国家与地方共同出资,成立“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创新技术研究中心”。6.4.产业转型路径产业转型路径 煤炭三角地区产业转型过程中,煤炭产量的下降会导致相关部门对 GDP 增量和就业的贡献下降。以煤炭采选部门为例,2023 年煤炭采选对 GDP 增量的贡献为 12.81%,2035年贡献率下降为 9.11%,随着煤炭三角区产业转型的持续推进,到 2060 年,煤炭采选对 23 GDP 增量的贡献仅为 1.42%。煤炭采选部门对就业的贡献从 2023 年的 15.66%降为 2060年的 1.62%,下降率高达 89%。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发展会对煤炭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新能源产业带来的整体经济提升可以提高大部分行业的产出,影响行业的产值。获利最大的行业包括与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和安装相关的建筑、制造和工程行业。2023 年建筑、制造和工程行业对 GDP 增量的贡献为 7.04%,2035 年和2060 年分别上升为8.36%和8.80%。2023年建筑、制造和工程行业对就业的贡献是 3.52%,2060 年提高到 5.72%。传统煤炭产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煤炭产量的下降会引发煤电、煤焦、钢铁等传统产业增加值的下降,使行业整体生产经营活动和状况更趋恶化,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会对煤炭相关行业从业人员产生直接的就业冲击。在煤炭三角区碳排放强化路径约束和能源转型驱动下,将产业与能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互动、可持续的系统,形成能源吸引产业、产业优化能源、产业能源一体化模式,旨在通过产业和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能源效率的最大化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煤炭三角区应依托区域内的风光、制造业要素等区域优势资源,完善区域内“风光 ”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体系,打造“风光 农业 食品加工业”、“风光 储能 制造业”、“风光 氢 传统行业”、“风光 新能源汽车”、“风光 设备和组件回收”产业链等区域内低碳产业共生体系。7.公正转型公正转型 在煤炭三角区这一重要能源基地的转型过程中,区域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成为转型过程中的一大挑战。能源转型不仅涉及能源的替代与更新,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它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金投入、资源重新分配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在转型过程中,新的能源项目、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这些资源往往难以在各区域之间实现均匀分配。其次,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公平性问题。一方面,经济差距的扩大可能导致人口流动加剧,使得一些地区出现人口空心化现象,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人口过度聚集而面临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另一方面,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24 煤炭三角区的能源转型对就业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传统煤炭产业的衰退,大量从业人员面临失业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技能单一、难以适应新产业要求的工人。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使得原本依赖煤炭产业的工人难以获得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加剧社会不平等。此外,新能源产业的兴起虽然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但这些岗位往往需要更高的技能水平,对于原有煤炭产业工人来说,转型的门槛较高,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公平问题。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生态公平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传统能源开采的生态修复会涉及到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于因煤炭开采而受到影响的当地居民和社区,需要建立公正的补偿机制,确保他们因生态恢复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得到合理的补偿。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如风电、光伏等,在选址、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例如,风电场的建设可能会破坏鸟类的栖息地,光伏发电设施的建设可能会改变地表的生态结构。这些影响往往由当地社区承担,而经济利益则可能被项目投资者所获取,这种利益与成本的不匹配可能导致生态公平问题。此外,新能源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和监管也需要公平地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确保生态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公平的损害。8.政策建议政策建议 8.1.建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的国家级协调机制建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的国家级协调机制 建议成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领导小组,建立煤炭三角区一体化转型协作机制。合理确定煤炭三角区在全国一盘棋下梯次达峰的功能定位,充分考虑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需求,明确全国对煤炭三角区的煤炭和煤电外送需求,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制定鼓励新能源发电的优惠政策,建立电网消纳的绿色通道,激励非化石能源发电出力。优化煤炭三角区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和考核办法。同时,充分考虑传统能源低碳转型对于弱势人群、就业、生态等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探索建立公正转型机制。鼓励煤炭三角区与国际煤炭地区建立交流渠道,引领全球煤炭地区低碳转型。25 8.2.建立“零碳电力产业和贸易特区”建立“零碳电力产业和贸易特区”建议煤炭三角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全面建立“零碳电力产业和贸易特区”(简称“零碳特区”)机制,发挥土地广阔、新能源装机量大且与化石能源灵活互补潜力优势,利用区域微电网新业态,以全区电力系统保障特区的零碳电力长期连续供应,并提供优惠的进出口税收政策,面向全球大力吸引出口型企业入驻“零碳特区”。“零碳特区”内部建设零碳数字认证体系,对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赋予园区内产品可追溯、符合国际标准的“零碳认证”标识。建立“零碳电力产业和贸易特区”有望突破煤炭三角区新能源消纳和产业转型困境,有助于我国探索有效应对国际贸易碳规锁。8.3.设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基金设立煤炭三角区低碳转型基金 建议采取“政府引导基金 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机构 企业投资者”的混合融资模式,通过公共资本和国际开发资本以优惠价格提供资本,驱动以市场价格提供资金的私营资本进场。其中,由煤炭三角区各省国资控股集团及各类绿色产业资金等组成催化资本,由来自煤炭税收和政府般公共预算投资组成公共资本,吸引私营资本。可由煤炭三角区省级金融控股集团共同组建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转型基金的专职管理。融资模式采取混合融资模式,基金管理人作为普通合伙人出资 1%。转型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煤炭三角区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突破,例如绿氢与储能技术、新型现代煤化工技术、CCUS 技术等,以及转型中生态修复和各类补偿机制。2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Agora Energiewende(2020)The European power sector in 2019 The European power sector in 2019(agora-energiewende.org)2 Akg M.,Arabadjieva K.and Galgczi B.(2022)Why the EUs patchy just transition framework is not up to meeting its climate ambitions,Policy Brief 2022.06,ETUI.https:/www.etui.org/publications/why-eus-patchy-just-transition-framework-not-meeting-its-climate-ambitions 3 Ang B W,2015.LMDI decomposition approach:A guide for implementationJ.Energy Policy,86:233-238.4 Betts K,2010.Can the US phase out coal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2030?J.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44(11):4035-4036.5 Chen L,Xie J,Zhang X,et al.,2023.Mining 5.0:Concept and framework for intelligent mining systems in CPS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8(6):3533-3536.6 Chen Q,Kang C,Ming H,et al.,2014.Assessing the low-carbon effects of inter-regional energy delivery in Chinas electricity sector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32:671-683.7 Chen W,Wu F,Geng W,et al.,2017.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s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117:264-273.8 Conley S,Konisky D M,Mullin M,2023.Delivering on environmental justice?US sta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Justice40 initiativeJ.Publius-the Journal of Federalism,53(3):349-377.9 Dou L,Sun L,Lyu W,et al.,2023.Trend of global carbon dioxide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industry and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50(5):1246-1260.10 Du Z,Lin B,2018.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of Chinas metallurgical industr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76:1177-1184.11 European Commission(2022)REPowerEU:Affordable,secure and sustainable energy.https:/commission.europa.eu/strategy-and-policy/priorities-2019-2024/european-green-deal/repowereu-affordable-secure-and-sustainable-energy-europe_en 12 Feng K,Song K,Viteri A,et al.,2023.National and local labor impacts of coal phase-out scenarios in chil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414:137399.13 Galg czi B.(2018)Just transition towards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economies and societies for all,ILO Actrav policy brief,2018,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https:/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dialogue/-actrav/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 647648.pdf.14 Galgczi B.(2020)The path to zero carbon in a post-Covid-19 world,in ETUC/ETUI(2020)Benchmarking Working Europe 2020,ETUI,75-94.The path to zero carbon in a post-Covid-19 world_2020.pdf(etui.org)15 Gong J W,Li Y P,Lv J,et al.,2022.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bi-level model for Chinas multi-regional energy system planning under uncertaintyJ.Applied Energy,308:118299.16 Graf K,2021.EU-climate package“fit for 55”J.WOCHENBLATT FUR PAPIERFABRIKATION,149(7):371-371.27 17 He B,Shao Y,Wang S,et al.,2019.Product environmental footprints assessment for product life cycl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33:446-460.18 Hill C A,Such M C,Chen D,et al.,2012.Battery energy storage for enabling integration of distributed solar power gener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3(2):850-857.19 Calipel C,Antoine B,Thomas P C.