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旦哈西姆王国南部的峡谷中,有一座神秘的城市——佩特拉。它被诗人伯根赞颂为“一道举世无双的东方奇观,一座与时间并驾齐驱的玫瑰古城”。
1986年,佩特拉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约旦的国家象征之一,2007年,又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这座城市在约旦的地位,就像是长城之于中国,波斯波利斯之于伊朗,吴哥窟之于柬埔寨。它交汇了埃及和罗马文明,见证了萨珊波斯帝国的崛起,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沦为一座空城。直到近代探险家的闯入,隐落的文明才重现于世,并在随后的两百年里吸引了无数学者和旅人的探访。
默念“芝麻开门”会被传送到法老的宝藏库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只是《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一个有关阿拉伯的传说。然而,当你来到隐于沙漠峡谷中的佩特拉古城,念出那句咒语——“芝麻开门”,传说和历史好像就有了微妙的重合。
从约旦首都出发,穿过茫茫的沙漠就会出现一片冷峻的山脉,山下就是佩特拉古城。走近古城,脚下是一条蜿蜒的沙石路,道路两旁是布满了大大小小石窟的岩壁,再往前,只见几面巨大的石壁参差而立,挡住了去路。走近,一条狭窄的道路就藏在石壁的阴影中,这就是进入佩特拉的唯一通道——一条名为“SIQ”的峡谷,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西克峡谷。峡谷长1.5公里,因蜿蜒深入,崎岖不平,又被称做“蛇道”。“蛇道”地面铺满砾石,两侧山壁陡峭如刀劈斧削,直上直下。高达百米的峡谷将天空勾勒成一线,红、蓝、橘、黄、紫……不同颜色的岩石扭曲成螺旋形或波浪形,迷幻的路线走势与缤纷的岩石表面,时常让人忘记身处何地。
行走在其中,很难不注意到岩壁两侧的雕塑和神龛,它们大多和纳巴泰人的宗教信仰有关。峡谷的中间还有一座名为“朵拉之石”的雕塑,只雕刻着眼睛和嘴巴,那是掌管丰收的神明,如同希腊主神狄俄尼索斯一样的存在。
鬼斧神工的陡壁护卫着古城,一线阳光映照在色彩变幻的砾岩上,2000多岁的鹅卵石路面上清晰可见往日战车、商客留下的车辙。光明引领着前来的人逐渐靠近古城。我想,第一个将佩特拉重现于世的人可能无法想象,寂寞之道的尽头藏着的是一个辉煌的王朝。
穿过逼仄的蛇道,视野突然开阔。眼前是一个广场,广场正面的岩壁上,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石窟雕刻宫殿,它就是传说中法老的宝藏库——卡兹尼神殿。站在神殿面前,你很难说清这到底是一件精美雕刻的艺术品还是建筑,因为它完全是由坚硬的岩石雕凿而成。高耸的石柱上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雕像,不难看出,这是典型的罗马科林式建筑。神殿分为上下两层,下层,6根直径2米的大圆柱撑起雕饰华丽的三角形檐楣;上层的石龛中雕刻有多尊石像,正中是神女像,还有圣母、天使、带翅膀的武士等9尊罗马式神像浮雕,如今虽已残缺不全,却并未失去神性。穿过神殿的大门可以进入大厅,内部较华丽的外殿要朴素许多,原生的石头纹理就已经是最大的装饰。
天气明朗的时候,从外部来看,卡兹尼神殿被阳光包裹,建筑表面呈现出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交错在一起,就成了绚丽的玫瑰色。“玫瑰之城”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
其实,这里是奈巴特王国阿丽塔斯三世国王的陵墓。但比起历史事实,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座神殿,在他们的想象中,神殿的某个角落里一定沉睡着法老无尽的财宝。
穿过卡兹尼神殿前面的小山谷,又一座古城出现在眼前。这一带被称为立面道,悬崖绝壁环抱四周,形成天然城墙,四周山壁上雕凿着比西克峡谷更多的洞窟和建筑物,它们都笼罩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有的精美绝伦,富丽堂皇,有的却简陋到仅能被视为洞口。
与古埃及人一样,纳巴泰人非常注重对祖先坟墓的维护,它们选择介于红色和白色之间的天然岩石来修建宏伟、壮观的贵族墓群,再以精巧的雕刻来彰显贵族的身份。而这些建筑群,就是已经消失的纳巴泰部落的墓室和寺庙。
峡谷过后,豁然贯通,蓝天艳阳下的红砾岩山体环绕着盆地,此处就是纳巴泰王国的首都。在这座20平方公里的古城中,纳巴泰人的寺院、宫殿、住宅和墓地等建筑物都依山而凿,虽饱经风霜,但磅礴的气势依然不减。
模仿希腊,比肩罗马商业帝国为何一夜瓦解?
