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众
摘 要 该文是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技术总结。项目的实施以淮安市农委作栽站、淮阴区农委等单位为技术依托,通过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的实施,已完成项目制定的各项指标。所述“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三新工程;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袁集乡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02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以淮安市农委作栽站、淮阴区农委等单位为技术依托,通过项目专家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已完成项目制定的各项指标,现将项目实施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
1 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2012年5月-2013年7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袁集乡农业技术服务站承担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项目编号为SXGC(2012)19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核心方种植3.33 hm2,产量550~600 kg/667 m2,示范方种植66.67 hm2,产量500~550 kg/667 m2,单产比非项目区高6%~8%,辐射区333.33 hm2,产量450~500 kg/667 m2,单产比非项目区高3%~5%。同时,实行统一推广优良品种,统一播种期,统一播种量,统一机条播,统一肥料运筹,统一病虫害防治。全年组织培训农技人员、种田大户和普通农户2次以上,累计培训人员100人次以上,发放培训资料200余份;全年组织不同层次人员现场观摩2次以上,累计组织人员80人次以上。三新技术覆盖率:≥80%,新增效益与项目投入比:≥8%,农民满意度:≥85%。。
2 总体技术目标与思路
项目区示范基地在袁集乡袁集村建立7.33 hm2的高产核心方和83.33 hm2高产示范方,实行统一推广优良品种,统一机条播,统一机开沟,统一病虫害防治,辐射带动周边农科村、袁北村、草庙村、辣树村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达366.67 hm2。在基地田头树立项目实施标牌
2.1 推广的核心技术
2.1.1 碎草匀铺
在水稻收获后迅速组织人力进行清茬、整理、匀草,碎草长度控制在5 cm以下 。
2.1.2 深埋整地
为了确保播种质量出苗整齐,采用大拖拉机深旋1~2次稻草和稻茬,旋耕深度为18 cm,人工将地表整平。
2.1.3 机械匀播
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播种,全部实行机条播,行距为20 cm,统一播种时间和播种深度。
2.1.4 播后镇压
播后立即镇压以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吸收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达到苗全、苗匀、苗壮。
2.2 推广的配套技术
2.2.1 合理运筹肥料
在土地旋耕前,按实施方案施足基肥,即每667 m2施过磷酸钙25 kg,尿素10 kg,40%复合肥(20∶10 ∶10)30 kg;在拔节孕穗期(3月20日)每667 m2施尿素10 kg,45%的复合肥15 kg;与4月上旬施尿素5 kg作为穗粒肥。全生育期每667 m2共投入纯氮19.8 kg,五氧化二磷11.2 kg,氧化钾5.3 kg。
2.2.2 抢茬播种
与水稻收获后及时灭茬,淮安市淮阴区袁集乡农业技术服务站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在10月23-24日将项目区小麦全部播种结束。
2.2.3 药肥拌种
播前用小麦抗旱拌种剂拌种,每667 m2用量30 g对水1 kg。
2.2.4 统一机开沟
在小麦播种结束后,立即用机械开沟,开沟宽度20 cm,深度30 cm。
2.2.5 精心化除
播后根据墒情及时化除,重点防除禾本科杂草,于翌年3月中旬重点防除阔叶类杂草。
2.2.6 越冬期喷施防冻保苗剂
于12月下旬每667 m2用腐植酸肥100 mL对水40 kg进行叶面喷雾,增强麦苗抗冻能力,促进安全越冬。
2.2.7 在小麦破口期喷施劲丰防倒伏
每667 m2施用100 mL对水40 kg进行叶面喷雾。
2.2.8 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
于3月上旬防治纹枯病和红蜘蛛,4月下旬-5月初进行对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防治2~3次。
2 取得的技术成果
通过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撒播用种量大,盖种深浅不一的粗放作业,更好地达到苗早、苗全、苗齐、苗匀和苗壮。
通过合理的肥料运筹,解决了传统的施肥方法,使土壤氮肥过量,磷肥超量,钾肥微量的现象,通过配方施肥和施氮后移,使旺长苗和无效分蘖减少,从前期长势到后期产量都有明显效果,特别是对每667 m2穗数和每穗粒数表现较为协调,争取了后期大穗和大粒,夺取小麦高产,并减少化肥使用量25%,节约了农本。
通过病虫害的适期防治,解决了盲目用药和见病虫打药的防治难习惯,减少农药使用量27%。
3 推广应用情况
3.1 强化组织领导
乡成立项目实施技术专家组,由分管农业乡长担任组长,农技站长担任副组长,农技站其他人员及涉农单位负责人作为成员。认真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负责项目的实施和技术研究,按照项目总体目标,将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位,实行绩效挂钩和责任追究制度,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3.2 开展技术培训与宣传
全年组织培训农技人员、种田大户和普通农户4次,累计培训人员183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 200份。
全年市农委组织各县区作栽站站长观摩1次,区农委组织各乡镇农技站长和种粮大户观摩1次,累计组织人员241人次。
3.3 加强品种选育
推广淮麦28、淮麦29等小麦品种,推广面积达1 246.67 hm2,推广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生化制剂调控、秸秆全量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1146.67 hm2,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25%,机械化作业综合防治和专业化服务均达到100%。
4 合同考核指标之外的研究创新活动与进展
由表1可见,劲丰处理能显着降低小麦株高和倒1、倒2及倒3节间长度,株高、倒1节间长度、倒2节间长度和倒3节间长度分别比对照下降4.07%、6.82%、6.32%、7.24%,达显着水平,表明劲丰处理对小麦株高的下降主要由倒1和倒2节间缩短造成,劲丰对小麦整体株高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降低其重心,大大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缩短了其营养物质运输的距离,有利于小麦灌浆,为小麦增产打下基础。
5 存在问题及展望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实施面积较大,资金显得不足,无法购买一些农机具用于实施项目,租用农户的农机具不但设备老化,不能及时到田,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一些挫折。由于经费的不足,对农户物化补贴的覆盖面积较小,补贴较少,不能很好的调动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的积极性。再由于田间水利设施欠缺,小麦拔节期干旱少雨,无法进行灌溉,农户在施用拔节肥的时间上掌握不当,肥料施用前移,导致小麦基部第一节间拉长,在齐穗期遇暴雨大风,倒伏现象有零星发生,导致部分田块减产。
今后,将继续扩大小麦机械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的面积推广,在施好基肥的基础上做好适期施用小麦拔节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小麦夺取高产打好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