(2024)European climate investment deficit report,An investment pathway for Europes future,2024.02,I4CE.https:/www.i4ce.org/wp-content/uploads/2024/02/20240222-i4ce3859-Panorama-EU_VA-40p.pdf.20 ILO(2015)Guidelines for a just transition towards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economies and societies for all,ILO.https:/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emp/-emp_ent/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432859.pdf 21 Jia Z,Liu Y,Lin B,2024.The impossible triangle of carbon mitigation policyJ.Energy Policy,189:114107.22 Johansson N,2021.Does the EUs action plan for a circular economy challenge the linear economy?J.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55(22):15001-15003.23 Keles D,Yilmaz H U,2020.Decarbonisation through coal phase-out in germany and europe-impact on emissions,electricity prices and power productionJ.Energy Policy,141:111472.24 Li H,Wu L,2014.Analysis of hubei province industrys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the LMDIC/Zhang L.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II:Vols.675-677.Durnten-Zurich:Trans Tech Publications Ltd:1865-,.25 Liu B,Ding C J,Hu J,et al.,2023.Carbon trading and regional carbon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420:138395.26 Liu F,Lv T,2019.Assessment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in China for a low carbon electricity transi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12:655-665.27 Ning,S Z,Cao,D Y.Coal resources in shanxi,shaanxi and western inner mongolia region and its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strategy-all databasesEB/OL.(2010-01-01)2024-08-09.https:/ Oei P Y,Hermann H,Herpich P,et al.,2020.Coal phase-out in germany-implications and policies for affected regionsJ.Energy,196:117004.29 Ren K,Zhang T,Bai Y,et al.,2022.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al assessment of high-value utilization routes for coke oven gas in 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353:131668.30 Rinscheid A,Wustenhagen R,2019.ENERGY POLICY german voters would prefer a more ambitious timeline to phase out coalJ.Nature Energy,4(12):1016-1017.31 Sanderson K,2023.COP28 climate summit signals the end of fossil fuels-but is it enough?J.NATURE,624(7992):484-485.32 Schulz F.(2020)Germany begins allocating 40 billion Euros to coal regions to start phase-out,Euractiv,31.08.2020.https:/ Singh G K,2013.Solar power generation by PV(photovoltaic)technology:A reviewJ.Energy,53:1-13.34 Song M,Wang J,Zhao J,2018.Coal endowment,resource curse,and high coal-consuming industries location:Analysis based on large-scale data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129:333-344.28 35 Sun X,Li J,Qiao H,et al.,2017.Energy implications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New insights from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J.Applied Energy,196:118-131.36 Sun Z,Liu Y,Yu Y,2019.Chinas carbon emission peak pre-2030:Exploring multi-scenario optimal low-carbon behaviors for Chinas region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31:963-979.37 Tian JY,Yao W.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in Shanxi Province.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827:384-8.https:/doi.org/10.4028/ Unruh G C,Carrillo-Hermosilla J,2006.Globalizing carbon lock-inJ.Energy Policy,34(10):1185-1197.39 Wang G,Xu Y,Ren H,2019.Intelligent and ecological coal mining as well as clean utiliz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Review and prosp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9(2):161-169.40 Wang J,Huang Z,2017.The recen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ining in ChinaJ.Engineering,3(4):439-444.41 Wang W,Liu X,Zhang M,et al.,2014.Using a new generalized 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method to analyze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J.Energy,67:617-622.42 WRI(2024)Worlds top emitters Worlds Top Emitters Interactive Chart I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org)43 Xiao K,Yu B,Cheng L,et al.,2022.The effects of CCUS combined with renewable energy penetration under the carbon peak by an SD-CGE model:Evidence from ChinaJ.Applied Energy,321:119396.44 Xie Z,Wu R,Wang S,2021.How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ffects the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national panel quantile regress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307:127133.45 Xu B,Lin B,2016.Assessing CO2 emissions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A dynamic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J.Applied Energy,161:375-386.46 Xu B,Lin B,2024.How can green finance effectively promote low-carbon cities?Evidence from 237 cities in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365:121641.47 Yan Q,Wang Y,Balezentis T,et al.,2019.Analysis of Chinas regional therm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CO2 emissions:Decomposition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divisia index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682:737-755.48 Yan Y,Borhani T N,Subraveti S G,et al.,2021.Harnessing the power of machine learning for carbon capture,utilisation,and storage(CCUS)-a state-of-the-art reviewJ.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14(12):6122-6157.49 Yang L,Lin B,2016.Carbon dioxide-emission in Chinas power industry: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60:258-267.50 Yuan J,Na C,Lei Q,et al.,2018.Coal use for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129:443-453.51 Zhang H,Shen L,Zhong S,et al.,2020.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energy-rich cities:The case of the contiguous area of shanxi and shaanxi provinces,and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J.Sustainability,12(5):1875.29 52 Zhang J,Liu L,Xie Y,et al.,2022.An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and multi-scale input-output model for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alysis of energy-economic-environmental policy in a typical fossil-energy-dependent regionJ.Energy Strategy Reviews,44:100947.53 Zhao C,Dong K,Lee C C,2024.Carbon lock-in endgame:Can energy trilemma eradication contribute to decarbonization?J.Energy,293:130662.54 Zhao C,Ma X,Che S,et al.,2024.Does climate aid alleviate carbon lock-in?A glob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449:141782.55 Zhou S,Tong Q,Yu S,et al.,2012.Role of non-fossil energy in meeting Chinas energy and climate target for 2020J.Energy Policy,51:14-19.56 Zitek V,Klimova V,2023.Just transformation as a wa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sC/Klimova V,Zitek V.26th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Regional Sciences.Brno:Masarykova Univ:84-92.57 黄武靖,司方远,张宁,等,2023.面向韧性的城市能源系统安全规则提取及优化运行J.电力系统自动化,47(12):1-8.58 贾佳,田世民,江恩慧,等,2023.黄河流域碳排放状况及“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研究J.人民黄河,45(12):8-13.59 刘佳颖,张柏杨,朱睿博,2023.公正转型:概念、实践与启示J.海南金融(5):53-65.60 刘立涛,沈镭,高天明,等,2012.中国能源安全评价及时空演进特征J.地理学报,67(12):1634-1644.61 牛鸿蕾,2023.中国制造业碳锁定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统计与决策,39(8):153-157.62 齐慧,2023.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鄂尔多斯市零碳产业园的样本研究J.内蒙古统计(3):67-69.63 王芳,2024.鄂尔多斯为何能建成零碳产业园?J.风能(1):14-17.64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 2018 年各省(区、市)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目标任务的通知_部门政务_中国政府网EB/OL.(2018-08-27)2024-08-10.https:/ 杨博文,2024.我国实施碳排放“双控”的渐进逻辑、转型部署及制度取向J.当代经济研究(7):105-116.66 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3)EB/OL.(2023-12-29)2024-08-09.http:/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潜力评估(2024)报告发布EB/OL.(2024-6-14)2024-08-09.http:/ 袁家海,王媛,杨晓文,等,2023.“双碳”目标下省级煤电退出的就业影响与脆弱性评估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33(7):67-80.69 张沈习,宋琪,程浩忠,等,2024.考虑能流-物流耦合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关键技术及挑战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20.70 张万洪,宋毅仁,2024.