上文中提到的纳巴泰人,就是佩特拉最早的建立者,在以前,佩特拉还叫做“失落之城”。但这个神秘的民族从何而起,至今仍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中。他们好像一夜之间就操纵了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间的重要商路,一夜之间就建立起佩特拉王朝。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帝国占领了耶路撒冷,犹太人成为俘虏,被迫迁徙远方,以东人大举入迁,居住在以东人领地的纳巴泰人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创造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而佩特拉的历史也将由他们开始书写。
约旦位于中东的十字路口,这使得纳巴泰人在占尽地理优势,获得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时刻处在其他民族的威胁之中。亚里达三世统治时期,由于想要迫切重塑自己和整个国家的形象,于是大力推动纳巴泰文明希腊化的进程:用希腊风格的形象铸币、用希腊语写自己的名字,在佩特拉修建希腊式的厅堂坟墓……于是,纳巴泰人迅速成为了城市居民。而当时佩特拉的文明程度,已不亚于同时期的罗马。纳巴泰人逐渐在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建立起高度文明的商业帝国,向南垄断乳香生产与运输,向东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向西商船活跃,可从红海地带一路航行到印度和斯里兰卡。很快,佩特拉在希腊、罗马和古埃及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中,充当起桥梁的角色,纳巴泰文明在短时间内得以广泛传播。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佩特拉堪称国际都市,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之一。
纳巴泰王国的黄金时代,一直延续到澳博斯特三世统治结束。同时代的希腊地理学家曾记载了佩特拉的繁华:“被沙漠和岩石包裹的城市里,来自各个国家的人共同生活。纳巴泰人生活和谐,几乎没有争端,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泉水维持着市民的生活。”
与此同时,危机蛰伏在繁华背后,蠢蠢欲动。纳巴泰王国依靠灵活的外交,与强大的罗马帝国形成盟国关系,但罗马始终对纳巴泰人的商业垄断地位虎视眈眈。公元106年,罗马使节的一纸诏书,让纳巴泰王国在一夜之间瓦解,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被占领,此后佩特拉的繁荣依旧维持了至少一个世纪。直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内战深渊,佩特拉的贸易中心地位才受到打击。而此时,基督教传入,佩特拉又成为宗教中心,大量公共建筑被改为教堂。诸如红色教堂、蓝色教堂,以及基督教陵墓,均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公元363年,一场地震对佩特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城市的水利和农业系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伴随着商贸路线的改变、转移,以及混乱的周边局势,佩特拉陷入了不可逆转的衰败进程中,城内的居民陆续离开。公元551年,第二场大地震彻底摧毁了佩特拉,至此,整个王都陷入了沉寂。
拥有高度文明的纳巴泰人,把王都与众多谜团一同留在原地,随后悄然消逝在历史的夜幕中。佩特拉人去城空,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城市的历史轨迹变得模糊,零散的故事,只被保留在几个游牧于沙漠荒原的阿拉伯部落之中。石城的史诗付诸流沙,谁人凭吊昔日繁华?
1821年,英籍瑞士探险家约翰·白克汀特在荒漠峡谷中重现发现佩特拉,千年古城重见天日。
点石出水?以超高智慧建设的引水工程
在研究佩特拉古城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一直有一个疑问:纳巴泰人是如何在一个极其不适合生命存在的地方,建立起繁荣的商贸帝国?
佩特拉坐落在沙漠峡谷地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所以城内的用水,始终是历代纳巴泰君王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往佩特拉唯一道路的蛇谷,被称为“威地穆萨”,意为摩西之谷,其名字的由来,就和水有关。相传,摩西曾经使用手杖敲击峡谷,泉水便喷涌而出。那么,佩特拉城民的生活,果真是依靠能敲出水的岩壁吗?
其实,这不仅有摩西的功劳,更有纳巴泰人的智慧。依照地势,纳巴泰人在峡谷一侧的石壁上,开凿了长长的水槽,用来蓄存雨水和从摩西泉眼引来的水,以及来自各个山谷的溪流,这些水通过石壁水槽引入佩特拉城内,储存在城中心的大池塘中,以供人们生活。
更令人震撼的是,早在两千年前,纳巴泰人就已经为自己的城市设计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水利系统。由于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当地暴雨频降、洪水肆虐的季节,而佩特拉在地势上属于盆地,一旦洪水爆发,就会举城覆灭。所以,纳巴泰人在蛇道入口附近修建堤坝和水渠,将洪水引开,以此避免唯一的引水通道被淹没。蛇道内还修有地下水道,将废水排泄至周边村落,以这种方式保证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正常运行。充足的水资源,使得前往佩特拉的商队和旅行者络绎不绝,源源不断的财富也支撑着城市数百年不间断地发展建设。
如今,佩特拉已成为约旦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但不置可否,当代人对它的探索甚至不到15%。真正的文明,大部分被埋藏在黄沙之下,我们能看见的只有大片的断壁残垣。走在佩特拉的山谷中,仿佛在与曾经的纳巴泰人对话,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好像这里的建筑依旧完整,而他们的生活也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