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论文 浅谈粤剧 .doc_第1页
粤剧论文 浅谈粤剧 .doc_第2页
粤剧论文 浅谈粤剧 .doc_第3页
粤剧论文 浅谈粤剧 .doc_第4页
粤剧论文 浅谈粤剧 .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粤剧【内容摘要】当前我们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积极建设和谐文化,弘扬创新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广东粤剧随着国力的增强,迎来了发展机遇。但是由于一些外部和自身的原因,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后继无人、生存艰难等困境。【关键词】传承;民间艺术;粤剧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上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泪上香”悠长的女声,动人的旋律,带领我们进入粤剧天地,撩开粤剧神秘的面纱。广东粤剧博物馆中,一座题着“琼花会馆”四字的牌坊,见证着粤剧的辉煌。“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贝兄节,万人围住看琼花。”正是对当时盛况的极致描述。明末清初的佛山多迎神赛会,逢神诞必要上演粤剧,因此,当时的佛山当之无愧的成为粤剧的活动中心。粤剧诞生于清中叶,即清道光至光绪初期约50年左右时期,成熟与清末民初。民国二十年前后(即2 0 世纪3 0 年代前后),粤剧基本已由戏棚官话改唱广州方言(白话)。梆黄新板式、新句式的创造,特别是板腔、曲牌、说唱能串连成段,使粤剧唱腔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变化灵活。从辛亥革命前后到1932年,粤剧已经完成了地方化的过程。此时的粤剧在传统基础上吸收了民歌说唱、民间音乐、兄弟剧种唱腔音乐,西洋音乐及其乐器、配器方法,尤其是依据粤剧剧情需要,吸收电影主题歌填词说唱,提高了粤剧唱腔音乐的表现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粤剧进入了发展新时代,粤剧团改制成为国家表演艺术团体,粤剧更是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红豆”,蜚声海外。虽然“文革”的劫难,粤剧曾一度备受摧残,但是,这颗“南国红豆”却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五十年代,粤剧这朵难过奇葩,迎来了繁荣的黄金时期。而如今,粤剧却面临濒死状态。从曾经有过的辉煌到萎缩,到目前摇旗呐喊要振兴要繁荣,期间并非没人把脉开方,但效果依然不能乐观。在五十年代的省港澳艺术剧场中,粤剧票房连年位居榜首,在广州更是产生广州产生了象搜书院关汉卿、柳毅传书、十奏严嵩等一大批好剧目,不仅在内地,更是在港澳和海外也轰动一时。那个年代,香港还连续出现了被称为传世之作的紫钗记、再世红梅记和帝女花等舞台剧和电影,那个年代,粤剧不但舞台兴旺,粤剧影片也产量惊人。仅香港一地,1958年就出了五百多部。香港李焯桃先生在一篇评论中说:“这种现象,即使置诸世界影坛亦属罕见”。他认为:“那个年代能造成“潮流”的,只有粤剧”。而如今的粤剧却是备受冷落,粤剧日益变成了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活动,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娱乐方式,年轻一代愈来愈少的接触粤剧,造成一个年龄断层,因而粤剧也只能被束缚于象牙塔中。与此同时,传统的继承也不容乐观,比如目前的粤剧新人,还有多少会“耍牙”、“使须”、“讲官话”等传统技艺呢?大批大批的优秀传统剧目还有几本在舞台上露面的呢?目前,人们总是在注重对粤剧艺术库存的保护,却忽略了对这门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项传统的文化艺术,如今粤剧越来越少的为年轻人所接触和喜爱。那我们该如何对这门艺术进行继承与发展呢,通过调查,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振兴与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粤剧。(1)改革充实当今的政治、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认为,在综合实践、政治、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不单是让我们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体会和感受,可以使用活动代替传授。例如:针对开发本土粤剧资源为主题的课,我们可以:创设情境的活动 (创设一个唱粤曲的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制作粤剧面具活动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DIY制出一件粤剧面具)粤剧剪影活动 (选择一主题:粤剧的历史沿革、粤剧的唱腔、粤剧的角色等出一份手抄报)粤剧课本剧活动 (选出十个经典故事,并且扮演、演绎粤剧“课本剧”)制作粤剧书签活动(选择粤剧的角色,制作一系列粤剧书签)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内活动,由我们学生参与设计活动过程,让学生亲身收集资料,感悟传统民间艺术。另外,我认为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对青少年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教育。(2)支持民间粤曲“私伙局”据了解,民间拥有为数众多的粤曲“私伙局”,一些草根艺人或“发烧友”,占据了公园的一些角落,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天天去公园,除了对粤剧的兴趣,就是要维护粤剧的生命。所以,我们的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公众自发的曲艺聚会,扶持多一些“庙街”。粤剧发展基金会也应该腾出一些金钱和人力,支持“庙街”文化。具体可由粤剧发展基金会组织一些粤剧义工,帮助“庙街”那些草根艺人和粤曲老伯,为他们提供方便。(3)出版“粤剧”电子刊物我们可以把有关粤剧的书刊综合起来制作成为电子图书,满足“新新人类”的需求。粤剧的电子图书配备的功能可以很强大,不但可以挑选书刊的内容,并在阅读器或电脑显示器上显示和朗读起来,而且娱乐性很强,通过专门电脑程序,如Flash、Autherware等,为电子书刊增加有关图片、歌曲和电影。相信这种电子书刊能帮助青少年更形象、更深刻地传承粤剧。参考文献:粤剧史/赖伯疆,黄镜明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7.-402页.-(中国戏曲剧种丛书)粤剧艺术论/郭秉箴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6.-290页粤剧锣鼓基础知识/广州市文化局戏曲工作室编;苏文炳,吴国平执笔.-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132页.-(群众文艺辅导丛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