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能源正义与公正能源转型的新思考J.江汉论坛(3):36-43.71 张为荣,袁家海,2021.全球 2温升碳约束下中国煤电搁浅资产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17(1):36-44.30 72 张莹,姬潇然,王谋,2021.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公正转型议题:概念辨析与治理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17(2):245-254.73 赵江燕,朱宇恩,马建超,等,2022.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清单和影响因素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53(6):989-996.74 朱继忠,董瀚江,李盛林,等,2024.基于分布式新能源集群的微能源网优化调度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22.31 附录附录 A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和现场调研、专家咨询和政府座谈等形式。具体来说: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国内最新研究和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国际国内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经验。现场调研:在煤炭三角区开展现场调研,组织国际国内能源领域权威专家和项目研究团队深入实地调研,系统评估煤炭三角区能源消费和生产底数,准确摸清煤炭发展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专家咨询:针对煤炭三角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新能源一体化产业配套建设路径等问题召开系列专家咨询会议,提出发展建议和战略路径。政府座谈:全面开展煤炭三角区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四省区发改委、生态环境厅等政府职能机构和科研机构座谈会,深入探讨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路径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区域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影响,为未来转型提供科学性政策建议。图 A-1 研究技术路线 32 2.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 CAEP-CP 2.0 中国中长期排放路径模型 CAEP-CP 2.0 是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王金南院士牵头建立的中国排放路径综合模型。CAEP-CP 2.0 模型基于自上而下宏观模型和自下而上的演化模型,主要包括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化模块、中长期能源模块、M3C-CGE 模型、空间化新能源潜力评估模块、减排技术评估模块、碳移除模块和关键产业预测模块等。其中,自上而下宏观模型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中国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等目标约束,同时考虑技术可达性、措施可行性等因素,通过反复迭代优化,形成基于行业/领域的排放路径;自下而上方法是在空间排放网格层面,以年为单位,通过特定规则和约束,演化出不同阶段的排放格局。图 A-2 CAEP-CP 2.0 模型 CAEP-CP 2.0 模型结果已经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会议、中国工程院高层会议、生态环境部高层会议等重要会议多次汇报。该模型当前作为中国工程院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的综合模型,统筹 40 多位院士和 300 多位专家的基础数据和研究成果,持续完善和迭代升级。CAEP-CP 2.0模型已经在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和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分析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为国家出台各类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该模型在宁夏、江西、福建、山中国减排成本模型中国减排成本模型-CEC减排成本模块(CEC)基于一般均衡模型边际减排成本函数基于一般均衡模型边际减排成本函数:中国碳中和技术平台中国碳中和技术平台(CNTD)MESSAGE_ix模型模型:行业行业/部门减排成本和减排量寻优部门减排成本和减排量寻优中国碳排放空间演化模型中国碳排放空间演化模型-China Carbon Emission Spatial Evolution Module(ESE)产业产业-经济经济-能源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算法模块(ESE)排放情景和路径产业-经济-能源-排放模块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研判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和预测和预测 高排放产业高排放产业(火电火电、钢钢铁铁、水泥水泥、石化和化工石化和化工)和重点部门和重点部门(交通交通、建筑建筑)等发展预测等发展预测 关键产业关键产业(数字数字、人工智人工智能等能等)发展预测发展预测;能源结构预测能源结构预测 新能源潜力评估新能源潜力评估 分部门分部门、分行业分行业、分分燃料品种的温室气体燃料品种的温室气体清单清单 重点排放企业重点排放企业(火火电电、钢铁钢铁、水泥水泥、石石灰化工企等灰化工企等)点源清点源清单单 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化清单格化清单 排放点源空间迁移模型排放点源空间迁移模型 基于机器学习的路网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的路网模型 面源发展模型面源发展模型 参数化逐级降尺度模型参数化逐级降尺度模型 空间公平趋同算法空间公平趋同算法(SEEC)排放情景排放情景2020-2060电力低需求电力低需求,风电风电、光电基准情景时煤光电基准情景时煤炭炭、天然气用量天然气用量方法学和基础数据排放路径国际方法排放路径国际方法基础数据基础数据 IPCC方法学和典型路径方法学和典型路径(IMPs)IEA排放路径方法排放路径方法 欧盟欧盟、美国美国、日本等排日本等排放路径方法放路径方法 重要学术文章排放路径重要学术文章排放路径方法方法 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数据(CHRED)2020-2030年拟建设重大年拟建设重大高能耗高能耗、高排放建设项高排放建设项目目 GDP、人口人口、城市化等城市化等社会经济空间化数据社会经济空间化数据典型路径典型路径社会经济参数社会经济参数、技术参数技术参数、能源参数等海量情景模拟能源参数等海量情景模拟 TECH(技术路径技术路径)NEDE(新发展路径新发展路径)LD(低需求路径低需求路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路线图路线图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和行动方案 重点领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路线重点行业路线图图 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经济影响 低碳低碳/零碳智慧能源零碳智慧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 循环工业体系循环工业体系 智慧交通智慧交通 氢能氢能 DACSS BECCS 重点任务重点任务、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益和总投入总投入 碳市场碳市场 总量控制制度总量控制制度 排放许可制度排放许可制度 在线监测制度在线监测制度 考核督查制度考核督查制度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财政补贴财政补贴、金融金融、价格价格、税收等经税收等经济激励济激励););环境政策环境政策(行业达峰行业达峰、低碳产品目录低碳产品目录、产业结产业结构调整构调整、排放标准排放标准、低低碳领跑者等碳领跑者等););中长期目标约束 2030前碳达峰前碳达峰“十六五十六五”排放稳中有降排放稳中有降 2060年前碳中和年前碳中和碳移除模块(CDR)基于源基于源-汇汇CCUS路径路径:森林碳汇模块森林碳汇模块(MIAMI模型模型) 生长模型生长模型 33 西等省区及烟台市、南平市、武夷山市等城市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地方碳达峰方案的出台。2.1 M3C-CGE 模块:宏微观多维模块:宏微观多维碳中和碳中和CGE 该模块是 CAEP-CP 2.0 模型中解决区域能源、产业、经济关联影响的重要模块。M3C-CGE 模块基于 CGE 模型构建,考虑不同经济主体及不同市场之间联系的多部门、多区域动态模型。CGE 模型运用大量数学方程刻画不同经济主体(企业、居民、政府、投资者、进出口商等)的生产、消费、投资、进出口等行为,在居民效用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资源与预算约束的情况下,得出市场均衡时生产要素或其他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从而得到均衡价格。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 CGE 模型,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多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涵盖环境、能源类账户,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与反馈,从而得到“双碳”约束下,不同减排情景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 2020 年省区投入产出表为社会经济基础数据,结合 2020 年省区能源平衡表、省份统计年鉴、省区碳排放等数据形成了基准年数据。模型涵盖 40 个部门,包括生产模块、国内外贸易市场模块、政府和居民的收支模块以及碳排放模块,以 1 年为步长,动态地模拟了不同碳排放约束情景下,20202060 年期间省区产业经济态势、产业结构变化、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量的变化。34 图 A-3 碳调节经济模型(CARBON-CGE)模块 2.2 新能源潜力评估模块新能源潜力评估模块 基于 GIS 空间分析平台,基于高分辨率风光资源图谱(风资源图谱(100 米高度)、地表总辐射、光伏发电潜力等效小时数据(等效小时数),结合限制因素数据库(生态红线、水域、居民区、机场跑道等)、地形参数库(高程数据 SRTM、坡度、坡向)、地貌、设备数据库、区域特性参数等等,通过 GIS 空间分析、最优设备选型、运营期发电量评估等评估算法,评估区域风电、光伏可开发区域,并结合区域内地形、资源特性选取适配的设备,最终得到区域内的风电、光伏理论可开发容量以及发电小时数。最优发电设备根据潜在可供可再生资源开发的区域内资源特征匹配。特别对于风电开发,风电机组叶轮 35 扫风面积、发电机功率、塔筒高度等决定了风能转化效率。结合 80140 m 高度风资源禀赋情况以实现度电成本最低。风资源数据来自依据风电行业长期历史实际测风数据订正的高分辨率风资源图谱。机组信息来自于行业主流机型技术参数数据库及对未来技术发展的预估。图 A-4 新能源潜力评估模块 3.开展现场调研和会议研讨开展现场调研和会议研讨 基于 CAEP-CP 2.0 构建煤炭三角区转型路径后,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调研和会议研讨,保证与各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机构进行充分沟通,并得到及时反馈,从而动态调整转型路径研究结果。一方面,本课题组深入内蒙古鄂尔多斯与陕西铜川地区,通过对多个新能源项目的实地考察与深入访谈,旨在探究煤炭三角区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战略规划、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问题。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的天骄绿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有效利用了采煤沉降区的土地资源,还通过光伏发电技术,为地区提供了清洁能源,实现了生态修复与能源生产的双重目标。中国神华煤制油项目则代表了煤炭资源深加工的前沿技术,通过将煤炭转化为清洁油品,该项目为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远景零碳产业园项目则展示了能源转型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方面的潜力。库布奇光伏治沙项目通过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的结合,不仅有效遏制了沙漠化进程,还为地区 36 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铜川克坊村的光伏助农项目则体现了新能源技术在促进乡村振兴、扩大村集体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次调研使我们对煤炭三角区在新能源发展模式、低碳产业布局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些地区的实践表明,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新能源,可以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 2024 年 1 月课题启动后,本项目组织了两次线上研讨和两次线下会议。2024 年 5 月线下会议在鄂尔多斯举行,汇聚了多位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以及地方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包括刘世锦、黄庆学、B la Galg czi、Pete Harrison、郭敬、黄少中、胡秀莲等,他们分别从资源型地区的市场经济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煤炭三角区碳达峰碳中和的困难与挑战以及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建议。地方参与单位包括生态环境局、能源局、工信局等,他们就资源能源输出地区的碳排放配额、新能源试点、能源外送线路容量、氢能政策扶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2024 年 5 月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围绕煤炭三角区能源转型路径,项目负责人对现阶段成果进行展示后,内蒙古、宁夏、陕西和山西的研究专家对本省的能源转型情况进行了介绍,参会专家姜克隽、B la Galg czi、韩文科、黄少中、续大康、高丽娟等就电力成本、产业链安全、技术经济性、法律设定、国际贸易公平机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方向和实施策略。地方部门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社会科学院等,就风光项目对地方财政贡献、土地和环保政策对新能源开发的影响、CCUS 政策出台滞后等问题,进行了政策建议等相关内容讨论。两次研讨均进一步探讨了新能源发展的技术逻辑与市场逻辑,不仅为地方能源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方向。图 A-5 课题组开展实地调研(左)和课题组举办研讨会(右)

