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3日,由中国煤炭学会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专委会)主办,我校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承办的第三届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术论坛在河南焦作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依托传统 数字赋能 引领发展 碳和未来”为主题,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智慧与热情,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长安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江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中科院院所等1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共计5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大会开幕式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德利、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曹运兴、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杨进、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李宏男,中国煤炭学会党委副书记王虹、太原科技大学校长梁卫国、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卞正富、中国石油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凤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潘懋、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副总经理何发岐、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副局长赵霞、河南省煤炭学会理事长陈党义、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原主任王保玉、开封大学原校长宋志敏、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赵存良和我校校长赵同谦、原校长杨小林、学术副校长张建国,以及30余位国家级人才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副校长李振华主持。
赵同谦致欢迎辞。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碳中和专业领域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大力实施学科专业学院调整“333”计划,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研攻关,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赵同谦表示,希望以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密切我校与各位专家学者的联系,汇聚绿色发展共识,共担绿色发展责任,做实绿色发展行动。在新征程上,紧紧抓住宝贵机遇,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我校智慧与力量。
(校长赵同谦讲话)
专委会主任卞正富致辞。他对河南理工大学为会议筹备和顺利召开付出的辛勤与卓有成效的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术论坛为大家提供一个技术交流、合作探讨的优质平台,共享我国煤炭及相关行业在煤基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理论技术体系发展,实现能源资源行业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碳中和专委会主任卞正富致辞)
中国煤炭学会王虹致辞,他对第三届碳中和会议在焦作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简要分析了全球正面临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以及碳排放控制对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意义。他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要突出安全高效,提升能源自给能力,要强化产学研用合作,突出创新驱动和互利共赢。中国煤炭学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推动煤炭行业可持续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煤炭学会党委副书记王虹致辞)
(副校长李振华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旨报告阶段,高德利、徐凤银、王虹、代世峰分别以“非常规能矿开发与碳中和协同发展”“深部煤层气产业全面升级的‘八个一体化’战略体系”“煤炭行业碳中和路径思考”“煤中战略性关键金属开发利用:现状、问题与展望”为题作了引领性主旨报告。
(大会主旨报告)
梁卫国、李宏男、包申旭、赵良、蒋恕、杨进、蒋官澄、李树刚、朱光有、杨小林、余学斌、桑树勋、芮振华、钱家忠、吴明铂、余维初、邓存宝、王定胜、曹运兴等国家级人才奉献了19场精彩的大会报告,围绕低碳创新与绿色生产的前沿技术、产品与服务,“双碳”未来领域发展的新潮流、新方向以及相关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汇展了碳中和技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发展路径。
(大会特邀报告一)
(大会特邀报告二)
分论坛交流环节,共计专题报告170个。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地球碳循环与碳中和技术”“煤系三气绿色开发与利用”“煤炭绿色低碳与智能开采”“煤炭清洁利用与储能技术”“煤基固废资源化低碳利用”“绿色建造理论与实践”“矿区地表灾害监测与生态修复”“青年科学家论坛”9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专题报告现场掠影)
会议于11月3日下午闭幕。资源环境学院院长金毅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大咖云集、百花齐放,内容丰富、成果突出,工究并存、产研融合。专家学者以丰富的视角和独到的理解,开展了多维度、深层次、跨领域的探讨与交流,达到了依托传统、数字赋能、聚焦前沿、面向未来的大会预期目标。
大会遴选出优秀论文12篇、优秀报告34份,为表彰先进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最后,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桑树勋宣布新疆大学为第四届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术论坛的承办单位,并进行了会旗交接。
(优秀报告颁奖仪式)
(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会旗交接仪式)
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夯实了我国碳中和及相关领域跨学科、高水平、促创新的交流平台,更为碳中和人才培养与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遵循强本拓新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和推动碳中和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