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为更多人所熟知。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可以怎样过节气,又可以通过哪些方面学习有关节气的传统文化呢?近日,译林社出版了作家文珍的全新散文集《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本书是作家文珍对自己跨时三年的阅读、生活、观察世界的记录,借与廿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破题,读书、远游、觅友、怀人,昨日之诗与今日之事互为观照,于四时风物留心日常情境,古老节气亦可作体察当代生活的新刻度。
说不尽的二十四节气,读不完的诗人文心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先民们观察太阳运行周期而定,早前用以指导农业活动。后人又将每个节气分为三候,记载了气候、物候的细微变化。后来又从农业延伸至饮食、文学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一代代人的丰富下,现在的节气文化内容已非常庞大。创作本书时,作家文珍也查看了不少书籍,她发现古人充满着生活的趣味,可称为生活家,例如:立春日吃春饼、戴春燕;清明时节,杏花春雨,宜踏春,宜寻访故人;秋分,丹桂飘香;霜降前后,柿子风味最佳……她将这些也写入书中,希望向古人偷师,点缀自己的生活。
敏于时节之变的古代文人怎么会放弃这样的好题材,关于节气的诗文创作更是数不胜数。
宋祁写立春“剪尽春云作舞衣”;陆游写“立夏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无名氏写秋分“金风送爽时时觉,丹桂飘香处处闻”,东坡于小雪日再访赤壁……每个诗句背后都藏着一时的天气,一时的心情,一段故事。白露这篇,作者便以建安文人的作品入手,这缠绵悱恻的柏梁体,让人体味到北方爽朗的秋日气息,而由曹丕、曹植等人的文字,亦可重判,一直流传至今的兄弟不睦的公案。
每一代的文人都会将自己眼中的世界诉诸于笔端,从白居易、苏东坡、秦观、曹丕、范仲淹……他们风格各异、文体不一,却都敏感于事随时移,光阴流转,将自己的所感所知所想记录在案。这亦如文珍创作这本书的初衷:“过去的诗人想不到自己会被后世反复诵读,以此想象岁时秩序井然的旧日——但我却想让未来的人知道,我所生活的世纪,仍有无数热爱生活的中国人,认真而有仪式感地活在当下。”
一个当代人如何有仪式感的过节气?
本书的创作起始于2019年初,文珍应凤凰网读书主编魏冰心之邀,开设专栏。在对专栏的阐释里,作者如是写到:雾月初霜。主题关于节气——自然也就和时间相关,以及在沄然流逝的光阴里可能发生的一切:“自己喜欢的书、电影和人,好吃与好玩的,种种偶然的相遇,都市人为之驻足的若干日常奇迹。”因而,在本书里除了有与节气相关的诗词,更盛放了许多流水日常。处暑前后,帮出国游玩的好友照看年幼的孩子,幼童对保姆的依恋,让人只想停驻在当下;秋分前,与大学好友久别重逢;霜降,去京郊见皮村文学小组的成员;立冬忆起吃蟹二三事;大雪,想起逝去的外婆……
在近日的新书直播分享活动中,文珍也提到一件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节气小事,是一次冬至,同事大姐下班前说要去买点红肠,回家配饺子吃。这看似相同的每一天,在这一篇篇文字的记录下,又显地如此与众不同。
2019年的记录,从立秋流转至大寒,便暂告一段落。待再提起笔,接续专栏时,已是2021年,此时,人们生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从立春到大暑的这大半年里,文珍又相继记录下了诸多新生与离别。斗转星移,人随时序生长。老病生死有时,珍重欢喜亦有时。四季流转,随着节气的不同,人的情绪似乎也跟着发生变化。一直未变的是人们对于美与爱的向往。
二十四节气像是祖先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仪式感的机会,在这一天,不管是读书还是访友,抬头观云还是走路晒暖,随便做一点不同寻常的事,都令这一天变得与众不同。以节气为轴,记录斗转星移的一周天,拿起笔,用最古朴的方式,就是我们热爱生命的最好表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