    发布时间2024-11-19 4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落基山研究所:2024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报告(36页).pdf

    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2024.11rmi.org/2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关于落基山研究所(RMI)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RMI)是一家于1982年创立的专业、独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智库,与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及创业者协作,推动全球能源变革,以创造清洁、安全、繁荣的低碳未来。落基山研究所着重借助经济可行的市场化手段,加速能效提升,推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转变。落基山研究所在北京、美国科罗拉多州巴索尔特和博尔德、纽约市及华盛顿特区和尼日利亚设有办事处。关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CUMTB)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也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聚焦国家能源科技需求,特别是在采矿工程与安全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了大批高水平创新性科研成果,推出了中国首个采掘机器人等重大创新成果,并在煤炭相关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学校与国内外多个合作伙伴密切协作,积极支持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rmi.org/3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作者高敏惠、郝一涵、李婷、汪维、谢璨阳作者姓名按姓氏首字母排列。除非另有说明,所有作者均来自落基山研究所。其他作者高俊莲,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联系方式汪维,wwangrmi.org引用建议落基山研究所,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2024,https:/ 建 军山西高创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特别感谢 Global Methane Hub 对本报告的支持。本报告所述内容不代表以上专家和所在机构,以及项目支持方的观点。作者与鸣谢rmi.org/4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目录前言.5一、.瓦斯回收利用:煤炭生产企业降碳减排的积极举措.61.煤炭生产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之一.62.瓦斯回收利用是煤炭生产侧降碳减排的关键措施.73.瓦斯回收利用兼具多重效益.8二、.瓦斯回收利用现状.91.我国瓦斯回收利用已形成技术体系.92.我国瓦斯回收利用已具备政策基础.123.我国瓦斯回收利用已初见成效.14三、.瓦斯回收利用的发展潜力与技术进步.161.瓦斯回收利用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162.瓦斯回收利用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有待提升.183.瓦斯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潜力和成本效益分析.21四、.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市场展望.221.新政策、新市场为瓦斯利用技术发展释放新机遇.222.瓦斯回收利用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243.瓦斯回收利用技术的投资需求与市场规模.28五、促进瓦斯回收利用的行动建议.31附录:瓦斯回收利用技术清单.32参考文献.34rmi.org/5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前言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下,我国各行业正在实施积极举措推动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2023 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6.4%,相较于 10 年前提高了 10.9 个百分点。截至 2024 年 7 月底,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合计达到 12 亿千瓦,提前六年实现规划目标,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 40%。在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化石能源继续发挥着保障能源安全、维护市场平稳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化石能源行业也在积极推进低碳转型。煤炭生产企业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管理、开展生态修复与资源化利用等方式,逐步从过去增量式开发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与转型阶段。瓦斯回收利用作为煤炭生产侧降碳减排的关键举措之一,在我国政策支持下成效凸显。煤炭生产过程的伴生气体俗称瓦斯,与常规的天然气类似,主要成分为甲烷。瓦斯作为能源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能够补充能源供给、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经济价值,还能够直接减少煤炭生产侧的甲烷逸散,是短期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考虑到瓦斯回收利用可观的气候、环境、经济和安全效益,“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持续推动瓦斯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瓦斯利用量稳步上升,对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甲烷控排力度不断提升,甲烷排放控制目标和政策持续出台,为瓦斯回收利用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2023 年,多部委联合发布了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将瓦斯回收利用列为能源行业甲烷控排的关键行动之一。2024 年 7 月,生态环境部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征求意见。这一系列政策为瓦斯回收利用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回收利用潜力大但经济性不足、成熟度不佳、市场接受度不高的低浓度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使政策制定者、行业企业、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更好地识别瓦斯回收利用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落基山研究所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研究并撰写完成了本报告,针对我国瓦斯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回收利用潜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同时也对我国瓦斯回收利用技术的成熟度、成本,以及投资需求等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下一步行动建议,以期为相关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rmi.org/6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一、瓦斯回收利用:煤炭生产企业降碳减排的积极举措1.煤炭生产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之一煤炭作为主体能源,长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需求较大,煤炭生产和消费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980 年至今,煤炭一次能源生产占比和能源消费总量占比均维持在 55%以上,支撑着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同时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目前重点行业的煤炭消费已经达到平台期,煤炭生产消费占比稳中有降。2023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 48.3 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占比由 2005 年的 77%下降至 67%,能源消费总量为57.2 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占比由 2005 年的 72%下降至 55%1。煤炭生产侧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之一。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煤炭开采、加工、储存和运输等环节,其中固定和移动设备燃烧化石燃料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中也会产生甲烷逸散。据估算,2023 年我国煤炭生产侧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 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如图表 1 所示)。与重点耗能行业相比,煤炭生产侧排放比电解铝行业高 50%,比合成氨行业高 220%,是我国水泥行业排放的 47%、钢铁行业排放的 40%。鉴于煤炭生产侧在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较大占比,其降碳减排对支撑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煤炭生产侧排放将持续下降。受资源禀赋和国家战略影响,未来我国煤炭生产将不断集中,煤炭生产调运格局将不断优化,预计到 2030 年我国煤炭生产侧排放将在 2020 年基础上下降约 20%,排放量约为 5 亿吨 CO2e2。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有必要持续实施降碳减排行动,不断推进煤炭行业低碳化,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图表 1 我国煤炭生产过程排放量及变化趋势来源:高俊莲等,RMI87654321020152025E2030E2020亿吨 CO2ermi.org/7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2.瓦斯回收利用是煤炭生产侧降碳减排的关键措施甲烷是煤炭生产侧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是煤炭生产侧减排的重点之一。煤炭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能源消耗和甲烷逃逸两大部分(如图表 2 所示)。能源消耗主要为煤矿生产过程消耗的原煤、油、气,以及外购电力和热力,上述排放主要为二氧化碳,约占煤炭生产侧排放的 40%左右。煤矿逃逸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为甲烷,随着煤炭生产过程的开采、洗选、运输和储存等活动以瓦斯的形式不断释放到大气。据统计,煤炭生产侧的甲烷排放占比高达 57%3,是降碳减排的重点之一。除上述排放外,井工煤矿仍会在关闭和废弃后的 1030 年内缓慢释放甲烷。我国目前已关闭煤矿高达 10000 处,到 2030 年关闭煤矿的数量可能增加至 15000 处4,废弃井的甲烷减排同样值得关注。瓦斯回收利用是煤炭生产侧降碳减排的关键措施。目前,煤炭生产侧的大部分甲烷排放已经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和利用。其方法与传统天然气的利用方式类似,即将瓦斯气体作为燃料进行燃烧,其中的甲烷将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热量用于发电和供热。根据 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化石来源甲烷在 100 年尺度下的全球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 29.8 倍,瓦斯回收利用可以大幅降低煤炭生产过程的逸散排放。与此同时,产生的电力和热力还能够替代煤矿燃煤锅炉等设施的煤炭消费,进一步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图表 2 我国煤炭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及趋势注:生产侧排放包括井工和露天煤矿开采原煤,并经洗选等过程成为煤炭产品的过程,不包括关闭和废弃井产生的排放来源:任世华等5,RMI 分析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020142018201220162020201120152019201320172030E排放占比/%开采和矿后甲烷排放煤炭消耗电热消耗油气消耗rmi.org/8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3.瓦斯回收利用兼具多重效益瓦斯回收利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还具有多重效益:能源效益:如上文所述,瓦斯与常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均为甲烷。因此在合理的浓度下能够作为天然气进行直接使用,替代煤炭。每回收利用 1000 方的纯瓦斯气体,约等于节省 1.2 吨标煤。经济效益:瓦斯回收利用产生的电力和热力能够替代煤矿燃煤和外购电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销售电力、热力、燃气的方式为其他地区供能,获得能源销售利润。安全效益:煤矿瓦斯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瓦斯爆炸风险,减少因瓦斯浓度超标导致的停产,从而显著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生产稳定性。通过回收控制瓦斯浓度,能够确保井下作业环境安全,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社会效益:甲烷不仅是强效的温室气体,还是臭氧的前体物。开展瓦斯回收利用能够减少甲烷排放,从而避免臭氧的增加,有助于人体健康和粮食生产。瓦斯回收利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也能够为当地社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煤矿可以通过如下瓦斯回收利用方式获取经济收益(如图表 3 所示):1)矿区节能:瓦斯用于替代矿区内燃煤,就地进行回收利用,产生的热量用于对矿区进行供热,用于井筒保温以及煤矿厂区内提供热水等等,能够减少煤炭消耗和外购热力。2)电力/热力销售:瓦斯经过回收利用后进行发电或产生热蒸汽,电力通过发电上网进行销售,蒸汽通过管道输送供给到矿区周边使用。3)管道气直接销售:浓度较高的瓦斯气体作为非常规天然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至周边的住宅区或工厂,用作民用燃气满足居民的烹饪取暖需求,或用作工业锅炉的燃料。4)化工原料气:高浓度的瓦斯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制造炭黑、甲醇等产品。图表 3 瓦斯回收后的主要利用途径来源:RMI矿工宿舍供暖、洗澡用水煤矿自用,替代燃煤民用燃气、区域供暖制造炭黑、甲醇等烘干煤粉发电上网工业锅炉制造其他合成燃料煤矿瓦斯矿区自用瓦斯发电民用/工业用气化工原料rmi.org/9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二、瓦斯回收利用现状1.我国瓦斯回收利用已形成技术体系煤炭生产侧的瓦斯主要来自煤炭开采过程、矿后活动和废弃矿井。煤矿的开采过程会破碎煤层,导致原本赋存在煤层内的瓦斯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即地下煤矿开采),露天开采产生的瓦斯不经过管道直接逸散到大气中,而井工开采产生的瓦斯由抽采系统的管道和乏风系统的风井输送至地面。开采过程并不能释放煤炭中的全部瓦斯,仍有部分瓦斯存储在煤炭中,并随着后续的加工处理、储存和运输活动缓慢地释放到大气,即为矿后活动排放。除煤炭开采加工过程外,煤矿在停产和废弃后的一段时间里依然可能会通过自然或人为通道继续释放瓦斯气体6,造成资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我国瓦斯回收利用重点在井工煤矿的抽采瓦斯和乏风瓦斯以及废弃矿井。井工开采产生的瓦斯可以通过乏风系统和抽采系统进行收集,经乏风系统收集到的瓦斯称为乏风瓦斯,其浓度一般低于 0.75%,抽采瓦斯浓度一般在 090%,两者可输送至回收利用设施进行利用。露天煤矿和矿后活动产生的瓦斯气体属于无组织逸散,目前较难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利用。井工煤矿在废弃后产生的瓦斯也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利用。密封良好的废弃井工矿井在关闭后可以重新进行瓦斯抽采,甲烷浓度可达到 1590%之间7。抽采出的废弃井瓦斯气体可以与井工矿抽采瓦斯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回收利用。与正在生产的井工矿不同的是,废弃井的瓦斯抽采工程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还需要处理矿权、瓦斯所有权等权属问题,需要更大的投入。我国煤炭生产侧产生的瓦斯大部分由井工开采产生,占比高达 70%以上(如图表 4 所示),废弃煤矿产生的瓦斯排放占 12%,上述来源是开展瓦斯回收利用最关键的环节。图表 4 我国煤矿瓦斯排放的主要来源来源:刘文革等8,马翠梅等9,数据为 RMI 估算69%4%露天开采废弃矿井矿后活动井工开采乏风瓦斯100%低浓度抽采瓦斯高浓度抽采瓦斯70#%7%露天开采过程中煤层破碎和临近暴露煤层释放CH4矿井废弃后缓慢地释放CH4在煤炭洗选、储存、运输及燃烧前的粉碎等过程中残存的瓦斯缓慢释放CH4井下采掘过程释放,按环节和浓度划分为:高浓度抽采瓦斯(浓度30%)低浓度抽采瓦斯(浓度30%)乏风瓦斯(浓度0.75%)rmi.org/10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欧美国家最早启动煤矿瓦斯回收利用,高浓度瓦斯和乏风瓦斯利用技术的发展较为成熟。瓦斯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受到能源危机的推动,最早由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矿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进行尝试。在 20 世纪 80 至 90 年代,采用高浓度瓦斯进行燃烧发电的技术逐渐成熟,欧美国家在该阶段开展大规模投资和建设瓦斯发电项目。进入 21 世纪,在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背景下,乏风瓦斯的利用逐渐受到重视,以澳大利亚研发的乏风瓦斯氧化技术为代表。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不断推进,主要产煤国对瓦斯回收利用技术的实施力度不断增强,在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等国际政策的推动下,抽采瓦斯和乏风瓦斯利用项目得以加速推广。我国的瓦斯回收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和自行探索,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瓦斯梯级利用技术体系。“十一五”以来我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技术不断发展,经过多年连续攻关,利用方式逐渐多元化,逐渐形成了煤矿瓦斯梯级利用的技术体系10(如图表 5 所示)。目前,瓦斯已经可以作为燃料氧化供热发电、用作民用和工业燃料、以及提纯制备 LNG 和 CNG 等等(本报告对各类技术的适用范围、具体原理、代表企业等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详见本报告附录)。煤矿需要按照瓦斯的来源和浓度,合理选择不同的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乏风瓦斯(甲烷体积分数 500100500501005505年度瓦斯逸散(万吨)内蒙古以露天煤矿和低瓦斯井工矿为主,煤矿数量多,瓦斯含量较低。山西我国煤炭产量最高的省份,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煤矿,以井工矿为主。陕西2022年煤炭产量7.4亿吨,位列全国第三,以井工煤为主。安徽2022年,煤炭产量为1.1亿吨,均来自井工煤矿。贵州多为高瓦斯含量的井工矿井,规模小、排放较为分散。瓦斯利用量占全国比重按浓度和来源划分的瓦斯回收利用率山西省其他省份68%瓦斯发电管道输送其他48R0%乏风瓦斯抽采瓦斯浓度30%废弃矿井瓦斯利用途径1%10%瓦斯发电/热电联产采用高浓度瓦斯作为燃料燃烧,通过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或内燃机驱动发电设备进行发电,余热可以作为蒸汽销售。山东胜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淄柴动力有限公司、山东绿环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卡特彼勒(Catepillar)、INNIO、曼海姆(MWM)、道依茨(DEUTZ)TRL 7930%高浓度瓦斯提浓制备 CNG/LNG经过提纯浓缩工艺,使瓦斯气体的浓度达到 90%以上,经压缩后制备为CNG 或 LNG。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中国化工集团、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等TRL 7930%工业/居民直接使用(40%)将高浓度抽采瓦斯收集后经过处理,通过管道输送至城镇进行民用,或作为瓦斯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燃料使用。晋能控股集团、阳煤集团等TRL 79废弃矿井30%地面抽采利用按照废弃矿井井下甲烷体积分数的差异,进行分级抽采利用。适用地面井提取采空区甲烷,并加以利用。淮河能源集团、德国道依茨(DEUTZ)、捷克 Green Gas DPB 公司、英国Alkane Energy 公司、美国 Vessels Coal Gas(VCG)公司TRL 13rmi.org/34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展望参考文献1 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s:/ 柳军波,高俊莲,徐向阳,中国煤炭供应行业格局优化及排放,自然资源学报,34(3):473-486,DOI:10.31497/zrzyxb.20190303,2019年3 任世华,谢亚辰,焦小淼,谢和平,煤炭开发过程碳排放特征及碳中和发展的技术途径,工程科学与技术,DOI:10.15961/j.jsuese.202100924,https:/ 袁亮,我国煤炭资源高效回收及节能战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https:/ 任世华,谢亚辰,焦小淼,谢和平,煤炭开发过程碳排放特征及碳中和发展的技术途径,工程科学与技术,DOI:10.15961/j.jsuese.202100924,https:/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https:/www.ipcc-nggip.iges.or.jp/public/2006gl/,2006年7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有效回收利用废弃煤矿瓦斯最佳实践指南,https:/unece.org/sites/default/files/2023-06/BPG AMM CN.pdf,2020年8 刘文革,徐鑫,韩甲业等,碳中和目标下煤矿甲烷减排趋势模型及关键技术,煤炭学报,https:/ 马翠梅,戴尔阜,刘乙辰,等,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甲烷逃逸排放研究J,资源科学,42(2):311-322,https:/ 刘文革,徐鑫,韩甲业等,碳中和目标下煤矿甲烷减排趋势模型及关键技术,煤炭学报,https:/ 生态环境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征求意见稿),https:/ 梁沛然,甲烷控排新政倒逼低浓度瓦斯利用提速,中国能源报,http:/ 国家发展改革委,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https:/ 谭杰,我国煤矿瓦斯中和利用发展现状及建议,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8(8):59-61,66.DOI:10.16200/ki.11-2627/td.2018.08.013,2018年15 Gao et al,Decreasing methane emissions from Chinas coal mining with rebounded coal production,Environ.Res.Lett.16 124037,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8-9326/ac38d8/meta,2021年16 桑树勋,刘世奇,韩思杰等,中国煤炭甲烷管控与减排潜力,煤田地质与勘探,51(1):159175.DOI:10.12363/issn.1001-1986.22.11.0908,http:/ 国家能源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452号(资源环境类41号)提案答复的函,2021年18 国家能源局,煤层气:从“夺命瓦斯”到“澎湃动力”,http:/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202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石油工业出版社,2024年20 The 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https:/edgar.jrc.ec.europa.eu,2024年21 谭杰,我国煤矿瓦斯中和利用发展现状及建议,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8(8):59-61,66,DOI:10.16200/ki.11-2627/td.2018.08.013,2018年22 张志刚,霍春秀,煤矿区煤层气利用技术研究进展,矿业安全与环保,http:/ 李德慧,李国富,刘亮亮等,山西省煤层气(瓦斯)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矿业安全与环保,http:/ 罗申国,宋沛鑫,冯大伟等,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综合利用途径分析,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0(07):83-87,DOI:10.16200/ki.11-2627/td.2020.07.025,2020年25 李德慧,李国富,刘亮亮等,山西省煤层气(瓦斯)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矿业安全与环保,http:/ 韩甲业,应中宝,我国低浓度煤矿瓦斯利用技术研究,中国煤层气,2012(9):39-41,https:/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有效回收利用废弃煤矿瓦斯最佳实践指南,https:/unece.org/sites/default/files/2023-06/BPG AMM CN.pdf,2020年28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https:/ 生态环境部,关于就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 公开征求意见的函,https:/ 王科,吕晨,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2):16-2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4.7182,http:/ 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开征求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https:/ 王庆一,2020能源数据,https:/www.efchina.org/Attachments/Report/report-lceg-20210430-3/2020能源数据.pdf,2021年33 刘文革,韩甲业,赵国泉等,我国通风瓦斯(VAM)利用潜力及经济性分析,中国煤层气,DOI:JournalArticle/5af4e3c9c095d718d81ed257,2009年34 熊云威,肖正,煤矿瓦斯氧化利用安全保障系统设计与应用,矿业安全与环保,2018,45(1):43-46,http:/ https:/ 重视合作,旨在通过分享知识和见解来加速能源转型。因此,我们允许感兴趣的各方通过知识共享 CC BY-SA 4.0 许可参考、分享和引用我们的工作。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除特别注明,本报告中所有图片均来自iStock。RMI.Innovation.Center22830 Two Rivers RoadBasalt,CO 81621www.rmi.org 2024年9月,落基山研究所版权所有。Rocky Mountain Institute和RMI是落基山 研究所的注册商标。

    发布时间2024-11-18 3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CREEI&丹麦能源署:中国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供热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丹麦经验启示(94页).pdf

    I 中国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供热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丹麦经验启示 中丹清洁供热战略行业合作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丹麦能源署 中丹清洁供热战略行业合作 2024-03-15 I 前言 如今,丹麦的区域供热.

    发布时间2024-11-15 9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天然气行业专题:天然气行业研究框架-241108(76页).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20242024年年1111月月0808日日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行业专题行业专题 基础化工基础化工 天然气天然气证券分析师:杨林证券分析师:薛聪证券分析师:董.

    发布时间2024-11-11 7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际原子能机构:2024年世界聚变展望报告(86页).pdf

    国际原子能机构2024年世界聚变展望 国际原子能机构第二版国际原子能机构 2024年 世界聚变展望第二版今天,聚变能的发展势头已不可否认。受这一进展的启发,我去年推出了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聚变展望,作为.

    发布时间2024-11-08 8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能源专题研究:盈利磨底阶段下游复苏初现-241103(17页).pdf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 证券研究报告 基础材料基础材料/能源能源 盈利磨底阶段,下游复苏初现盈利磨底阶段,下游复苏初现 华泰研究华泰研究 基础化工基础化工 增.

    发布时间2024-11-06 1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2024中国可再生能源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报告(58页).pdf

    SYNERGY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BIODIVERSITY IN CHIN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DRAFT FOR COMMENT.

    发布时间2024-10-30 5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艺康:2024工业水与能源双效升级:迈向数智化、精细化、资源化的可持续未来白皮书(15页).pdf

    出版方:联合出版方:工业水与能源双效升级迈向数智化、精细化、资源化的可持续未来Executive summary全球工业可持续发展概况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驱动力工业可持续案例微电子行业工业可持续案例电力.

    发布时间2024-10-28 1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毕马威:2024年毕马威全球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首席执行官展望报告(24页).pdf

    毕马威,创造非凡。2024年毕马威全球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首席执行官展望毕马威国际 毕马威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 调查显示,在地区冲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摩擦和经济不确定性的重重挑战下,能源及天然资源行.

    发布时间2024-10-28 2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腾讯云: 能源和资源行业转型先锋案例集2024(12页).pdf

    走深向实 用云有效能源和资源行业转型先锋案例集202402能源和资源数字融合能源 连接助力低碳能源和资源ENERGY AND RESOURCES优势场景主要方案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腾讯乐享IT基础.

    发布时间2024-10-26 1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2024促进西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新能源就地消纳协同发展报告(32页).pdf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系列报告 促进西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新能源就地消纳促进西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新能源就地消纳协同协同发展发展 执行执行报告报告 执行报告的主要编写成员:赵子健、陈.

    发布时间2024-10-24 3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2024碳达峰碳中和下西北“西电东送”重塑研究报告(19页).pdf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系列报告 碳达峰碳中和下西北“西电东送”碳达峰碳中和下西北“西电东送”重塑研究重塑研究 执行报告执行报告 执行报告的主要编写成员:康俊杰、杨用春、俞露稼、吴迪.

    发布时间2024-10-24 19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霍尼韦尔:2024能源转型白皮书:拥抱能源转型成就可持续未来(31页).pdf

    1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出品拥抱能源转型成就可持续未来了解更多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2拥抱能源转型 成就可持续未来序 言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转型与升级对于促进经.

    发布时间2024-10-23 3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睿纳新:2024年绿色前景:探索非洲可再生能源潜力为中国投资者服务简报:赞比亚(14页).pdf

    赞比亚赞比亚 2024 年年 2 月月 1 1 赞比亚赞比亚国家概况与其国家概况与其可再生能源潜力可再生能源潜力 赞比亚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内陆国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非、南部和东非的交汇处。因其拥有.

    发布时间2024-10-22 1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睿纳新:2024年绿色前景:探索非洲可再生能源潜力为中国投资者服务简报:莫桑比克(13页).pdf

    莫桑比克莫桑比克 Date Here 2024 年年 2 月月 1 1 莫桑比克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和国家概况莫桑比克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和国家概况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与六个国家接壤,东.

    发布时间2024-10-22 1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926条  共47
前往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关闭

嗨**... 升级为至尊VIP 159**78... 升级为高级VIP

wan**ei... 升级为高级VIP 191**37...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51**10...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Sah**mn... 升级为至尊VIP

187**18... 升级为至尊VIP 氵Z**氵 升级为标准VIP

Ale**0s 升级为高级VIP jac**an... 升级为高级VIP

152**15... 升级为高级VIP LYZ**0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3**01...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楼** 升级为至尊VIP 131**1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信仰**1 升级为至尊VIP

懒** 升级为至尊VIP Lin**ux...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bub**ao...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林奇 升级为高级VIP

156**27...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52**97... 升级为至尊VIP

la**z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9**27... 升级为至尊VIP

133**16...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阳**...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Kar**ga...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6**97... 升级为至尊VIP 156**14... 升级为高级VIP

FF**HO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笑**...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77**72...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6**31...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5**39...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范**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Va**on 升级为至尊VIP

178**36...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8**60... 升级为高级VIP 138**10... 升级为标准VIP

137**04... 升级为至尊VIP 137**50...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兜**... 升级为至尊VIP

cho**li... 升级为高级VIP 153**91... 升级为至尊VIP

155**77... 升级为至尊VIP 186**37... 升级为至尊VIP

136**21...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5**40...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9**82... 升级为至尊VIP 136**97...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3**18... 升级为至尊VIP

186**77...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相关内容推荐

锂电 期刊统计源期刊 核心期刊cssci期刊什么意思华中科技大学 期刊目录控制领域的顶级期刊新型碳材料期刊电池 期刊cn期刊是什么中国地质大学 期刊外文全文期刊数据库神经内科期刊cssci扩展版期刊期刊论文 翻译sci期刊数据表山西省 国家级期刊sci 是什么期刊论文期刊检索页代发医学核心期刊文学核心期刊封面基础教育 核心期刊本科生发核心期刊jafc 期刊期刊名全称和缩写对照发光材料期刊sci期刊影响因子排名财会通讯 核心期刊内蒙古大学期刊河南一类期刊目录查询期刊文献上海交通大学核心期刊半导体光电期刊军事学术 期刊经营与管理 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目录2014神经网络sci期刊文学类学术期刊sci 期刊 论文犯罪研究是核心期刊经济核心期刊有哪些英文期刊引用中文文献图书馆过期期刊发表期刊需要文史 期刊核心期刊 中国知网核心期刊 技术经济悠悠期刊网中华期刊信息资讯网乌利希期刊指南农业科学核心期刊金属材料sci期刊参考文献 期刊经济学 期刊排名普通期刊 版面费学术期刊杂志社自动化专业期刊经济管理核心期刊期刊出版条例中国中国期刊期刊 word 模板纸本期刊广告期刊期刊投稿重复率多少矿产勘查 期刊交通运输 期刊普通期刊好发的护理国家级期刊期刊融合护理学杂志期刊电脑迷 期刊国外期刊审稿会计 核心期刊emerald期刊中国地理期刊期刊大cnki期刊导航四川水利 期刊教师教育 期刊期刊制造业信息化核技术 期刊 官网2014 sci收录期刊中国期刊论文格式机械sci期刊电力与能源 期刊玻璃 期刊国际政治核心期刊中学 期刊教师的教育期刊下载期刊 免费怎么查中文核心期刊建筑电气 期刊2016剔除sci期刊期刊圈怎么找英文期刊建筑国际期刊中文期刊 endnote style会议推荐sci期刊常用期刊数据库研期刊省级国家级期刊区别2012版核心期刊目录核心期刊检索证明期刊網材料sci期刊红外与激光工程 期刊期刊ei印度中文期刊 影响因子查询建筑学 核心期刊sci电子期刊失效分析 期刊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呼吸期刊收获 期刊期刊 机器人一般期刊重复率java期刊2016中国期刊被sci收录生期刊sci核心期刊目录《机器人》期刊省期刊代写一篇北大核心期刊多少钱期刊税中国版权 期刊程期刊杂志 期刊ei的中文期刊nstl 期刊期刊的字体要求吗电力技术经济 期刊公路 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 核心期刊教育期刊 投稿花期刊统计学与应用 期刊计算机b类期刊asme的期刊核心期刊农业中国期刊英文版期刊文韩文期刊教改 核心 期刊中国城市经济 期刊水污染治理期刊期刊延期预算管理期刊外文全文期刊数据库期刊论文写作技巧管理期刊编辑期刊总号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ei期刊目录期刊影响力与论文的影响力互联网金融 期刊量化核心期刊西部中医药期刊金属材料类期刊数学期刊因子论文引用期刊格式要求社科期刊数据库知网期刊因子译林大型外国文学期刊期刊参考文献c湿地 期刊《幼儿教育》期刊期刊abcd分类国土资源经济期刊电气技术 期刊期刊发文章市场营销 期刊排名龙源期刊网 下载期刊的卷号是什么新疆农垦经济期刊地理信息系统的期刊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中国煤炭 期刊农业自动化期刊浙江大学 期刊期刊 F刊中国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清洗世界期刊ei期刊什么意思北大核心期刊2010工程类省级期刊期刊 版权合作地理研究 期刊儿童 期刊期刊班内燃机 期刊淘宝 期刊发表统计源期刊目录2013期刊编中国数字期刊网知识产权外文期刊2014年中国核心期刊《赤子》 期刊核心期刊论文检索号装备制造技术期刊cns 期刊期刊文章参考文献格式期刊 d

合作伙伴

合毅科技

www.chaoshanxing.com
seo.jsfengchao.com
www.haowangjiao.cc
www.wangluohr.cn
www.clhczx.cn
top1.urkeji.com
www.lyhbj.cn
www.xm5656.cn
www.zhdaili.cn
www.imcrd.com
dw.urkeji.com
www.jsfengchao.com
www.snlanyards.com
www.gzlyapi.com
www.he1tech.com
www.youpinhui.vip
top1.urkeji.com
www.ddtxly.cn
www.andmedia.cn
www.te3.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